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汕尾市陆河县:精准“问需”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2021-12-1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黄文慧 彭嘉炜

安星翠堤湾小区“红色物业联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欧田村“四点半课堂”

◎黄文慧 彭嘉炜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群众工作要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必须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必须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走过百年光辉历程,群众路线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空话、套话,而是体现在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之中。位于汕尾市东北部的陆河县,始终将群众路线贯彻在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之中。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陆河县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开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精准问需,解决好群众“心头事”

“这样的托管服务让家长更放心,开设的兴趣课程也比较多元,真正解决了暑期‘看护难’的大问题。”陆河县东坑镇新东村彭先生所说的托管服务,就是源于村里出现的暑期孩子“看护难”问题。

在此之前,陆河县专职驻村干部通过开展“民情夜访”了解到,暑假来临,大多数家长工作繁忙,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看管,老人不在身边时,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又不放心,照看孩子就成了难题。为此,新东村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电子阅览室,开设“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公益辅导班,既解决了家长们无法精心照看孩子的难题,同时也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

类似的通过“民情夜访”问需施策的故事,在上护镇上护社区也有发生。专职驻村干部李木堂通过夜访了解到,社区有几个家庭,孩子存在着假期兴趣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多等问题。社区快速反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老师和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缤纷童年 趣味一夏”暑期亲子活动、“童心绘祖国 爱国代代传”关爱留守儿童手绘帆布袋等系列活动,解决了孩子们假期活动少的难题。

民之所盼,为之所向。群众盼什么,实事就要办什么。通过“问需于民”体察民情,并在此基础上“为群众办实事”,才能真正聚焦问题难题办实事,真正解决好群众的“心头事”,才能架起党群“民心桥”,才能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勤于“下田”,争做群众的“自家人”

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俯下身子联系群众,做一名行走于一线的“泥腿子”干部,在勤于“下田”中,践行初心使命。

“庄老师,我们来啦!”伴随着下午放学铃声响起,陆河县螺溪镇欧田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四点半课堂”开始热闹起来,教室里不时传出欢笑声。

学生口中的“庄老师”,是陆河县教育局驻欧田村第一书记庄木盛。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新的工作环境,他不仅积极熟悉党建工作、学习乡村振兴等知识,而且注重通过走访实地了解欧田村的干部队伍、村情概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信息。“四点半课堂”的兴办,就是庄木盛走访调查后倡导组建的。村民的交口称赞,已经给予了他工作付出最好的回报。

勤于“下田”,才能更深入了解群众,得到群众的信任,才能倾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正如庄木盛所说,只有迈开一双“泥巴腿”,才能成为群众心里的“自家人”。

“范大叔,我们这里马上就要下大雨了,你住的地方比较简陋,跟我们一起去党群服务中心吧!”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登陆,给陆河县带来了明显降水。由于生活习惯影响,水唇镇南跃村几户五保户不愿离开家。通过平时夜访掌握了解到此情况的水唇镇南跃村专职驻村干部曾丁一,在狂风暴雨来袭前,直奔五保户家里,尽快帮助他们完成了安全转移。

曾丁一自专职驻村以来,白天在田间地头里协助干活,晚上在村民家里走访了解民情。因为不是陆河本地人,起初还要通过互相比画传达善意、用蹩脚的客家话拉家常、访民意。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在不断的比画过程中,村民逐渐把他当成“自家人”,不仅对他的工作表示支持理解,偶尔还会说几句“客普”,以便他的工作开展。

像庄木盛、曾丁一这样迈开一双“泥巴腿”的干部,在陆河县不是个例,而是党员干部的群像。陆河县在汕尾市率先推行专职驻村干部“民情夜访”活动,晚间进村入户走访群众,成为专职驻村干部的工作常态。全县128名全脱产专职驻村干部利用晚上时间,怀揣民情记事本,分别走进村民家中,面对面地与村民谈心谈话,倾听群众的建议与诉求,做到“村情、户情、事情”都了解;同时积极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主要内容,发动群众支持、配合并参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今年8月份以来,该县全脱产专职驻村干部开展“民情夜访”5511次,解决问题1287个,有力推动当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各项中心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关注和好评。

问计于民,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

选出勤于“下田”的干部,就是要通过他们,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一线,落实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上。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队伍,让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同时注重吸纳民间智慧,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党群议事亭’不固定时间召集,有事即刻议,把党员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议事内容,大家共同商议解决事情的办法,一些问题可以很顺利解决。”城南社区书记刘石碧说道。

“别小看这个议事亭,每当有问题出现,我们都会组织居民在这个亭子里收集民情民意,引导居民主动加入到小区治理。”安星翠堤湾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彭汉标说。通过“党群议事亭”了解到小区楼道杂物较多,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刻召集各方代表到党群议事亭商议解决办法。经过协商,大家都清理了楼道杂物,腾出了安全通道,消除了安全隐患。

据悉,城南社区秉持“党建引领、共融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全面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社区核心作用,逐步建立起“有事大家议”的议事机制,搭建党群共建共融的议事协商平台,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小区治理,让基层治理更有成效、更有温度。

而在螺溪镇,则探索出“党建+乡村治理”的新方式—“三三六”工作法。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建立了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以“三定”,即定岗定责定量,给党员设岗定责,以“三评”,即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的形式,鼓励党员中心户做到“六个带头”:带头做好政策宣传员、带头做好民情收集员、带头做好矛盾调解员、带头做好群众服务员、带头做好致富帮扶员、带头做好评议监督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我们河背村用于农田灌溉的水轮泵被大水冲溃坏了二十几年,平时都是靠抽河水来灌溉农田。党员中心户到我家走访的时候,我就跟他反映了这个问题。没想到的是,党员中心户提出了重建水轮泵的建议,并得到了村民的拥护,通过村里自筹一点、上级奖补一点的方式,启动了该项目,预计年底可以施工建设。”欧田村河背自然村一名群众对于党员中心户的服务态度给予了肯定。正是通过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这样的制度,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村容村貌提升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陆河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深化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通过选派专职驻村干部,推动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后一米”。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吸纳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来提升获得感,全面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短板,构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起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明确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有理由相信,陆河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群众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