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粤味文旅”的旧与新
当下的广东,在文旅上的发力,正彰显了把旅游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的自觉性。找到网红城市流量密码,精选主题,集中火力营销爆点,为年轻游客找到精神向往的目的地城市,是未来打造多层次、立体感的文旅品牌的切入口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张蓓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旅游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今年5月,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新征程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山水人文饱含深情,对保护好岭南生态文化资源、做好广东旅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横跨海陆空,连接城与乡。广东丰厚的旅游资源,各有细分、各有特色。作为旅游大省,广东正锚定万亿级文旅产业目标,全省上下鼓足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持续优化供给水平、提升产业效能,不断丰富旅游强省的内涵,塑造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产品供给力、品牌号召力、产业竞争力、服务保障力,以广东旅游之强为旅游强国建设提供支撑,也努力把“粤味”十足的文旅华章做得愈加坚实、愈加迷人。
从永庆坊到融德里
“我们针对不同古建筑墙体不同部位的青砖尺寸、质地、灰缝、色泽等个性特征角度进行原貌分析,采用与拟修复古建筑的青砖制作年代相近的旧青砖,并呼应‘原貌个性’进行加工后再作为修复墙体材料,注重修复砌筑传统工艺,使修复后的青砖墙体观感整体和谐,符合历史时期形成的广府古建筑的青砖墙韵味,留住记忆。”古建修缮专家欧阳仑向《南方》杂志记者介绍广州黄埔区融德里历史文化街区修复的经历。
从荔湾永庆坊到文冲幸福里、沙步融德里,老城区、旧村落的微改造使其焕发新活力,带来文旅联动的新增长已成为备受肯定的共识。成功的微改造不仅实现文脉传承,还带来了重振老城区活力与新城区结构优化,促进产业优化,形成良好口碑和社会效应。
浪漫的水上宋韵婚礼、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动的乐跑赛、药香弥漫的中医药养生集市……如今走在融德里,不仅能感受古色古香的气韵,更能感受到古建筑经修缮活化后的满满活力。
“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活动。如何考虑商用用途和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协调?古建筑修复后,供人们阅读、活化及使用起来,才有意义。融德里居住了大量的村民、新广府人,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改造更新带来的便利,也是重要工作。在考虑商业用途时,充分考虑了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划分不同的商业用途及业态,充分结合了保护与利用。”正如欧阳仑所说,“重点是每座古建筑传统工艺装饰体现的建筑脊式修复、脊式上灰塑修复,这是古建筑的门面。”在融德里,人们可以看到古建筑修复的用心:不盲目添加及做大,使脊式形制、大小、尺寸与原建筑“体格”相符相和谐;脊式上的灰塑,尽可能遵旧迹修复,尊重历史原貌的传统工艺构图、传统构图所表达的美好愿望,留住乡愁。
走在融德里,粤菜馆东湖公馆人气鼎旺,一隅的阅览室、茶室、咖啡店、奶茶店等充满了小确幸的松弛感。“这样有效实现了动静结合、古韵现代结合。”欧阳仑进一步阐释。
不同于永庆坊周边历史文化景点的高度集中,融德里周边是较为密集的新建住宅区和南岗街道、黄埔区所承载的运河文化、海丝文化带来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滨水公园、绿榕公园、游客中心,融德里街区的打造通过立足“古色古香”“经典岭南园林”“尊重原场地”三大原则,带来了更多可以联动和创新的想象空间。
“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南岗街打造了融德里这张历史文化名片,接下来,我们还将深度挖掘扶胥古运河历史和文化,讲好千年运河故事,让群众在获得城市更新建设带来的红利的同时,让城市留住乡愁和记忆,也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南岗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大湾区强力增长极
珠江之畔,湾区风景这边独好,“食在广州”“梅关古道”“粤韵风华”“中山故居”“丹霞胜景”“开平碉楼乡愁”……无不令全球游客为之向往。早上在深圳饮早茶,中午驾车到中山品味石岐乳鸽、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晚上到珠海长隆观看大马戏……关于大湾区Citywalk,总能在社交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攻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3.84亿人次,同比增长17.1%;实现旅游收入4789亿元,同比增长26.3%。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丰富高品质优质文旅活动供给,是激发湾区文旅消费潜力,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
首创建成44条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连接70条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2019年起,广东以线性文化遗产方式打造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明晰的文物主题游径,将散落在岭南大地的文物文化资源串珠成链。
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118条文物主题游径,这些游径将城乡资源链接,让乡村旅游发展趋向“由点到线”,有助旅游资源充分融合和产业发展边界的延伸。
一批批有看头有潜力的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涌现,包括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广州从化龙潭旧墟风情街、广州增城派潭镇白水寨在内的乡村旅游景区,成为不少游客假期出游首选;以露营、汽车等为主题的文旅小镇,链接起当地“吃住行游购娱”多元业态,激发文旅业创新活力;一批“粤式新潮流”乡村休闲新场景,助力广东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实现产业升级。
当下的广东,在文旅上的发力,正彰显了把旅游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全面提升旅游质量,更好改善人民生活、带动经济增长、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外交流的自觉性。更在时代的浪潮中牢牢抓住旅游发展正迎来的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刻认识旅游业正面临的趋势性、格局性变化,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做实旅游强省的丰富内涵,塑造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产品供给力、品牌号召力、产业竞争力、服务保障力,着力打造滨海旅游新高地、温泉康养示范地、现代旅游消费引领地,以广东旅游之强为旅游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回首与思考
文旅已不可逆转地成为人民群众的刚需,作为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市场力量,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其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并正在迎接新一轮创业创新的高潮。
着力打造文旅新地标新项目是增强广东文旅辨识度的着力点。去年以来,广东积极推动港珠澳大桥旅游项目、江门赤坎华侨古镇、珠海长隆宇宙飞船、佛山千古情景区、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一批文旅重点建设项目开放营业并持续上新,2024年,广东新增4A级旅游景区1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有了新地标、新项目的支撑,也带来文旅品牌强化的紧迫性。
“近年来,网红城市频频出圈,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与当地文旅部门的不懈努力有很大关系,如作为全国最热门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城市,哈尔滨已形成鲜明的城市文旅品牌。城市旅游,一度是我省特别是大湾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文旅品牌,但进入21世纪以后,除珠海外,其他城市未有诞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当下的新地标、新项目使得这一目标必须要加大力度来实现。”在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黄向看来,找到网红城市流量密码,精选主题,集中火力面向青年群体营销爆点,为年轻游客找到精神向往的目的地城市,是未来打造多层次、立体感的文旅品牌的切入口。
“文旅与科技、文旅与特定人群,同类型文旅产品的差异化路线,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文旅创新和增长空间。以我省有产业优势的无人机、灯光、音响、机器人、视频等产业为基础,结合岭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以科技为卖点、国潮为特点的旅游演艺精品品牌。以阳茂湛地区为核心,依托吴川粤西机场及高铁系统,面向我国北方及俄罗斯、日本、韩国游客推出暖冬文旅品牌。依托珠江口万山群岛打造旅游海岛集群,依托西江联通广西开展内河旅游,以内河邮轮为载体打通西江两岸景区景点,形成珠江邮轮游品牌。此外,目前全国的旅游发展中还未有针对儿童进行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海南三亚已有零星的市场实践……”针对当下广东文旅的可开拓空间,黄向结合业界多方观察与思考,向《南方》杂志记者介绍了未来更多的实施路径。无论是农文旅项目的打造,还是滨海“水”文章的串珠成链、大型演艺项目的升级焕新,当下广东各地市正加大对优质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努力结合本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推动旅游特色化发展,共同为广东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编:李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