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
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关键是锚定“两个维护”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以“五个必须”为行动标尺,针对“七个有之”突出问题,立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落实,形成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与政治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张世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腾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责编/李育蒙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提出,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这彰显出我们党以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坚定决心。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关键是锚定“两个维护”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以“五个必须”为行动标尺,针对“七个有之”突出问题,立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落实,形成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与政治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怎样才能实现强制性纪律向自觉性约束的转化?第一要务是把握政治纪律的本质,就是向党中央看齐、对党中央忠诚,若不能抓住“两个维护”这一政治纪律的灵魂,纪律建设便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要明确“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内在统一性。准确把握“两个确立”是“两个维护”的理论前提;“两个维护”是“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要结合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铸牢“两个确立”的信仰,形成“两个维护”的自觉,始终与党中央思想同心、行动同步、情感同频,形成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合力;要不断增强学习意识,向历史学习、向实践学习,从深层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历史性变革,把准当前所处的国内外形势,深入学习和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厚植体悟“两个确立”必然性、做到“两个维护”必要性的政治自觉和定力。
必须进一步完善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机制。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要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贯彻民主集中制,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坚决落实“五个必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的“五个必须”是新时代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核心要求,旨在深挖党员干部身边的政治意识淡薄问题。坚持系统观念,以“五个必须”逐一对照,是完善政治纪律建设机制的重要方法。
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一是要以“四个意识”为标尺校准政治方向,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维护党的团结,强化组织生活政治功能,深化基层监察全覆盖机制,从源头防范派系思想滋生;三是要遵循组织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深化“政治三力”专项教育;四是要服从组织决定,深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双查双改”机制,既查行为表象更挖思想根源;五是要管好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落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规定纳入年度考核工作,强化“家风建设”教育。
坚决防止“七个有之”
推进政治纪律建设,既要扬清,又要激浊。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坚决防止“七个有之”,一要严格政治体检。严查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等违纪行为;聚焦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等用人歪风,健全干部考核负面清单。二要健全“基层监督”网格化机制。紧盯“山头主义”倾向,破除关系网、潜规则。三要以“政治规矩”刚性约束筑牢防线。始终以“严、紧、持”划清作风红线。严格执行纪律、筑紧制度防线、保持高压态势,将整治“四风”顽疾与深化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四要完善党内审查监督体系,通过清单化管理压实主体责任,运用“纪律审查”与“监察调查”精准纠治违规行为。五要聚焦“文山会海”“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破除官僚主义作秀、政绩观错位现象。通过“两个责任”协同发力,确保政治纪律建设在“常”“长”二字上见实效,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保障。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战略需求,结合历史和实践经验,构建全面、系统的党性教育机制,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长效的纪律约束。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时代价值,为政治纪律建设注入新动能,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
要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的本质要求。全党要从思想上把握此次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政治定位,深刻认识八项规定精神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是新形势下开展的理论大武装、思想大提升、纪律大整顿、作风大改进、党性大锤炼。本质上是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要以深学细照笃行的昂扬姿态投入学习,以克服学习形式化推动改进工作形式化,打破“学归学、做归做”的思维惯性。
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强分类指导。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结合中央部署和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对违反政治纪律案例的深入剖析。依据党员干部岗位性质区分教育重点,对基层党员干部应强化“群众路线”教育,把政治纪律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
要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集中性学习教育也要立足群众所需,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特别是要组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聚焦解决民生领域重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帮群众解决困难。二是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党员干部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改革深梗阻问题、应对新型风险挑战中勇于担当、服务群众。当然,建立常态化的纪律教育机制,离不开群众监督,为了持久保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关怀、切实感受到的服务,还要在监督机制上下功夫,真正把“人民至上”根本立场转化为可触可及的变化。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党的领导经验研究”(22ZDA007)的阶段性成果]
网编:周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