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广东相继召开广东代表团专题学习会和全省干部大会,深刻认识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嘱托要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
◎《南方》杂志记者/许俊仟 发自广州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浩荡春风中,全国两会顺利落下帷幕。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此次的全国两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肩负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广东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近期,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专题学习会和全省干部大会相继召开。
落实会议部署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深刻认识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嘱托要求,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
关键之年,关键之为
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今年是第五年,能否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在这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掌舵领航。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工作,深入分析国内国际形势,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
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带领我们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发展规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实干热潮涌动在会场内外。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广东的代表委员,交流着心得与收获。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在发言环节,中外记者们受邀在会场内采访,近距离拍摄记录和报道代表们审议审查报告时的发言;在媒体提问环节,会场互动热烈、别开生面,到会记者纷纷举手提问。
黄坤明、王伟中、张虎、郭永航、覃伟中、艾学峰、王雄飞等代表分别作答,分享履职收获,畅谈思考体会,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以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部署的新工作新举措。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召开专题学习会,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和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晰方向、明确路径,更好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以走在前列的使命、勇挑大梁的担当,扎扎实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全国两会结束后,广东迅速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3月13日下午,全省干部大会在广州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
黄坤明指出几个“要”: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带领我们取得的重要成就,切实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决心,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大局大势的重要论断,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和发展趋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厚重嘱托,紧紧围绕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担当作为、奋发有为。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坚持教育赋能科技、成就人才的战略导向,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以教育发展新成效点燃科技之光、造就栋梁之才。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今年工作的重大部署,聚焦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力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此刻的广东,正洋溢着温暖的烟火气,汇聚着昂扬的奋进力量,向着走在前列的目标奋力前行。
勇挑大梁,挑稳大梁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必须勇挑大梁。”
经济大省大有大的优势,也大有大的担当。纵观中国经济地理版图,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10个省份虽然面积仅占全国的近两成,却贡献了全国超六成的GDP。
从20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到2023年和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年来多个中央会议都对支持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作出明确部署。
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大省更应责无旁贷,勇于担当,在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中发挥更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率先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首位,占比超过全国总量的10%。在新的征程上,广东更应勇挑大梁,稳挑大梁。
如何挑大梁?习近平总书记指明四个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看创新。挑大梁既体现在做大规模上,也体现在提升质量上。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产业创新的集聚区,经济大省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因此必须打头阵,出成果、出尖端,将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广东要毫不动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看改革。挑大梁既体现在增强内生动力,也体现在深化开放合作上。经济发展不是封闭的体内循环,必须内外兼修,主动谋改革、拓市场,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经济大省是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高地,是许多改革部署、政策举措的先行先试者,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上出实招、见实效。
看落实。挑大梁既体现在走在前列,也体现在服务大局上。经济大省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作用突出、意义非凡。今年以来,广东强调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在“一盘棋”中找准定位,落子布局,积厚成势,进一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健运行,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更大的担当。
看民生。挑大梁既体现在经济增长,也体现在民生改善上。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也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的基本省情。挑大梁要推动民生改善,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不难看出,挑大梁的四个着力点与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吻合度很高,说明广东的省域发展始终与国家全局发展同向而行,也必然在勇挑大梁中承接更多机遇。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新的一年,干字当头、接续奋斗,广东勇挑大梁,必将助力中国经济航船在新的征途上劈波斩浪。
网编:陈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