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一纸《侨批》谱写民族歌剧新篇

2023-05-2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影子

《侨批》将一纸侨批具象化,通过舞台艺术折射出中华民族根植于骨髓、流淌于血脉的家国大爱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通讯员/邬梦姝 发自北京、广州

◎本文责编/张蓓蕾

“侨批,侨批,跨洋过海,生生死死一信牵;侨批,侨批,望眼欲穿,魂归故里的执念。”

近日,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出品,珠海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的民族歌剧《侨批》,作为“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感人至深的演出,让现场观众纷纷潸然泪下。

导演廖向红表示:“我们以一封侨批为核心设置人物、结构全剧,‘侨批’是家书,是银信,是连接家乡与远隔万里他乡的纽带,是承诺、信义的象征。”

《侨批》是珠海演艺集团大型舞台艺术又一力作,作为珠海的首部民族歌剧,同时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及“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并获得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歌剧将一纸侨批具象化

伶仃洋上,深情歌声荡气回肠,香山海畔,民族大爱令人动容。当舞台上无数封侨批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岁月的温度跨越历史的长河直击人心。

《侨批》从华工梁诚如为阻止女儿像自己一样被卖,急忙赶赴家乡却海上殒命,临终留下的一封“批”开始,串起迫不得已卖女的梁董氏和梁彩云母女、久卧病榻的婆母、一诺千金的侨批局主事唐有信夫妇、与梁诚如感同身受的众多华工的故事。

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及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眷属、附有汇款的书信及其回文的统称,是一种“信汇合一”的载体,被称为跨越大海的来信,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曾兴盛一时。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广东视察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民族歌剧《侨批》将一纸侨批具象化,通过舞台上艺术化、人性化的创作呈现,展示了苦难时光里义薄云天的同胞情,折射出中华民族根植于骨髓、流淌于血脉的家国大爱。

于“小”中见“大”

舞台上,檀香山码头一组组华工艰难劳作的画面,望乡曲唱出侨胞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眷念;香山县平静广阔的海面传来高胡、三弦、笛箫、琵琶奏出的歌谣,广东特有的音调唤醒对“乡音”的思念与情愫;侨批局里算盘声噼里啪啦,唐有信刚劲浓烈的独唱,与唐夫人郎情妾意的对唱,唱出有信有义的同胞之爱;沿海渔村泥坯房里,开满木棉花的林间小道上,五彩斑斓的茫茫海上梦境中,梁董氏与丈夫、婆婆、女儿深情重唱,唱尽梁家人的悲欢离合,却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苦难不屈的生命力与顽强的抗争精神。

编剧王勇表示:“一封批,是故事的起点,更是故事的支点,这个‘支点’串起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只有用人性的、人情的表达,才有可能打破时间的壁垒,在情感层面上更加贴近当年的华侨和华工,从而让‘侨批’不再是博物馆橱窗里的陈列品,让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和图片,让故事更具人性的温度,成为一道温暖人心、触动人心、震撼人心的光。”

作曲孟卫东表示:“伤感的音乐总能触及人心。在剧目音乐创作中,我用了一些广东的民歌素材,也使用了广东乐器,在雄厚的交响乐中加入极具广东特色的音调,唤醒剧中人物对于乡音的思念与情愫。”

廖向红表示:“一封百人签名的‘侨批’是海外华侨爱的传递,展现了华工的苦难、乡愁与家国情怀,他们的善举、义举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据悉,《侨批》首次晋京参加“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是该剧作为“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及“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及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经过艺术专家指导,反复打磨提升后的再次亮相。这部歌剧凝聚了200余名演职人员的心血,生动地演绎了侨批背后“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的隽永情愫,用优美感人的旋律和唱词带领观众走进历史的长河,感受岁月的温度。 


网编:卢益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