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何以笑傲江湖

2025-04-12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温柔

广东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机器人大省,大批机器人行业优质企业扎堆广东,“七剑客”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缩影

优必选、库卡机器人、汇川技术、越疆机器人、拓斯达、华数机器人、巨轮智能等七家机器人企业被称为广东机器人“七剑客”。拓斯达/供图

优必选、库卡机器人、汇川技术、越疆机器人、拓斯达、华数机器人、巨轮智能等七家机器人企业被称为广东机器人“七剑客”。拓斯达/供图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发自广州、东莞等地

◎本文责编/郭芳

“未来广东机器人产业不止有‘七剑客’,可能有‘七十剑客’。”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的发言引发热议。

何小鹏口中的“七剑客”是何方神圣?近年来,广东“智”造江湖风起云涌。优必选、库卡机器人、汇川技术、越疆机器人、拓斯达、华数机器人、巨轮智能等七家机器人企业被冠以广东机器人“七剑客”的“江湖名号”。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等新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指出:“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

实际上,广东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机器人大省,大批机器人行业优质企业扎堆广东,“七剑客”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何以“七剑客”

一直以来,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广东机器人“七剑客”如何炼成?“七剑客”个个身怀怎样的绝技?

在位于东莞市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斯达”)展厅内,在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的控制下,多台六轴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相互配合,正在进行自动化组装流水线作业。

作为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的拓斯达,是机器人行业内为数不多实现“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下游集成”多维覆盖的企业。目前,拓斯达已经掌握了控制器、伺服驱动和视觉系统等核心底层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3C、新能源以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早在2021年,拓斯达便与国创工软合作,基于华为的欧拉操作系统,开发了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提升机器人的自主决策和操作能力。这意味着工业机器人有望突破具身智能的‘小脑’瓶颈,从‘能干活’变得‘会干活’。”拓斯达总工程师张晓辉介绍。

“这一‘小脑’的关键角色,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核心部件。”张晓辉介绍,工业自动化领域长期存在的IT(信息技术)与OT(运营技术)系统异构难题,一直是制约机器人智能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正是探索如何将IT、OT之间的壁垒打通,将新颖的IT技术运用到机器人和物理世界中去。

拓斯达的转型升级,正是广东从“制造”走向“智造”的生动缩影。

在另一制造重要基地佛山,美的库卡与华数机器人让佛山坐拥“七剑客”中的两席。

作为国产机器人领军企业,华数机器人推出了六大系列50余款工业机器人产品。独创双旋系列机器人填补国内外空白,首次提出工业机器人双旋概念,发明内旋转结构及控制方法,实现双旋机器人走线与布局创新。

“目前,华数机器人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电机技术、工艺软件方面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链条除减速机外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自主创新占比80%,在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赛道上占据优势地位。”华数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实际上,机器人“七剑客”各怀绝技。库卡以“机器人造机器人”,24小时不停歇,平均30分钟下线一台机器人,是美的的看家“法宝”;优必选是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独门功法,上得春晚、进得先进工厂;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敢与西门子等全球顶尖企业“巅峰对决”……“七剑客”的出现,造就了一段段广东“智造”的江湖传奇。

火爆出圈的背后

“七剑客”的火爆出圈,是广东“智造”的底气所造就的。

广东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不妨透过“七剑客”之一的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来窥其一二。

日前,优必选“官宣”:全新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将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惊艳亮相,担任中国馆首个具身智能“导览大使”。其通过搭载自研的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可支持多语言交互,为观众提供智能化的导览接待服务和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不仅如此,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奥迪一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富士康、顺丰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实训,成为全球进入最多工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

2025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2月,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发布重磅报告,其中来自深圳的比亚迪、腾讯、优必选、速腾聚创等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

在创新高地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了成长的爆发期。2024年,深圳组建了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瞄准专业特种、工业制造、家用服务三类需求,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构建产业服务平台。

比如,2024年11月,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与乐聚机器人、大族机器人、拓斯达等16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布局具身智能大脑、小脑、工具链等关键根技术。

足以见得,“七剑客”的出圈并非偶发现象,而是广东产业集聚效应下的厚积薄发。

当前,广东已经打通了涵盖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系统集成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在3D视觉系统、伺服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环节实现了技术突破和自主研发。

“七剑客”的出现,不仅展现了广东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强大实力,更折射出制造大省的雄心。而这些都是广东剑指机器人顶峰的底气所在。

诞生更多“七剑客”

今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从“七剑客”变成“七十剑客”,也是交给广东的重要命题。

广东制造业品类齐全,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多个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也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落地场景和数据资源。

“建议依托广东丰富的制造场景和自身多年的工艺积累,建立工业应用场景和数据采集中心,通过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为算法和算力提供有力支持,再反哺制造领域。”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表示,这将帮助智能机器人企业更好地理解产业痛点和需求,将智能机器人训练得更加“会干活”。

除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外,“七十剑客”的诞生更需“侠骨柔情”的政策关怀。

在省级层面,《若干政策措施》以支持、服务企业为导向,立足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深圳也印发实施《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

佛山市则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之上,还计划出台《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将智能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产业新支柱。

“七剑客”的崛起,绝非一时现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广东“智造”,还将继续笑傲江湖!


网编:周丽娜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