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激活家庭“小细胞”,筑就社会“大文明”

2025-03-15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影子

南粤春早,家风润万家。家风的力量,如同春风拂面,让广东更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让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广州、佛山等地

◎本文责编/张蓓蕾

在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鹳巢乡,经过修缮活化的两座四百多年历史的老祠堂,不仅成为群众最爱的去处,更成为家风的宣传阵地。

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清风沁人心 廉洁‘袋’回家”亲子手绘环保袋活动中,孩子们描绘象征清正廉洁的图案和字样,寓教于乐,廉洁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家教家风公园随时可以读到书香的故事,在“积德读书 悦读成长”系列活动中,家庭文明建设伴随着书香成长……

3月的南粤,木棉花盛开如霞,象征着这片大地上蓬勃向上的文明风尚,正如木棉花一般遍布每个角落。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家庭文明建设。

从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到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再到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的设立,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涌现。这些举措不仅彰显了广东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决心,更让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不断提升。

共建美好家庭

3月6日,茂名影剧院内,“榜样的力量·建设好心家庭”茂名市家庭家教家风专题节目活动举行。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近千名观众被一个个好心家风故事深深感染,掌声不断。

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广东好人、茂名最美家庭……来自茂名各地的先进家庭代表及先进个人悉数亮相,他们中既有见义勇为的退伍老兵,也有不离不弃撑起家庭重担的巾帼英雄,还有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六口之家。家庭代表们分享了自己的感人故事和宝贵经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这些都是最美家庭的缩影。美,不仅体现在每一个小家庭中,更汇聚成了广东的大美风景。

近年来,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妇联联合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全省上下联动,推选出村、镇、县、市、省五级最美家庭,有效激活家庭“小细胞”,筑就社会“大文明”。

广东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注重挖掘和宣传典型家庭的事迹和经验,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家庭积极参与文明家庭创建中来,使创建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贴民心。

共建共享美好家庭,改进创新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正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东通过一系列活动,如评选“五好家庭”、寻找“最美家庭”等,不仅弘扬了真善美的家庭主题文化,还激发了广大家庭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全省已涌现出广东“最美家庭”1410户、广东“五好家庭”110户、广东“书香家庭”352户,以及全国“最美家庭”311户、全国“五好家庭”153户、全国“文明家庭”35户。

打造实践基地

“尊师重教,知书达理,志在四方,情系家乡……”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社区的“文明公约”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家家户户的行为准则。早在7年前,社区就已举办文明公约发布仪式,巧妙融入“书香金瓯”,引领居民崇尚知识、追求美德。社区还打造了“金瓯好家风”活动品牌,累计表彰了11户“金瓯好家风”家庭和10名“十佳孝顺子女”,树立了家庭文明新标杆。

在此基础上,社区还成立了“书香金瓯”好家风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文明村居创建、移风易俗宣传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更是不断深化“书香金瓯·翰林流芳”发展路径。2021年,松塘村荣获广东省第二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称号。

近年来,上金瓯社区精心打造了家教家风公园,以生动的故事化形式展现了松塘村深厚的书香文化底蕴。同时,社区依托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开展“积德读书 悦读成长”系列活动,将家庭文明建设有机融入书香文化实践之中。

老祠堂承载着历史记忆,在潮州各地,不断发掘、运用并激活各村落中闲置的老祠堂。在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鹳巢乡,五世祖祠(南祠)和大夫家庙(北祠)两座祖祠便是其中之一,成为文明实践阵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

文化活动、家风家训故事展览……一堂多用,接地气、聚人气。潮安区相关负责人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祠堂成为家风建设的新阵地,群众喜爱,大家推动乡风建设也更加受鼓舞。

这是广东充分利用各类阵地资源建设家风的生动缩影。

全省各级文明办、妇联携手合作,将各地的家风家训馆、名人故居、宗祠等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家教资源优势的场馆,创建为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目前已覆盖全省21个地市,其中省级基地达22个。

广东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依托这些阵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会、微党课、家庭亲子活动等,让广大家庭在参与中感受优良家风的魅力。全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以家庭文明建设为主题,以提供暖心服务为切入点,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日常化的活动、具象化的载体,推动优良家风在家庭中生根发芽,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典型模范引领

“非分之礼不收,不义之财不取”“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蛇年春节前夕,云浮市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同志、市直部门“一把手”、各县(市、区)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等“关键少数”都收到了一封廉洁家书。

“家书”形式创新,特殊的节前提醒获得了大家的纷纷点赞。

《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品行的磨砺石、党风的晴雨表,更是引领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观察党风的窗口。

2024年,在广州市档案馆一场持续半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共产党人家风的温暖与力量。展览共展出了43位优秀共产党人与家人的合影、往来书信、家规、谈话记录稿、追忆文章、工作笔记、题词、诗文等珍贵档案。

有观众表示,参观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深切感受到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不仅对个人品德修养、家庭和睦有着重要影响,更对党风廉政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东深挖红色家风“富矿”,不断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不断深入挖掘家风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传播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良好家风,进一步提升家风家教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推动家风建设走深走实。早在2023年,广东就推出了《勤廉风范》《廉润南粤》两本读本,并在全省发行,受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喜爱。

此外,《韶关红色廉洁故事》《韶关清廉家风录》等图书也成为家风建设的生动教材。书中挖掘韶关籍或曾在韶关履职、活动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清官廉吏、历史名人、红色革命人物的良好家风。

这些书籍引导党员干部做家风建设的表率,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文化润物无声

2024年11月15日,“南粤一家六人画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南粤一家”展品捐赠为契机,展出母亲吴丽娥及苏华、苏家芬、苏家杰、苏家芳、苏小华五个子女的82件精品力作。展览结束后,六位画家的82幅画作将全部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

多年来,以林墉先生和苏华女士为代表的“南粤一家”,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岭南画坛颇具盛名的艺术大家庭。苏家化私为公,通过捐赠的方式,在美术馆这一平台上向公众展示他们的艺术成就,传递艺术之爱与无私精神。这一举动彰显了中国家庭对文化传承与社会奉献的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庭情怀和家庭美德,这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和显著标志。

以文润人,润物无声。全省各级各类媒体积极行动,常态化设立家庭文明建设专栏专题,不断创新家风宣传工作。

“每一封家书是革命者蘸着热血与深情写下的心灵密语,是战火纷飞里对家国的赤诚誓言,是离乱岁月中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红讲台》栏目中,《广东红色印迹·家书篇》让读者在墨香中触摸先辈的灵魂,感受永不褪色的红色力量。这种以家书为载体的家风宣传方式,既亲切又感人,深受观众喜爱。据悉,目前已推出杨殷、叶挺、彭湃等6期内容。

《南粤好家风》《文明家庭谈新风》……一个个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的客观记录、言论评论的深入剖析、互动访谈的亲切交流、公益广告的温馨传递,多种形式并举,全方位展示家庭文明的魅力。

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全省还充分发挥短视频、微短剧、网络综艺、网络直播等传播快、流量大的特点,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网编:陈地杰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