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

2024-04-01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尹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它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尹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本文责编/郭芳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涵,并就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出明确指引,要求“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经济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为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生产关系改革提供新方向、提出新要求。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作出了全面阐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1757年,法国经济学家魁奈第一次使用生产力一词。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生产力理论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和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强调了分工的重要性,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在大国经济赶超中要坚持生产力的均衡发展。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他指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他们通过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创造出物质财富。马克思还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受到科技进步、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等多种因素的推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会不断向前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力的概念和内涵是动态的,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延续,是生产力在新时代不断演进发展的结果。

新质生产力最核心的内涵就是科技创新,也是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根本属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更加密集、多元化的新知识,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巩固强化,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所涉及的创新活动与知识传播对生产力再造开始超越传统生产力的范畴,生成了以更新质态、更高质量为本质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创立,从中国实践出发,拓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精准地揭示了生产力量变提速、质变增频的复杂动因,反映出科学力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力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科学诠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生产力演进的特征和规律。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和根本特征,能够促进生产力的结构功能与效率变革。新质生产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产物,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变革和跃升,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技术,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等,正在深刻重塑和改变着传统生产方式,其巨大影响力远非传统生产力可比拟。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大国竞争,关键要看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生产能力水平的创新发展。

以新产业为主要载体。科技创新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产业创新则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产业可谓广泛而又深远,它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经济格局,涵盖了绝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以新型劳动者为核心主体。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作为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最为关键的是劳动者的转型。只有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理念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才具备更强的能动性。新型劳动者代表现代劳动力的转变,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通常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强的学习能力,不仅掌握传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工作环境,具备跨界融合的综合能力。

以绿色低碳为衡量标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新质生产力基于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新生产力观,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能力,是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能力,是一种保护性的生产力,这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突破性超越,也是生产力理论的新拓展。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等等。这些产业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创新通过打破传统产业的局限,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使得新兴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同时,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和转型,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比如,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传统产业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科技创新催生新模式。传统的商业模式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通过重塑商业模式,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全新的业态和模式。科技突破可以带来全新的产品、服务或业务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可以改变传统业务模式,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不同领域的科技融合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商机和模式,优化现有业务,从而催生新模式。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都是科技创新的产物。这些新模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新动能是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力量,而科技创新正是新动能的重要来源。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技术和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企业发展。科技创新通过释放创新潜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新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球竞争中,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和企业更容易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新动能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