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成就深圳“深度”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指引标志夜晚看不清问题,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试点应用发光路牌,使得夜间视觉效果大为改善。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才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发自深圳
◎本文责编/蒋玉
种类繁多的惠企政策,企业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在“深i企”平台上查询办理;在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中小企业可以得到需要的精准服务;道路坑洼破损少了,交通事故频发点隐患排查出来了,“炸街”飙车违法乱象大幅减少,群众出行更安心了;群众反映的诉求,上“@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即可快速得到回应……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深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目标,以发展“刻度”、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
聚改革之力谋发展之效
被誉为“创新之城”的深圳,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深圳GDP同比增长6.3%,其中民营经济占深圳GDP比重约六成,是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为让深圳企业在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都可以得到需要的精准服务,深圳扎实推进“万名干部助企行”,从全市选派市、区、街道三级共9200余名干部,成立2700多个服务小组分层分类挂点联系、实地走访、服务企业,每个小组联系15家左右企业,全覆盖服务4.35万家“四上”企业;各街道社区和基层市场监管所全覆盖联系服务39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企业提出的诉求即收即分即办。
目前,累计办理企业诉求近2万件。同时,深圳市委组织部还指导各区组织部门持续推进“组工助企行”,全市组工干部累计走访联系企业超过1万家,收集办理诉求3000余件。
位于深圳南山区的中海油公司炼油设备经常受内件腐蚀困扰,严重影响产油效率;诚达公司是一家拥有不锈钢表面防腐独创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深圳南山区委组织部的牵头下,经前期走访和项目会对接,中海油大批量采购诚达的产品,提升了炼油效率,深圳诚达也达成了和中海油的深度合作。
深圳市科创委走访华为、中广核等骨干企业,系统梳理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卡点”,编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4大领域“卡脖子”技术清单,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有的放矢;深圳港集团走访下属企业深圳盐田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有限公司,针对其生产经营陷入困境问题,通过化解债务纠纷和变更股权,引进优顶特云有限公司接手运营,恢复其“造血”功能。目前公司累计出口货值达7829.164万美元,回到正常经营轨道。
一个个通过调查研究最终得到解决的问题,彰显出深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惠企政策落地过程中,因种类繁多、专业性强、时效要求高,企业需要关注各个网站进行查询,难以及时、快捷和足额享受政策红利。如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深圳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全力打造“深i企”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高效、普惠服务。
基于平台汇集的企业数据与企业自主填报的信息,“深i企”平台打造了“政策计算器”,帮助企业便捷获知符合自身条件的惠企政策,测算项目申报匹配度与预估项目资助金额。同时,“深i企”还汇集企业数据,借助“政策计算器”进行政策匹配,及时向深圳市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和项目申报提醒,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此外,“深i企”还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100%一网通办。截至6月30日,“深i企”平台累计注册商事主体用户达292万家,基本实现全市主要商事主体全覆盖。
为实现“金融活水”向实体经济“精准滴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痛点,进行对症施策,通过新设驿站网点8个,举办驿站主题活动25场,累计解决资金158.5亿元。
紧盯民生关键小事
在城市道路上开车,夜晚或雨天光线不好时看不清道路指引标志,很容易走错路不说,还容易造成擦碰事故。针对这一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新上线一种“发光路牌”,在光线差时能自动发光,让市民行车更加轻松安全。
深圳作为一座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人口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群众诉求量多面广、纷繁复杂。
在总结提炼各区及深圳市直有关部门创新做法的基础上,深圳市成立专题调研组,制定出台基层治理若干措施和改革行动方案,深入实施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以“把方便留给群众”为工作思路,打造了“@深圳—民意速办”民生诉求服务一体化平台。
深圳市民刘先生因变更姓名后多个证件需要更换,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业务,他试着在“@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提交了诉求,没想到平台将诉求迅速分拨至5个部门同时办理,原本需要跑多个部门的“麻烦事”一次就办好了。
“在我发出诉求不到3个小时就收到回复并在线上解决问题,还有专人电话回访。”刘先生在平台上连发了两条“非常感谢”的评论。
据了解,上线以来,“@深圳—民意速办”平台累计办理群众诉求871.8万件,按时办结率96%,平均办理时长压缩65%,总体满意率达99%。
深圳市流动人口多,异地参保群众就医需求旺盛。深圳市医保局与卫健等部门协同发力,联合攻坚社康系统信息化改造、培训等难点,实现全市社康中心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外省市民提供“家门口的便捷健康管理和医保服务”。
截至6月底,深圳可为异地参保群众提供直接结算服务机构数量增加至963家,数量增长超过6倍。
为便利异地参保群众在深看病就医,深圳市医保局主动争取省医保局支持,今年4月在全省率先实现跨省购药直接结算,首批上线20家定点药店。现在,异地参保群众在深圳发生的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药店购药费用均可全国联网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用省内联网直接结算,实现异地就医费用全类型全市域全覆盖,真正做到了本地参保人“在哪就医结算”,异地参保人就能“在哪就医结算”。
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
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检视问题、整改问题彻不彻底、到不到位。深圳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深圳推动开展涉众金融、住房与物业管理、教育学位、劳资纠纷、交通物流、涉法涉诉信访、噪声臭气污染、消费纠纷、青少年健康成长等9类突出涉稳民生问题源头治理,通过座谈、“一对一访谈”、现场调研等方式,对各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形成217项具体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53项。
比如,针对“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不到位”问题,深圳市委组织部印发实施《关于推行党群服务中心24小时开放服务的通知》,逐步有序推行党群服务中心24小时开放,为市民提供饮水、阅读等服务。截至目前,已推动315个党群服务中心24小时开放,覆盖群众超100万人次。
此外,深圳市委组织部坚持以“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为目标引领,动真碰硬、真查实改。由部务会成员带头,对照主题教育要求查摆的“六个方面”,结合调查研究发现、推动发展遇到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梳理出“在推动民生诉求畅达速办、办好群众大大小小的事上还要下更大功夫”等16项重点问题,针对性制定43条整改举措,立行立改、一抓到底。
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深圳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主动扛起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政治责任,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实施意见》和两批重点监督清单,围绕新能源设施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10个方面36个重点项目及77个省重点建设项目作为监督重点,成立工作专班,打好各类监督“组合拳”。
此外,深圳市纪委监委还聚焦企业难事、民生实事等方面问题,推动问题整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监督工作方案,形成“1+6+N”监督保障体系,出台《深圳市公职人员亲清政商关系负面清单》,督促公职人员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同时,还集中纠治便民热线打不进、无人听、态度差、推诿扯皮等不良风气,督促各单位自查自纠,严肃整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和“微腐败”,今年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347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9人。
网编:卢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