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基层干部,如何选得准、用得好

2023-11-27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石静莹

“四线融合”让镇街在“选”干部时,实现了从印象打分到精准评价转变,“有效避免凭感觉下结论”

◎《南方》杂志记者/石静莹 发自广州、湛江、梅州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树立战略眼光,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

广大乡镇(街道)基层干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线力量,选准用好基层干部,能极大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推进乡镇街道体制改革过程中,广东以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为切入点,围绕理顺权责关系、优化机构设置、健全运行机制、完善保障体系作出部署,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有效激发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全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础进一步夯实。

然而,在实践中,有的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知人不深、识人不准的问题,基层组工干部受眼界阅历、频繁流动、人情等因素制约,存在识人察人能力偏弱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镇街选人用人质量。

如何提升乡镇(街道)基层干部的选用水平,激励镇街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线融合”,精准考察

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位于广州市的最南端,在南沙高水平开发开放、广深“双城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南沙区正加快将万顷沙南部片区打造成大湾区高端服务功能重要承载区,不断推动万顷沙做实“联动前沿”。

近年来,万顷沙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历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总结细化出“四线融合”精准考察识别乡镇(街道)干部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线融合”做法创新搭建起了一套操作性强的考察识别指标体系,让干部考察识别指标具体起来、鲜明起来,不断练就基层组工干部“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工作质效。

“我们在此前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基层干部在评价他人时容易受主观情感影响,例如‘人挺好’之类的模糊评价,可能会影响到镇街选人用人的质量。”万顷沙镇党委书记高飞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镇探索构建‘四线融合’精准考察识别乡镇(街道)基层干部指标体系,把干部言行的具体事例、具体表现融入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指标体系的实操性。”

据介绍,“四线”分别为“政治高线、能力基线、关键前线、规矩刚线”,系万顷沙镇根据自身基层工作实际,以及对干部特质的需要而制定。

《南方》杂志记者观察到,万顷沙镇“四线融合”精准考察识别乡镇(街道)基层干部指标体系目前有80个具体指标,例如“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除了工作需要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等等。

从性质上来讲,这80个具体指标一类是用于定性的指标,即组织部门通过干部表现直接判断干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指标。另一类是可以用于定量的指标,即组织部门通过干部表现衡量评价干部优劣程度的具体指标。

万顷沙镇党建工作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四线融合”让镇街在“选”干部时,实现了从印象打分到精准评价转变,“有效避免凭感觉下结论。同时,培育干部时,基层组织部门更能针对干部能力短板和本领弱项,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安排实践历练;在‘管’干部时,基层干部更能精准定位前进坐标,进一步严格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用’干部时,基层组织部门可以针对事业需要和岗位要求,把合适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进一步提升人岗匹配度”。

一线考察,精准选用

“组织对我的肯定,让我更有干劲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继续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发光发热。”

作为万顷沙镇土生土长的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袁锐昌义无反顾,带着满腔热情驻点梅州蕉岭从事对口帮扶工作。他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党员、贫困户结对帮扶,为贫困户“量体裁衣”开出脱贫方,整合多方力量开展危房改造、饮用水安全监测、扶贫助学等帮扶行动,带领全村贫困户走出一条增收奔康之路,展现了浓厚的为民情怀。

“我们考察发现,袁锐昌同志没有丝毫犹豫,投身精准扶贫,长期在农业领域深耕细作,发挥自身所学所长,常与农民群众坐在一起、聊到一块,基层经验丰富且群众工作能力强。经过组织考察后,晋升他为八级职员。”万顷沙镇党建工作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万顷沙镇组织部门在考察识别方面下足了“绣花”功夫,注重在关键前线精准掌握干部的政治素养、能力本领和廉洁自律,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被及时选出来、用起来。经过两年的实践,晋升提拔共60人次(统计至2023年11月7日)。

“万顷沙镇围绕中心工作,形成了任务明晰、要求明确、操作性强的万顷沙镇‘千人领百事’事项任务清单,并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组织部门需要充分用好嵌入式考察、研判式考察等手段,与一线工作的干部同学习、同工作,采取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列席会议等方法,全过程跟踪‘千人领百事’事项完成情况,同时注重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全方位了解掌握干部表现。”高飞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监督激励,提升效率

如何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实践来看,需要做到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地评价基层干部。

如何让严管和厚爱的评价体系更为精准?则需要基层组工干部做实做深日常考察。

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坚持在重点工作一线“嵌入式”考察干部,选派组工干部到重点工作一线,与其他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将领导评价和群众口碑结合起来,精准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表现、能力素质。

通过在重点工作的一线现场观察干部表现,以及实地走访相关群众,并列席重点工作部署会、调度会,白云区进一步了解干部在重点工作一线的政治表现、能力素质、责任担当、工作实绩、群众口碑、纪律作风等一手真实情况。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湛江市创造性地改进教育培训、考察识别和干部选派等方式策略,把考察识别从“远程观察”变为“近身研判”,依托谈心谈话近距离接触干部、了解干部,有效地做深做实干部分析研判工作。

干部选用从“急用现找”变“好中选优”,通过优化干部“训用结合”体系,湛江市发掘掌握了一批年轻干部,加强系统性培养历练,择优选派学员到镇街历练,有效地推动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的无缝对接。

为了进一步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梅州市于今年5月出台《梅州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考核结果将定期通报,结果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以及对镇(街)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激发比学赶超的内在潜能。

所有创新举措的目的都是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采访中,高飞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经过2年左右的实践,万顷沙镇的干部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干部更加相信组织,相信组织会公道地对待干部、公平地评价干部、公正地使用干部”。

万顷沙镇多名干部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现在同事们更加注重理论素养提升,更多地把学习当成第一要务,吃吃喝喝的少了,“同志之间的关系更加纯粹,全镇干部自觉向榜样看齐、往各项指标努力。同事关系清清爽爽、上下级关系规规矩矩,大伙儿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网编:卢益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