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五维一体组团式渐进”,提升民办高校党建质量

2025-03-15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李德富 莫乔锋

民办高校应从“五个维度”筑牢“五大体系”,不断提升党建质量

◎李德富(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研究生导师)

◎莫乔锋(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本文责编/陈健鹏   蒋玉

李德富

李德富

莫乔锋

莫乔锋

高校党建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肩负着思想理论建设与引领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民办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党建特色,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党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2025年广东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牢牢扭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精会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以高水平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民办高校由于其办学主体的不同,党的建设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开展党的建设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个性化。本文立足高校党建的普遍性规律和民办高校特殊性,提出系统性提高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技术路径和实践探索,以促进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的双融双促,提高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

民办高校党建存在明显薄弱环节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受民办高校所采取的以董事会为领导、校长为直接负责人的管理体制的影响,民办高校对党建工作往往重视不够,显现出理念不够先进,党建工作经费有限,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认识淡薄等问题。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同时还存在着制度机制不健全、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

在队伍建设上,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数字化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兼职居多,缺乏专业化的党建工作队伍,在党建工作形式上存在单一粗暴、流于形式等问题,此外还存在流动党员管理不够规范问题。

公办民办高校党建“组团式”帮扶谱新篇

目前研究认为,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方面,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提高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党建工作融入高校基层中心工作,利用新媒体和数字技能优势促进党建工作发展。

近年来,广东在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结对帮扶方面,做了一些制度安排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广东坚持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协同互动’机制、打造思政课建设新格局、基层党组织共创共建”等方式,助力民办高校夯实党建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规范优化建设和党建思政育人成效。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开展专题调研、讲党课思政课等方式,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务干部共写共发党建思政论文、共同推动创建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共同挖掘党建特色品牌、共享媒体外宣资源等,助力民办高校党建质量提升。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按照平等协商、实事求是的原则,形成工作制度,落实帮扶举措。共同制定《党建“组团式”帮扶协议书》和帮扶工作方案,明确在党建对口帮扶工作周期里,公办高校发挥党建工作优势,聚焦党建工作、思政工作、业务工作三个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共创共享”,通过党建引领双方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办高校党委选派党性强业务精能力好的党务干部、思政干部、学科“带头人”,成立“组团式”帮扶工作小组,进驻民办高校开展工作。民办高校党委加强沟通协调,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帮扶工作,切实做好日常管理服务,落实场地、经费和人员等相关保障。

民办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实践探索:“五维一体组团式渐进”

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应从“五个维度”筑牢“五大体系”。具体来说,应分别从党对民办高校的全面领导、民办高校党建质量保障、民办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民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民办高校“三全育人”学生培养等五个维度,“五维一体组团式渐进”全面助力民办高校党建质量提升。

构建“党对民办高校全面领导的工作体系”,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应共同组建以党委牵头,组织部、宣传部、纪检监察室、教务部、学工部、各级党组织为主的对口组团式管理团队,帮助民办高校党委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六个过硬”,加快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狠抓思想引领,从严政治领导,严密组织领导,推进实施政治建设工程、思想教育铸魂工程、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党员先锋模范工程、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程、党建文化建设工程、智慧党建工程、制度建设工程、党政协同工程等9项系统工程。

构建“民办高校党建质量保障工作体系”,帮助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做到“五个到位”和“七个有力”。“五个到位”即“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动改革发展到位”,“七个有力”即“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充分发挥公办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辐射效应,带动和帮扶民办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同时,夯实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等四大保障,建立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机制、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机制、抓党建“五级”述职工作机制、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机制、干部和人才管理机制、党建群团同频共振促发展机制、党性锤炼工作机制、基层党建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等8项机制,切实提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构建民办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体系”,压实廉政风险防控,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共享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经验、做法,特别加强民办高校廉政建设的责任与监督,做到过程监督常态化。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化建设、纪律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巡察检查建设等6项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体系(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明确管党治党责任)、教育体系(增强拒腐防变自觉,抓实党性教育,抓实党风教育,抓实党纪教育)、监督体系(筑牢遵规守纪堤坝,建立监督融合机制,建立检查机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手段,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构建民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为党育才”与“立德树人”融合发展。构建“大思政”格局,互派思政名师,共享教育资源,两校通过“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常态化抓好理论学习,落实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教育引导。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思想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优化共享阵地教育,健全制度、课程、管理和评价体系,探索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结合的模式,统筹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

构建民办高校“‘三全育人’学生培养体系”,推行“五导机制”与“十项育人”并举,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新模式。即通过“政治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助导、就业指导”,推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项育人举措,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新模式,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系2024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政创新发展中心(上海建桥学院)专项研究课题“民办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探索”(编号:SZZXKT2024005)研究成果;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研究专项)党建引领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JKDJ048)推广成果]


网编:陈地杰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