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保持奋发有为,干事创业敢担当——对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体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概括自己的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担当二字,重逾千钧。从“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到“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再到“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明确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干事创业敢担当”,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初心不改,这是来自历史的回响。犹记65年前,1200多名筑路人用手中的铁锹和十字镐,翻越昆仑山,蹚过黑河,打通石峡……耗时7个月零4天,修通了“雪域天路”青藏公路。在前行的征途上,无数共产党人越是艰险越向前,凭着奋斗精神、担当精神、斗争精神,走出了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
继续前进,这是面向未来的宣言。不久前,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退出,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这背后,是1700多名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扎根基层的担当,是1500多支驻村工作队直插一线的作为,是3万多名干部联户帮扶坚持不懈的努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工作,都需要担当,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只有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才能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在全国执政70年之际,不忘干事创业的初心,砥砺奋斗精神、担当精神、斗争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才能更好振奋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在担当作为中书写新的篇章。
(摘自《 人民日报 》)
“扭住不放”才能让一泓清水长流
由于水环境质量没有明显好转甚至大幅恶化,最近40个地市被生态环境部公开点名。
要啃下水环境质量改善这块硬骨头,势必是一场艰巨的战役。地方政府要做巨大的资金投入,还要在经济利益上有所舍弃。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水环境改善了,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也关系到一座城市的环境竞争力。绿水青山终将成金山银山。
以水污染防治中的头号任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为例,到2018年底,我国36个重点城市1062个黑臭水体中,95%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实现攻坚战年度目标。看起来是整治黑臭水体,其实下游的断面、河流、湖泊整体上都得到改善。而水环境的切实改善,受益的不仅仅是喝水的百姓,也有用水的企业、管水的政府以及水域所处的城市,可以说是经济、社会、环境三方的共赢。
水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防止反弹至关重要。正如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强调的,水质改善有一个钟摆效应,简单地看几个月的数据,好像一下子好了,但可能很快会摆回来,所以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问题绝不松手”。同时,要严防数据造假,之前,通过监测数据造假而企图蒙混过关的教训有过不少。
因此,达标只是第一步,要彻底解决水质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水污染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因此,要水岸同治,加强沿岸沿线环境治理和污水处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扎扎实实,久久为功。要打好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组合拳”,在治好一条河流的同时,打造一片宜居之地,让一泓清水更好地滋养城市和居民,也让护好一泓清水成为每个人的自发行为。
(摘自《工人日报》)
扫黑除恶绝不会让恶霸漏网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时间过半,进入“啃硬骨头”的新阶段。“啃硬骨头”,就是要打掉一批像孙小果案这样盘踞多年,为害一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大案要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扫黑除恶关键是要“打财断血”“打伞破网”。孙小果案,之所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正是因为其背后有着不一般的关系网和“保护伞”,这正是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抓的典型案例,也正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啃硬骨头”阶段要重点啃的“硬骨头”。
孙小果被坊间称为“昆明恶霸”,足见其罪行累累,恶贯满盈。我们相信随着案件的深入侦办,孙小果定会受到应有的法律严惩。孙小果案也将作为典型案件,不仅记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新进展,进一步证明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极端必要性;而且还将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法治的信心。
(摘自《法制日报》)
5G时代带来的远不只是速度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球5G正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中国5G产业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已经建立竞争优势。5G标准是全球产业界共同参与制定的统一国际标准,我国声明的标准必要专利占比超过30%。
曾经有人感慨,当我们还没有搞懂3G的时候,4G已经来了,还没有完全明白4G的时候,5G又已经来了。5G绝非“茶杯里的风景”,并不是说说而已,此前很多城市都进行了试验,有一些人已经率先吃了螃蟹,用户体验十分不错。工信部的上述表态,意味着5G的大规模商用,已经摁下了“快进键”。
速度确实是评价5G时代的一个维度,但远远不止于此。通信界流传着一句话: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事实上,4G也不仅仅改变着生活,同样改变着社会。当初4G刚出现的时候,舆论已经给予了乐观期待,但最终4G带来的影响依然超乎想象,就拿现在大家习惯的移动支付来说,就是得益于4G发展的结果。而随着移动支付的到来,整个商业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在5G到了,5G可不是只比4G多一个G。5G是革命性的,和4G比起来,具有超高网速、超低延迟、超广连接的特点,还可以保证终端的低功耗和低成本,智能家居、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环境监测都是其应用场景。据高通公司的调查数据,预计到2035年,借助5G提升生产力的产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创造12万亿美元的产值,2200万个工作岗位将直接或间接被创造,这也是世界各国和顶尖企业争夺5G控制权的原因所在。
5G时代带来的远远不止是速度,而是包括深度、高度、广度、力度在内的全面变化。处在一个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是十分幸运的,这也更加激励我们干好自己的事情,享受更多发展带来的成果。
(摘自《北京青年报》)
论文可“退位” 学术水平不能“降级”
据报道,清华大学近日发布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其中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唯一依据的规定引人注意。这个规定意味着博士学位授予,将不再以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达到基本要求的论文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
这个有关“硬性指标”的变化,其实不仅仅是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变化,也是学术评价标准的变化。就学术水平而言,论文只是其外在体现的一种形式而已。当然,论文所体现出来的学术水准,与作者真正的学术水平之间并不绝对等值。其中有论文的建构和作者的表达水平问题,也有学术评价标准与学术研究现状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问题,更有诸如论文发表编审标准和程序甚至抄袭、剽窃等方面的问题。将论文列入获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反映了学术评价标准的单调性和学术评价的简单化,是以硬性指标的唯一性排除学术内容的丰富性与评价标准的多维性。
“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唯一依据”所带来的问题,就是硬性指标不硬之后,学术评价标准是否有必要的应对性规定。更重要的还在于,在软化论文这个硬性指标之后,是否会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或者至少不会导致学术评价指标的混乱和学术水平的下降。
(摘自《光明日报》)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整理
◎本栏责编/郭芳
网编:卢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