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之后
广州举办夜间消费节,“夏”半场更精彩
作为文旅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夜经济”正迎来更广的内涵和更丰富的业态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广州、惠州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在时下的广东,18:00之后,无论是灯火璀璨的都市,还是稻香四溢的乡间,都能看到一幅幅被夜经济点燃的文旅新生活。
夜经济,又称“夜间经济”,是指从当日下午6时到次日凌晨6时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等。8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新增123个项目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其中广东省有6家单位入选,分别是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市广州塔旅游区、深圳市蛇口滨海文化创意街区、佛山市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佛山市千灯湖片区和惠州市水东街,既有老牌热门景区,亦有多业态融合的文商旅综合体和历史文化街区。
夜经济将带来怎样的文旅韵味?全省具有了哪些成功模式?“夜经济”对广东文旅发展有怎样的意义?《南方》杂志记者带着疑问,戴好口罩,扫粤康码进场,走进多个城市、街区,“沉浸式”体验这一五彩斑斓灯光下的文旅新生态。
城市烟火抚民心
夏日,在广州珠江畔、海心沙广场前,“Young城Yeah市”(谐音“羊城夜市”)夜间消费节现场让市民和游客们流连忘返。游船露营、啤酒节、露天电影、车尾箱集市、电竞、电音秀、光影秀、国潮非遗……周周有主题、日日有活动,“羊城夜市”已然成为当下流行的夜晚休闲去处。
迎着晚风,坐在简单轻便的露营椅上,人们可以在品尝冷饮的同时,欣赏着美丽的小蛮腰,悠然自得。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店名、巧花心思的小店,十足的氛围感引人驻足。
网友“牛奶肌格格巫”开心地分享道:“这里超有氛围感,夜市配粤语歌太有感觉啦!”市民陈先生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人利用自己爱车的车尾箱摆摊。大家用氛围灯、摆玩偶、挂布帘等方式装扮自己的车,是一道很美丽的风景!”
据了解,2019年,广州市发改委正式印发《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0年至今,广州已连续三年举办“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
其实,广州发展“夜经济”本来就有很好的基础。全国第一家夜间音乐茶座、第一个灯光夜市、第一家卡拉OK、第一批夜宵大排档都诞生于广州。在《数字点亮夜经济(2019)》报告中,广州夜经济活跃度位居全国前列,夜间出行活跃度等指标位居各大城市第一位。
如今,乘游船观赏珠江两岸灯光夜景,到永庆坊、潮墟C·Party逛夜市、看非遗,去广州大剧院看演出,到长隆旅游度假区体验水上电音节、烟花汇演巡游、大马戏……丰富多彩的夜间文旅活动已经成为广州旅行的“标配”。
距离广州200公里外的惠州市水东街,记者见到了一番不同的夜间文旅景观。这里是广东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中唯一的一条古街。古街古而不“破”,成为惠州夜间的一大亮点。
水东街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东江与西枝江两江交汇处,形成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是一条极具古城文化特色的骑楼街,曾被誉为广东的“清明上河图”。
水东街至今保留有“一轴三街九巷”的鱼骨状空间布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经过微改造,老街焕发新活力,颜值内涵双提升。傍晚,华灯初上,暑热散去,四面八方的人前来打卡,文旅新地标绽放着新活力。
“来惠州,一定不可以错过水东街!”惠城区桥东街道党工委委员郑倩妤自豪地向《南方》杂志记者介绍道。
在越来越丰富的文旅大餐之下,市民和游客从南粤夜色里感受到了南粤平凡又热烈的烟火气。
稻花香里赏新曲
七夕,江门开平市塘口镇天下粮仓广场上,创意市集里人潮涌动。为期3天的塘口镇乡村振兴市集吸引了市民和游客共赴一场田园夏夜。市集的灯火和乡村公路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好似一道璀璨星光点亮了乡村的夜空。
伴着乐队演唱的律动,市民游客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享受着各类美食、文创手作带来的快乐。
“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我和朋友们住在附近的民宿,白天看风景,晚上体验当地文化和美食。”唐女士是从广州自驾到塘口镇的,同她一样选择“民宿+夜游”的游客不在少数。
据悉,从2018年开始,塘口镇开始举办乡村振兴市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市集人气不降反增。这离不开当地依托特色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塘口镇拥有各式在册碉楼536座,享誉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开平碉楼与村落”和华侨园林“立园”都坐落于此。在夜晚乡间的阵阵蛙声中,一栋栋凝结着先人智慧的古建筑如今又见证着18:00之后的田园新曲。
相距5个多小时车程的汕尾陆丰市桥冲镇,也向夜经济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桥冲镇位于陆丰市“浪漫荷香”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下简称“示范带”)上,荷花的美景自然是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夏天,每当夜色降临,村民们有了赶场的新去处—宪法广场。
宪法广场紧邻桥冲大桥,位于博美镇、桥冲镇的交通要道之上,是示范带建设中新兴的一个热门打卡点。夏风带着荷香,蛙鸣四起,摆摊卖货的正忙得起劲、散步遛弯的也逛得津津有味。
“村民和游客们都很喜爱这里。我们要做好服务,加强日常管理,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公共秩序和卫生环境。”桥冲镇党委书记陈松涛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现在,桥冲镇的夜间集市已经开设了两个月,“过来玩”“过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最热闹的时候能有50多个摊位。接下来,桥冲镇还将邀请当地文艺社团开展演出,让市集更有文化范。
乡村的夜色不再单调。富有当地特色、充满烟火气的乡村集市让市民和游客尽享着乡村之美,夜间文旅融合的小探索正激发乡村振兴的大活力。
南粤文旅新“夜”态
夜食、夜展、夜秀、夜节……近日,以“夜生活·粤精彩”为主题的2022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在江门鹤山启动。
当新“夜”态遇到新业态,夜间文旅新生活就从以往传统的夜市发展为集美食、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景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夜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强大动能。
据了解,从五一小长假开始,截至目前,全省已发放政府消费券超12亿元,其中财政支出超8亿元。接下来,全省将继续组织发放消费券,持续鼓励各市增加投入,掀起下半年全省消费热潮。
“夜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打造高大上的消费新场景,也要保留具有烟火气、体现当地人夜生活方式的夜市,唯有如此才能顶天立地,将夜经济真正发展好。”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孙九霞在接受《南方》杂志采访时表示,夜间休闲文化街区是夜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打造要兼顾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活力”与“静谧”的不同需求。
孙九霞认为,作为文旅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夜经济”正迎来更广的内涵和更丰富的业态。目前,全省已经成功发展出“历史文化街区+夜间文化消费空间”“联动游览线路+沉浸式体验空间”“夜游+新体验场景”等成功模式。她认为:“对于现代大都市而言,在夜间经济的打造上既要充分挖掘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也要积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包装、提升与改造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市民游客的夜间消费体验。唯有打造融独特、新奇体验于一体的新的夜间消费场景,才能得到现代都市青年游客市民的青睐。”
精彩的夜市、风味的夜食、品质的夜购、活力的夜娱、魅力的夜游、时尚的夜秀……南粤大地上,“夜经济”的名片正不断被擦亮。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