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视觉中国/供图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价值遵循
◎谢茂松(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本文责编/李育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都服从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一以贯之”之道,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价值遵循,是其出发点、落脚点和衡量标准。
中国革命的成功在于中国共产党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顾名思义,最深刻、充分、完整地体现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深刻理解新中国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本质,就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最广大的中国人民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奋斗的历史。
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红军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充分说明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一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开宗明义讲到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也讲出了共产党人的觉悟——眼里看到所有人,并以彻底的平等心来帮助人民觉悟,从而改变人民受苦的命运。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为深刻的洞察。这里的“人”不是离开各种共同体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而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带领的人民的共同体。
人民既是最大的复数,同时又是最大的单数。最大的单数是“我”,意谓每一个个体的“我”为了“我们”、为了我们大家的“共同的理想”而“共同奋斗”的自我觉悟;最大的复数是由一个个“我”最终有机构成的“我们”,乃是如大海一样汇集每一条江河、汇聚每一条溪流,根本上是汇聚每一滴水而成其为大海。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相信人民的力量。毛泽东形象地比喻,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激发人民的觉悟和无限潜能,就是党要做的工作。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成果离不开人民首创精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早在194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人民”这一政治语言一以贯之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全部,完整体现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属性。
以人民为主体,体现在人民广泛参与到国家建设之中。例如新中国成立后,要建成现代化工业国家,就需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尤其是广大工人的觉悟。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诸如铁人王进喜这样的劳动模范,他们充分发扬工人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钻研技术,爱厂如家,也推动了新中国较快地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改革就是搞活”,改革开放就是要激发全社会的活力,激发人民的首创精神。在推进改革的实践中,广大人民也探索出一系列创造性智慧。例如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晋江模式、珠三角模式等范例,都是最生动、最成功的例子。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由此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路架桥、提供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也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从实践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并且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步入快速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并且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国式”,意味着是中国文明的文明主体性与中国人民的实践主体性。尤其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主体,中国人民是价值主体。二者是休戚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新路,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网编:李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