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为了人民碗中粮,广东“谷种佬”一辈子都没有懒过

2022-03-08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陈海燕 卢志科 卢晓锋 唐勇军 李冉 莫丽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2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5次提到粮食问题。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为了粮食安全,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接续奋斗。在广东,也有一位这样的科学家——丁颖。

20世纪50年代,丁颖(右一)在华南农学院实习农场跃进区指导学生插秧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陈海燕  卢志科  卢晓锋  唐勇军  李冉  莫丽婷 发自广州、高州等地

通讯员/陈芃辰  

本文责编/刘树强

1924年,一艘巨轮从日本东京湾缓缓驶向中国的海岸线。36岁的丁颖倚着栏杆,望着祖国的方向陷入沉思。不久前,他刚从日本最高学府完成学业。

他是稻之父,也是稻之子。

18881125日,丁颖出生于广东高州谢鸡镇石塘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深悟没文化是穷人备受欺凌的根源,借债也要供孩儿读书。1909年,21岁的丁颖以全优的成绩从高州中学毕业。在优等生扎堆报考文法商科的年代,深谙农民疾苦的丁颖在毕业典礼上公开说道:诸君,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

1912年到1924年,向往日本先进农业科技的丁颖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三渡扶桑。

36岁时,他获得东京帝国大学农学学士学位,成为该校首位研修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留学期间,祖国山河动荡。丁颖无暇欣赏富士山的雪景和飞舞的樱花,他在回忆录中提及:时常想起祖国的哀鸿遍野、人民的啼饥号寒,便把自己深深埋进书堆、钉在实验室,苦学潜修,盼着早日学成归国。

1924年,丁颖回国后进入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现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边教书边开展试验。如今广州的农林下路商铺林立,鲜有人知晓这条路为何与农林相关。上世纪20年代,这里属于广州东郊,而农林路、犀牛路西侧石马岗有一所广东农林试验场

丁颖回国后,就在这片土地踏上他的农学家之路。

1926年,丁颖在学校附近犀牛路尾的水塘里发现了一株野生水稻。他把这株命名为犀牛尾的野稻种子收获播种观察,并与栽培稻杂交。经过8年的反复筛选后,育成以校名命名的中山一号,创下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先例。这一品种在两广地区推广繁衍,成就了持续半世纪之久的农人争种中山白盛况。

1927年起,丁颖先后创建了6个稻作试验场。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租田雇工,靠卖青苗维持试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工作的日子,时常工作到深夜。在他的推动下,广东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水稻育种中心。

1936年,丁颖用广东农家品种早银占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培育出世界首个千粒穗水稻类型。最大的穗中有1400多个谷粒,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像散开的高粱穗子。这一发现,成为当时水稻学术研究的重大突破。20世纪30年代育出中山一号”“千粒穗震惊中外后,丁颖宁愿把腿迈进田间推广良种,也不愿接受国民党两次抛来的金枝。大批农民采用了他的良种,增产高达25%,百姓感激地称他为谷种佬

新中国成立后,丁颖的热情和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1952年,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部分学系)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丁颖担任首任院长。1955112日,华南农学院归属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同年77日,华南农学院党委会成立。

195661日,追求进步的丁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这样写道:我选定了农业科学和教育工作为一生的努力方向。我从工作实际和理论学习中对共产主义和对党的伟大革命事业得有较为明确的了解,基本上了解到阶级斗争的真实意义、科学技术与教育的阶级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与自然科学的密切不可分离的关系,从而对于青年们的入团入党经常加以鼓励。

入党申请书的结尾,丁颖下定了决心:我认为不应再有犹豫,因即申请入党,希望今后能够在党的组织领导和直接教育下,来为党、为人民、为祖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出最大而最有效的力量。

1957323日,丁颖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日,华南农业大学校报头版刊登丁颖入党的消息。同年,丁颖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以冷静的头脑,热烈的心情,坚决的意志,把急切需要解决的中国水稻生产加以改良,使吃亏吃不尽的农民,与科学联系起来。丁颖常以此勉励自己,并将高度的热情投入科研工作中,造福百姓。

学农,爱农,务农,是丁颖经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桃李花开,丁颖的学生中,不乏黄耀祥院士、卢永根院士、吴灼年教授等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无论多忙,丁颖依然坚持卷起裤腿,与学生、农民一起下田耕作和勘察。这一坚持,直到晚年。

1963年,75岁的丁颖仍在巡田,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每到一地,照旧勤问、细看、多记,只是右手不时按压着胀痛的肝部,步履蹒跚地在田埂上来回走动。次年,丁颖在工作中病倒。19641014日清晨,丁颖病逝,终年76岁。他弥留之际,说了一句:我这辈子都没有懒过。

为党、为人民、为祖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出最大而最有效的力量。入党申请书上立下的那句誓言,党员丁颖做到了。他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人民碗里装着粮,他心中装着人民。

为了中国人的饭碗,丁颖一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长达40余年。他正如自己一手培育的稻种,耐寒、抗旱、坚韧、高产;亦如米粒饱满的稻穗,腰杆很硬,头却埋得很低、很低。


忆丁颖

丁松筠(丁颖长子):在我的印象里,周末的时候,父亲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水稻地里,经常工作到天黑才回家。

曹天忠(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丁颖有个外号叫做谷种佬,这是农民兄弟给他的尊称。

王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丁颖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中山一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饥荒,为粮食增产发挥了作用。

倪根金(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丁颖入党,跟当时的环境有关,党非常重视和发展知识分子入党。还有一个原因,跟他的学生卢永根院士有关。

(丁颖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院士在农村长大,关心民生问题。解放后,他敬崇中国共产党的作为。我对他说: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何秀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丁老的稻作研究,为我们现代稻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李金培(丁颖学生、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丁老师的理想就是要解决人民的粮食问题,把学到的知识服务于中国的建设事业。

1978年,丁颖论文《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水稻分蘖、幼穗发育的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9年,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丁颖科技奖。这是广东首次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重大奖项。截至目前,该奖已举办了16届,共评出逾300位获奖者。

19901010日,国家邮电部发行农业科学家丁颖纪念邮票。

2009年,丁颖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2022年,丁颖作为奠基人之一的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建设名单。

图片说明:20世纪50年代,丁颖(右一)在华南农学院实习农场跃进区指导学生插秧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