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广东团开放日,开放不仅在会场

2025-03-15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杨洋 许俊仟

广东开放的不只是会场,更在会内会外,以开放、自信、从容的姿态,传递出“开门迎客”的强烈信号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许俊仟   发自北京、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

“各位记者可以到这边来拍,不然你们拍不到(发言代表)。”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来自107家境内外媒体的267名记者到会旁听并架起“长枪短炮”,代表发言区域向记者开放,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邀请记者到自己身边来拍,拍得更清楚。

省委书记给记者“让机位”,这一“名场面”又火了。

《南方》杂志记者亲历了这一场面。而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黄坤明化身“招才官”广发英雄帖,广州、深圳等城市主官随即拿出诚意满满的实招、硬招;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王伟中邀请大家来看白海豚,到粤港澳大湾区观赛“十五运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欢迎民营企业关注广东、投资广东;全国人大代表发言干货满满。

会上,“广东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诞生”等亮点不断,还有粤味十足的下午茶、外骨骼机器人的黑科技……广东开放的不只是会场,会场外的广东正以开放、自信、从容的姿态,传递出“开门迎客”的强烈信号。

「求才若渴」

省市领导现场“发offer”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黄坤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力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我们将拿出有吸引力的岗位和薪酬,推出贴心服务和政策,努力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到广东就业创业。”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也是人口第一大省,广东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高人气、高流量的背后是良好的人才生态。

广东为何如此求贤若渴?

当年“孔雀东南飞”,成千上万青年投身改革开放前沿,才有了今天的广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人才依然是决定广东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因素,夯实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事关全局、事关未来。

今年2月初,广东“新春第一会”上,黄坤明宣布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在广东团开放日上再度发出邀请:“全国两会圆满闭幕之后,省委、省政府将和人社部、教育部联合举办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集中招聘全国高校毕业生,广州、深圳等市也都推出了一批比较扎实的引才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在发言中,直接拿出诱人的引才举措。

“广州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很发达,千行百业都有,如果大家想改行、跳槽、下海,希望大家首选广州,总有一个行业适合你、成就你。”郭永航说,广州的突出优势在于城市特质非常鲜明,改革创新、务实笃行、开放包容,文化厚重,烟火气也很足;同时突出先行先试,松绑创新机制,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双向奔赴,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有丰富的科创资源,推动粤港澳三地科技资源跨境便捷流动快速转化。这一番话,从城市特质到体制机制再到创新资源上,分析了广州的“吸引力法则”。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向人才、向企业抛出了“橄榄枝”。

覃伟中提出:“深圳要持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深入开展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具体来说,深圳将为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初创企业提供“小到一张办公桌、大到一层办公楼”的高质量、低成本乐业办公体系,巩固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无忧安居体系,更好满足来深就业创业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省、市领导现场“发offer”,“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首期已募集超60万个优质就业岗位,既有适合高学历人才的研究型岗位,也有面向实操型人才的技术技能型岗位,其中,还有一批年收入50万元以上甚至100万元以上的高薪岗位,引才的诚意满满。

「产业攀高」

经济大省挑大梁、打头阵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并指明其中一个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在广东团开放日现场,黄坤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东感恩改革开放、感谢全国人民,更要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感恩港澳同胞,长期以来支持、投资广东。他指出,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有使命”,经济大省要挑起大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当先锋。会上,黄坤明分享了一个最新的消息:“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广东第九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后,广东抓住国际产业转移重要契机,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渐形成以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等为代表的品牌产业,接着是汽车、船舶、石化、机械装备等迅速壮大。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

广东目前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产业生态完整。以广东产业规模之大、体系之齐,广东完全能够举办产业体系竞赛的“全运会”。继2023年汽车产业成为广东第八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后,2024年新能源产业成为广东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再攀高。

黄坤明还提到一个生动的细节:“深中通道实现了‘一通车就堵车’的情况,这在全世界也是没有的。”在媒体提问环节,黄坤明表示,深中通道自2024年建成通车以来,日均车流量达8.48万,充分印证广东的旺盛人气和经济活力。广东毗邻港澳、联通世界,携手港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正在发挥更大作用。

张虎盛情邀请企业来广东投资。他表示,广东民营经济总量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开放禀赋高、龙头带动强,呈现出“56789”特征,“广东的民营企业既是铺天盖地又能顶天立地,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撑起了广东经济的半壁江山,为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虎诚挚欢迎广大民营企业关注广东、投资广东,到广东来干事创业投资兴业,安居乐业,与广东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享未来。

「活力湾区」

广东有个“白海豚之约”

去年广东团的开放日,黄坤明邀请大家来广东看白海豚:“希望媒体朋友多到湛江滨海旅游,观赏栖息在这里的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亲身体验海洋生态保护的生动成果。”今年,王伟中再次邀请大家来看白海豚,呼应了一年前的“白海豚之约”。而今年的白海豚,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今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这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我们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了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非常可爱,很受欢迎”。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伟中再次发出邀约:“我们希望记者朋友能够帮我们多宣传,也诚挚邀请大家到大湾区、到广东来旅游观赛,到珠江口、雷州湾等地,看看白海豚,感受广东日新月异的精彩变化,体验活力大湾区的独特魅力,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广东的“白海豚之约”,约的是八方来客,呈上的是广东的诚意,展现的是广东的胸怀。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实力雄厚,开放气场强大,一直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在这个热气腾腾的开放日,广东积极回应境内外媒体的关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民营经济、人工智能等热点议题,展现着高质量发展的亮点、特色和优势。

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广东也将继续以这种开放、自信、担当的姿态,坚定不移地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网编:陈地杰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