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话剧《深海》何以“出圈”

2023-05-2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影子

观众对《深海》的反响是“像看大片儿一样的质感”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张蓓蕾

《深海》话剧海报。 广东省话剧院/供图

《深海》话剧海报。 广东省话剧院/供图

5月18日,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揭晓,广东原创话剧《深海》荣获曹禺剧本奖。这是继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后,《深海》再一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就在一个月前,该剧出品人、李世英饰演者杨春荣,荣获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监制、黄旭华饰演者鞠月斌,荣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这些殊荣,是创作实力的体现,更是时代强音的回响。

现实题材话剧何以“出圈”?如何演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报国情怀?《南方》杂志记者走进广东省话剧院,对《深海》监制,黄旭华的扮演者,广东省话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鞠月斌进行了专访。

与时代共鸣

《南方》杂志:您认为这部话剧核心意义在哪里?

鞠月斌:我认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精神力量的传递。一部称之为精品力作的话剧作品,必定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内涵。话剧《深海》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为人物原型,讲述了黄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带领团队,从无到有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感人事迹,展现了黄院士等一批国防科技工作者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忠诚于党和人民、为国奉献的品质精神。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的观众产生共情,引发思考启迪,扎根在奋斗的热土上,踏踏实实地去工作、生活,为梦想拼搏,圆满自己的人生。话剧《深海》必将“艺”路远航,更好地传播英模事迹、科学家精神,为广东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省话剧院力量。

《南方》杂志:您认为现实题材话剧为何能够“出圈”?

鞠月斌:首先,现实题材作品能够紧扣时代脉搏。我们在深挖优秀题材进行创作的时候,通常以故事为主线,从人物出发,以情感与精神为支撑,力求创作出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引发社会关注、引人共鸣、发人深省的舞台艺术作品,得到观众的喜爱。其次,如今舞台呈现的样式是多元化的,各种先进舞台手段的应用使呈现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比如观众对《深海》的反响是“像看大片儿一样的质感”。我们在讲好故事、塑造人物的同时,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营养也更容易被观众汲取,从而达到现实和温暖的内核触动观众内心的“真”动人,也让观众在一个个现实题材的典型人物中唤醒精神共鸣,得到思想升华。

话剧《深海》在打破“概念化”“脸谱化”的怪圈上下了不少功夫,因为黄院士的事迹,只要是可以公开的,通过媒体报道、纪录片、影视剧等,可以说能挖掘的点基本都已呈现在大众眼前。我们和编剧、导演一次次复盘采风时与黄老的访谈,最终逐步确定了以核潜艇下潜为时间轴,以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为底,以报国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女情、战友情为戏核的创作角度,嵌入人物意识流动并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辅以现代舞台技术应用,使得《深海》突破了戏剧舞台上关于英模人物呈现的传统模式。我们谈“守正创新”,就是既要守住作品导向、创作规律、艺术思考,更要人物的真实鲜活、情感的饱满动人、呈现的丰富多样,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

助力文化强省

《南方》杂志:接下来还有哪些编排、演出计划?

鞠月斌:以排带学、以演带练,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巡演展演和大赛磨炼,在创新性多元发展中,增进自身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剧院整体艺术品质,增强品牌竞争力。

2023年,我们计划筹备和启动《新·世界》《羊城·暗哨》《金墟》等多部新创剧目的艺术生产工作。话剧《深海》已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我们计划在2023年下半年开展国内巡演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立足文化新业态创新发展,推出沉浸式微剧场等多元化文化项目,拓展消费市场,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助力全省文艺高质量发展。


网编:卢益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