精算人生终入“笼”
清风漫评:画红线,反围猎 (主创/黄燕嘉 石静莹)
◎评论员/石静莹
◎本栏责编/蒋玉
从勤奋上进、敢闯敢干,到精于算计、贪婪无度,四川省安岳县龙台发展区原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耕在与不法商人老板交往中,心态逐渐失衡,一步步滑入违法犯罪深渊。
2008年,刘耕从乡镇调进县城,担任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到成都参加经济类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许多从事金融证券、经济研究的人士以及地方经济部门的骨干。上课之余,学员之间经常以交流为名相互吃请,刘耕也在“交流学习”中不断见识着“有钱人的生活”。
刘耕逐渐迷信起了“圈子文化”,认为通过结交“成功人士”可以更容易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随着职务的升迁,围在刘耕身边打转的商人老板越来越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刘耕千方百计谋取私利,面对一些不具备拨款条件的项目,只要“公关”到位,刘耕则“拿钱办事”,帮助商人老板提前审批拨款。
同时,刘耕还一边将手中资金用于炒股企图“赚快钱”,一边向身边商人老板放贷收息。
刘耕精于算计,处心积虑逃避监督。在收受好处时,他“边收边退”,在预判到收受的某笔资金有风险时,选择退还,以撇清关系。
刘耕自以为与商人老板间“彼此相互利用,只要双方不说,组织就发现不了”。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023年4月,刘耕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而商人老板们了解到积极配合调查、坦白交代问题可以争取宽大处理时,纷纷如实交代。
刘耕是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的典型案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他放松了政治学习和党性锤炼,防线步步失守,模糊了政商交往的界限,自以为有些“小聪明”,能“算计”人生,最终只会滑入深渊。
政商交往必须画好“红线”与“底线”。刘耕在与商人老板的交往中,做不到“亲”与“清”,面对不法商人老板的“围猎”主动迎合,享受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养成了“非豪华酒店不去、非名贵酒水不喝”的习惯。
腐必由风,风必至腐。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腐败同根同源,互为表里。必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清除腐败滋长的温床。
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从不抽一支烟、不喝一瓶酒开始,正确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度”,警惕由风及腐。
被“围猎”的党员干部并不是分辨不出美色与金钱的陷阱,而往往是明知前方是诱饵,却抵挡不住诱惑,逐渐身陷囹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强化自我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把纪律的外在约束转化为个人内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谨防掉入“围猎”陷阱。
网编: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