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城市绿地共享,让自然“触手可及”

2023-09-11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影子

市民在广州二沙岛
露营,享受阳光与
周末。
南方日报/供图

市民在广州二沙岛露营,享受阳光与周末。 南方日报/供图

从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消费娱乐、游憩活动的需要,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城市绿地共享正得以逐步实现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通讯员/梁龙辉 发自广州、深圳等地

◎本文责编/张蓓蕾

在广州珠江公园“草地音乐会”上,人们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或席地而坐或站立,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着夜色下璀璨与光影交织的美好。

在东莞同沙生态公园,人们在宽敞的绿地上搭建帐篷,前面铺一张野餐垫,享受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

在深圳洪湖公园荷花岛上,公共图书馆“荷美空间”里大片的落地窗提供了绝佳的观景视野,这个藏书超万册的“网红”书吧为公园的绿色增添了浓浓的书香气……

从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消费娱乐、游憩活动的需要,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省各地持续提升城市绿化工作,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城市绿地共享正得以逐步实现。

方寸绿地显绣花功夫

“又大又美又有坡度的阳光草坪”“两边的步道与休息区都装饰得很有岭南韵味”……麓湖公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南麓,因为风景迷人而备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和好评。其中聚芳园大草坪更因为大而美、开放共享成为妥妥的流量担当。《南方》杂志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份喜爱来之不易。

在草坪开放前,公园管理机构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目前,聚芳园草坪的草种是大叶油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之所以选择这个品种,是因为其长有匍匐枝。匍匐枝蔓延生长,每节上都生根,抽出新的植株,再生能力强,被踩踏后恢复较快。

同时,公园管理机构广泛征求广大市民游客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针对游客担心草坪上烧烤等具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公园管理机构提前在草坪不同区域竖立温馨提示牌,为有序开放草坪做好准备。经测算,聚芳园草坪瞬时最大承载量为1000人,当人数达到承载量时将暂停草坪开放,草坪瞬时最大可容纳的帐篷数量为30顶,公园管理机构制定了分时段提前预约的管理模式。

绣花功夫,方见用心。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整合市、区公园草坪资源,开放绿地草坪及林下空间共增至112个,让市民游客“进得来、玩得好”。

为确保市民能在草坪中“坐得下”,乐享绿色生态福利,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聚焦强化科学管理,开展了问卷调查以及现场的走访。如今,经过修订完善的《广州市城市公园开放草坪的管理指引》已正式印发实施。各公园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指引的要求,坚持用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市民游客游览体验。

市民游客在繁忙喧嚣的城市中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这是全省开放公园绿地草坪的生动写照。

以人民为中心,开放共享惠及千家万户。《南方》杂志记者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全省各级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兼顾游玩需求与草坪健康的原则,综合考量交通便利、草坪承载、游玩感受等多项综合因素,以及周边的卫生间、垃圾收集点、售货点、安全监控等服务设施配置情况,全面梳理公园绿地中的空闲绿地、可供游憩活动的草坪区和林下空间等,整合城市公园草坪资源,探索对具备条件的公园草坪开放管理,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本地媒体等方式主动公开确定开放共享的区域范围、开放时间、可开展的活动类型、游客承载量等。

绣花功夫里,小帐篷、大草坪暖人心。

不仅美还要舒适方便

“不仅有优美的环境,更有舒适方便的服务设施。”这早已成为在广东谈到城市绿地时人们的共识。

在深圳,随着越来越多公园文体设施的不断完善,市民健身的场地不断增多,全民健身更成为一种风尚。

目前深圳市有各类户外球类场地400多个,跑步道总长约85公里,简易运动健身场地约400处,儿童游乐场地260多处。近两年,全市更是升级打造5G户外智能健身设施47处。

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全市通过打开道路隔离绿带,拆除围栏、建造空中廊桥等系列措施,持续推动公园融城,公园与街景融为一体。同时,全市通过改造闲置物业打造了54个公园书吧,在全市公园划定41个帐篷区,设置14处移动餐车,将11个社区公园改造为宠物公园,提升运动设施/场地150处,打造了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玩得好”的复合型公园。 

完善绿地配套设施全省各地都有妙招。

珠海运用“微改造”的方式实施了城市公园优化提升,引入市属公园小程序,提供停车预约、5G游园,智能导览等服务。人们通过后环湿地公园的智能跑步道和步道终端大屏等一批智能公众服务设备,可以感受到游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清远市全面统计调查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区域周边的配套服务情况,形成“一图一表”,建立开放共享公园绿地地图和配套设施数据信息库,推进开放共享试点的公厕、照明、安全监控、垃圾收集、体育健身、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工作。考虑天气影响等因素,公园还设置了能够遮风避雨的公共休闲区,保障公共卫生及游客的游园需求。

江门市在新城区中心区域先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性公园,其后在周边同步配套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设施,继而推出住宅用地,形成“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居民住宅”的布局和建设时序,既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又有利于城市品质提升。

各地探索城市公园绿地共享新模式,构筑起城市幸福家园。

“公园+”打造消费新IP

“车尾营地”“特色夜市”……在清远市飞来湖公园、南岸公园,游客体验到安全、舒适、放心的游园消费环境。

2022年8月,“清城区北江两岸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在飞来湖公园“车尾营地”,记者了解到,现有运营摊位110个,提供创业、就业岗位约330个,营业时段人流量约1000~2000人/天,极大地激发和满足了市民的创业和消费需求。

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绿地开放共享,公园美景与经济价值交互融合,激活城市经济发展新活力。

据了解,全省在不断提升公园开放共享绿地景观环境品质的同时,充分活化利用现有公园资源,持续性打造商业集市、帐篷露营等公园“网红”景点,探索将开放共享绿地打造成为露营消费新场景。

《南方》杂志记者梳理发现,公园+市集、公园+露营、公园+美食、公园+商圈、公园+文创、公园+文旅、公园+电影、公园+音乐、公园+汽车、公园+潮玩……一系列的公园绿地消费体验活动,形成公园特色消费IP。

广州市结合各个公园不同定位和服务对象,分区域分功能设置草坪活动主题,精心策划草地音乐会、潮玩集市、花艺展、科普展、灯光秀、休闲游等6大玩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普活动,拓展“草坪+”功能。

深圳市自2020年开展轻餐饮示范点建设工作,知名品牌服务餐车在广场、湖畔、草地等场所,在便民的同时更带来浓浓的烟火气。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风景园林研究所所长赵庆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见缝插绿”的绿化形式切实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实现了城市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愿景。他指出,要从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研究影响城市绿化的因素,并深入探究城市绿化机制,加强城市绿化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以更好分类引导、精准提升城市绿化工作。

“鼓励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绿地活动,增加市民参与公共绿地建设的归属感。”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生态工程设计院院长赖秋红则提出,“简化绿地开改政策手续、优化公共绿地服务设施、积极开展绿地主题活动。”她认为,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多元化“公园+”共享模式,能有效拓宽公园自然、文化和社交属性,吸引更多市民走进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最终形成人、城市、自然三者和谐共处。


网编:卢益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