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守正与创新:让文化遗产焕发勃勃生机

2024-08-17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张蓓蕾 周安孝

7月11日,“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现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供图

7月11日,“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现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供图

近年来,广东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岭南非遗频频“出圈”,成为全网“顶流”。这些非遗民俗、美食和技艺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文化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7月11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四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在肇庆学院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面向未来的广东文化遗产”主题,从“新时代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广东文化遗产助力‘百千万工程’”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贡献智慧。本期杂志特别推出座谈会的精彩发言和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文化遗产视野下老字号企业如何保护性发展的思考

张春雷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鉴定委员会委员

老字号企业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历史沿革和存在价值与文化遗产高度一致。老字号在文化、社会、经济和科学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价值在于承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认同感;社会价值在于代表诚信经营和促进就业;经济价值在于品牌信誉和无形资产增值;科学价值在于蕴含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传统工艺。

为了实现老字号的保护性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其次,传承传统技艺,开办技艺展示馆和传习所,确保核心技艺传承和创新。再次,探索现代传播方式,通过数字化媒体、内容营销和跨界合作拓展市场,提升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在守正中创新,抓住“守正”与“传承”这个牛鼻子,确保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技艺和手艺“不失传、不失真、不变味”。在此基础上,紧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赋予老品牌、老产品、老技艺新的内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标行业“领头羊”,不断探索新经营模式,提升品牌价值,推进老字号不断焕发青春,实现“老字号不老”的目标。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坚守诚信底线、发扬传统优势、顺应市场机制、保持工匠精神,这或许是老字号历久弥新的秘诀。

新时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宇航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人大原常委、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原主任委员

广东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5项,列全国第5位;省级代表性项目816项;加上市级、县级认定的项目,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是文化强省建设的富矿。广东省财政每年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资金不足2亿元(2021年是1.9亿元,2022年是1.867亿元,2023年是1.438亿元,2024年是1.53亿元),平摊到16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32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816个省级代表性项目,可谓杯水车薪。

非遗传承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社会需求,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子,这不但需要非遗项目传承人和文化主管部门积极探索,也需要全社会关注和认真思考。建议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省财政及各级财政文化遗产传承专项资金可选择部分代表国家形象和广东形象的项目作为重点,集中财力投入,促进发展。对广东省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出可以有效进行创造性转化或创新性发展的项目。在此基础上,还应作出中长期传承发展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并引导其与经济部门和企业联手推进。同时要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广东省优质文化品牌,做大产业市场以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甚至辐射到全国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与融合

马建钊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民宗委原党组成员、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原院长

罗意林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边界包括类型界限、层级界限、地域界限和外部边界等不同类型,这些边界是开放和流动的。不同种类和子类的非遗通过群体认同的分立或扩展来调整自身的类型界限;在官方主导和社群响应的共同努力下,濒临消失的非遗可能以另一种传承形式继续保存;而非遗与新技术、新产业、新文化相结合则塑造了可持续传承的当代遗产。

当前,“非遗+互联网”“非遗+产业”“非遗+新技术”等新兴模式不断涌现,跨界融合成为有效的非遗传承发展之道。这些手段不仅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搭建了超越时空的媒介环境,还使非遗在新的网络空间中完成当代转译和创造性衍生。非遗的不同融合路径包括:非遗不同种类或子类之间的跨界融合,如佛山咏春拳不同宗派的融合发展;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跨界融合,如东莞貔貅舞的多层次保护实践;非遗与外部技术、产业或其他文化形式的深度融合,如广州5G元宇宙空间和潮汕英歌的现代表达。在这些融合过程中,非遗的表现形式得到了更新,背后的认同结构也得以重构。

非遗保护赋能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宋俊华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詹晓悦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出要优化老年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占总人口的19.8%。在这一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对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非遗保护赋能老年人公共服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优化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老年人康养文化服务供给,提高康养水平;创新老年人公共文化教育,构建新教育格局;丰富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互助再就业;发挥老年人自我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为推动非遗保护赋能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以下对策:完善非遗保护赋能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建立非遗保护主体参与老年人公共服务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机制;促进非遗保护赋能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和人才向农村地区、西部流动;提高互联网数字社区非遗体验的适老化程度。

雅俗之间:文房用品及其保护传承

黄海妍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

明清时期,竹刻和端砚逐渐从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变为普通民众的消费品,社会时尚对这些文房用品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随着商品化生产的兴起,这些曾被批评为“俗品”的竹刻和端砚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成为富商炫耀身份的象征。竹刻技法的多样化和商品化生产推动了文房用品的大规模制作,使得竹刻和端砚的雅俗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清初,竹刻技法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竹刻艺术的普及,不仅提高了竹刻作品的精细度,还使这些技艺更易于被工匠学习和模仿,推动了竹刻的行业化生产。与此同时,端砚在普通学子中逐渐流行,成为学习金石学的重要工具,从文人书斋普及到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中。

现当代,竹刻和端砚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社会和教育系统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端砚制作技艺在肇庆端州等地延续了1300多年的家族和师徒传承,并结合现代学校教育体系,推动技艺传承迈上了新台阶。大量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研究者积极投入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使竹刻和端砚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确保这些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蓬勃发展,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望这些传统技艺继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文字整理/张蓓蕾 周安孝  本文责编/蔡惠珍)


网编:李晓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