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的基层群众组织力的三重逻辑
◎吕艳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教授)
◎本文责编/李焱鑫
强大的群众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华正茂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要切实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基层组织能力,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苦难辉煌历程的历史启示,也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现实要求。
新时代加强党的群众组织能力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组织能力,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建党百年的历史逻辑和百年辉煌的价值逻辑三者统一。首先,增强群众组织能力是新时代实现党的价值追寻的内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加强基层群众组织能力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基本和关键依靠力量。其次,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就在于群众史观,只有依靠、带领和引导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政党才能走向未来。最后,基层群众组织能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历史启迪。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不懈奋斗的行动回答“为谁奋斗”“谁来奋斗”等基本问题。
新时代加强党的群众组织能力的现实逻辑
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基层组织能力,是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多重考验的现实之需。身处两个大局,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新时代群众工作也面临更多新挑战。首先,人民群众的需求多样化,不仅仅是以前的低层次的物质需求,还有更多的精神需求和高层次的社会需求也随之产生。其次,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如何更好协调不断变化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更好满足群众合理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开展群众工作,时刻考验着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再次,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相对单一。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对新问题敏感度不够,群众工作能力本领弱化。最后,基层党组织弱化。当前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下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现象。
新时代加强党的群众组织能力的实践逻辑
基层群众的组织能力,是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力量之基,要在加强党的政治引领、满足群众利益诉求、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和夯实基层党组织中寻求现实解决路径。
加强党的政治引领,强化政治担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新时代增强党的基层组织能力,首先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最高政治信仰。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切实拿出更有效的措施。其次要锤炼过硬的政治本领,着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学习力、群众工作领导力和群众工作实践力。
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满足群众合理的多样性利益诉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获得人民群众认可、支持和拥护,就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以解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为根本工作宗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期望、期待和期许变成现实。
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新时代党的基层群众组织力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过去很多工作方法虽好用、管用,但不够用,党员领导干部要探求新时代新特点,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对时代形势变化的敏锐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及时制定应对举措,加强学网、懂网、用网的基本功,让互联网成为替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
筑牢执政基础,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首先要站在强基固本的高度,不断把中央意志、党的需求转化为基层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把责任担当转化为引导人民群众、引领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增强服务意识,以上率下,真抓实干,以服务求实效,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际效果。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