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林蓝:学而知之,一步一步地往前

2022-06-27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林琳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担当,但不同时代也要有同样的担当,我们要有创作时代史诗的雄心。”

◎《南方》杂志记者/林琳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

一袭脱俗的白衣,眉眼间浅笑盈盈,一如她画笔下的玉兰,温婉恬静而又款款大方……近日,广东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林蓝当选新一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南方》杂志记者走进白云山南麓素雅高大的画院大楼,与她共赴一场诗情画意的约会。

“想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作为岭南著名艺术家林墉和苏华的独生女,林蓝在初中之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过绘画的训练和学习,但在父母的美学启蒙和耳濡目染下,她还是在初中升学的时候考取了美院附中。

“父母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知道我决定了要考美院附中的时候,给了我一本王肇民先生的书。”对林蓝来说,家学就是无形中渗透到骨子里的一种习惯。“当时满大家子十几口人都是画画的,没有一个人告诉我必须这样去选择,可我就这样决定了。似乎这是最能让我心安的方向。”

观察临摹着父亲林墉的画长大,林蓝对国画熟悉而亲切,她后来顺理成章地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从中学到大学,林蓝埋头书斋,但对画画到底是为什么,继续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仍然迷惘。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蓬勃而起。老师的一句“不要再待在广美了,出去走走看看吧”,让林蓝坚定了“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的想法。

她报考了中央工艺美院壁画专业的研究生,跟着中国公共艺术创始人、教育家袁运甫先生学习壁画,并四次访问敦煌,考察壁画、佛像的石材、颜料等等。在此过程中,她与宋画和金箔纸结缘。

金箔纸也叫日本金纸。气候的干湿、画面的平衡乃至风吹摆动都会影响到画面的色彩与形态发生变化。此后,林蓝的创作过程就不再一挥而就了,而是在不断地观察与思考之中,既顺合着变化也控制着变化,把自己思想和情绪的流动起伏都反映于画面上。

林蓝的画乍看图式简洁、取舍大胆,但深入观赏却会发现其写意的表面下有着十分工致的细节,从构图布局到平面形式、从着笔起稿到肌理堆积、从色墨冲和到造型变化、从块面点线到局部勾勒……画家赵利平这样评价林蓝的画:每一步骤每一细节,都在简约的背后有着一种苦心孤诣的付出。

“有些人天生就是画画的材料,这是‘生而知之’的一类人。但我是‘学而知之’的,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一步一步地往前。”林蓝是谦虚亲和的,正如她的画,看似随意、随形、随墨,却能品读到她隐匿之中的张而不狂、卓尔不凡。

要有创作时代史诗的雄心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林蓝爱画玉兰,因为它敢冒风险、勇为人先,又不失高洁坚贞、感恩德泽。林蓝身边不乏鲜花与光环,但她的眼里总能发现他人的优点,永远有学习的方向。

在广州美院国画系的教育里,花鸟、人物、山水都会过一遍。“不知什么原因,我就是特别喜欢花鸟。广东这个地方,满目可见花草葱茏,加之潮汕人自小所见都是花鸟情趣的东西,对这种物象有一种本能的亲近。”林蓝认为,岭南画学注重写生,有求实、求新的特质,与岭东画派特有的写意,饱含唯真与唯美,相携相应,共构南中国丹青盛景。

“今天我们的创作方式应是更多元的,无论是个人创作还是集体创作,我想都应该自主开展。”林蓝认为,一定要恢复广东画院集体创作的优良传统,这也是画院的优势所在。在上世纪60~70年代,广东画坛的集体创作成就了一批名家大家,他们以巨大的热情虔诚地共同反复打磨一件作品。

回顾前辈们对自身艺术理想的不懈求索,林蓝说道:“我们今天确须努力。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担当,但不同时代也要有同样的担当,我们要有创作时代史诗的雄心。” 

“艺术家要创作属于时代的作品”

文艺创作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大画大作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艺术家要创作属于时代的作品。”作为专业画家和画院院长,林蓝始终践行着这一艺术准则。

自2020年搬进广东画院工作室后,林蓝完成了巨幅国画《友谊地久天长》,被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收藏;拟就的《光明的梦想—南湖红船》初稿,入选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重点扶持项目”,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在这里,她领衔组织《南国的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南粤先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花齐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3幅大型主题性集体创作,由广东画院联手包括港澳台在内全国各地画家集体完成,充分发挥每个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又共同渲染时代主题。

“紧扣国家社会重要时间节点,做好新时代重大事件的艺术记录,是新时代画院最重要的学术任务。”2021年,在建党百年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等重大题材上,林蓝秉承“学术立院、公益为先”的宗旨,广泛调动上下积极性,全院画家真情投入、倾力创作,呈现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并有着鲜明艺术特色的精品力作。

“只有敏锐地感知与表现每个时代的不同,才能成为属于这一个时代的新鲜夺目的亮点。”广东正步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新阶段,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四大画院”之一,广东画院正以精品力作筑就广东美术新高峰,这也是林蓝用心、用情、用功擘画的蓝图。

谈到人生最大的财富,林蓝微笑着说:“是经历。对我来说,艺术创作的路很长,人生时时刻刻面临变化,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往深往高里走,艺术就是这样充满吸引力的路程。”

对话

《南方》杂志:您曾将自己称为改良派,改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林蓝:岭南美术无论从创作意识还是画面样式来说,重在“写生”。对色彩的重视也是岭南画学的突出特点。关山月先生的《俏不争春》既继承和发展了写生传统,同时画面浓墨重彩、丰满霸悍,繁密似火的红梅把关老对热气腾腾的新时代的感受充分表现出来,特别有时代的节奏、时代的情感。

我所理解的改良就是这样。一定要在充分尊重传统并充分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前提下进行有“度”的变革,即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南方》杂志:您说过艺术家不但要做好“小我”,更加要做好“大我”。您觉得要怎么平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林蓝:当我们选择艺术作为一生事业,一定希望能从中找到作为艺术创作者的价值。首先是艺术家的个体艺术价值,也就是“小我”,如果没有一个独特而好的艺术和技术状态,没有鲜明的个人面貌,他就很难“木秀于林”。其次就是横向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常说的市场价值,包括在所处时代的社会影响、社会覆盖力等。而最终考察一名艺术家成就的应是他纵向的历史价值。历史价值属于时间的序列,唯有那些有着很好的艺术面目、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引起广泛共鸣,且当与前人比较时,创造出新的、与前人不同的,并具深度与高度的立得住的图式、形式,这样的艺术家才能说他保有历史价值。

一名好的艺术家,不光要关注自己内心,还要关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一件好的作品除了有好的艺术技术作为支撑,一定还会与所在时代重大的政治生活、重大的经济发展、重要的艺术流派相关联,这就是“大我”。

《南方》杂志:2022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您认为今年您的关键词是什么,您对自己有怎样的期许?

林蓝:关键词还是“创”,创作的“创”,创造的“创”。创作、力作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是画院的立院之本。广东画院以“学术立院,公益为先”为宗旨,说的就是创作与创造。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