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解民所盼成色“实”足 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米朵
12月3日晚,陆丰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第三季在东海镇上海村举行。本季擂台赛以“田字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兼顾“四大会战”和产业引进,当晚参加擂台赛的各条示范带现场签约,不仅夯实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产业基础,还充分展示了各条示范带的治理成效。
以擂台赛的方式比学赶超,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快速、高质量落地,比出农村发展新气象、比出乡村振兴新局面、比出党建引领新成效。这是陆丰市以党建引领强化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学党史办实事的具体实践。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陆丰市以“1+10+N”工作思路为抓手,以开展重点民生项目、“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等为“切口”,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人心、惠及更多群众。
打造“四最”政务服务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
“我来政务大厅注册企业,办得顺心。不但流程少、速度快,还有免费复印、免费刻章,非常便利。”在陆丰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刚刚办理完企业注册手续的陈女士连连称赞。
今年5月,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布了首届全省市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榜单,从服务舒适度、完备度、成熟度和满意度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陆丰市政务服务大厅榜上有名,成为粤东地区唯一上榜的县区级“标杆大厅”。
陆丰市政务服务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力提升服务效能,该政务大厅以“一窗、一次、一地、一网、一证、一码”六个通办为抓手,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四最”政务服务环境。
政务服务“六个通办”工程,正是陆丰市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中确定的8个项目之一。近年来,陆丰依托“数字政府”总体建设规划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着力加强政务服务工作,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扎实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其中,就包括推进“六个通办”工程,健全和完善政务大厅建设;规范事项网上办理标准及办理流程;加大群众和企业使用电子证照引导力度。
“我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就是要推动解决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陆丰正是通过运用大数据收集企业和群众的实际体验、个性需求等,根据各所需服务分类有针对性推送与企业、群众相关政策,精准提供宣传服务。
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办事效率,2020年以来,陆丰市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原则,在汕尾率先将36个单位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大厅行政审批事项1149项、公共服务事项525项。在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中,直接或替代取消的事项共622个,涉及证明材料1405个,打造“无证明城市”。帮助企业和群众应享尽享、应享快享,增强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不仅如此,陆丰还在政务服务大厅入口处设置了24小时自助办理区域。该区域有广东省政务服务一体机、综合办税自动终端机、不动产制证一体机、出入境自助办证一体机等,可24小时自助办理的事项共78项,既让办事群众省去了窗口等待、排队时间,也缓解了窗口办事压力,更进一步解决了办事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烦恼。
一系列有效举措的实施,让陆丰市营商环境和市场活力有了“看得见”的变化,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大动力,更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体察民之所盼,方能解民之所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陆丰市首先明确民生重点,坚持清单式管理,销号式落实,重新汇总梳理全市上报的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并确定8个重点民生项目,包括乡村振兴示范带、政务服务“六个通办”工程、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等,抓好群众所急、所难、所愁之事。
示范带比学赶帮,乡村振兴生机勃勃
首场擂台赛打得热闹非凡,各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团队用饱满的精神、精彩的表现赢得现场内外一片喝彩。“山水画廊”示范带夺冠,其他四条示范带比学赶帮,学优点补短板,乡村振兴建设明显提速。
这五条示范带分别是龙潭湖谷、山水画廊、谷乡慢城、浪漫荷香、薪火蓝湾。这是陆丰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总体格局,努力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成效,在继续提质升级陆丰市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基础上,规划新增建设的五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贯穿全市22个镇(场、区)112个行政村,覆盖面积约590平方公里。
以党建引领,陆丰通过乡村振兴景观示范带擂台赛的方式比学赶帮,推动示范带建设落地。各示范带通过美丽景观节点打造、产业引入和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快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一个‘比’字,激发了斗志、振奋了精气神的同时,通过同台打擂、互相‘挑刺’,更让参与擂台赛的当地干部在对比中实实在在看到自己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找准自己的强项和特色。”一位参加了擂台赛的基层干部感触颇深。
擂台赛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干部的积极性,向广大群众展现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过程、亮点和难点,集聚了最大的乡村振兴建设合力,也向外界展示了陆丰热火朝天大发展的良好形象。
五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还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以“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例,该示范带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沿线各镇村先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户代表会议166场次,通过发动党员带头拆、引导村民自行拆、镇村干部帮助拆,拆除违建房子棚寮危房1146处,实现拆违“零冲突”“零补偿”。
除此之外,山水画廊示范带还充分发掘内外优势资源,沿线完善建设17个党群服务中心,切实将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以“服务村社、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为根本的服务阵地,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推进村级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真正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今,沙土路变成沥青路、杂草荒地变身休闲公园、脏臭河道有了小桥流水的乡韵、“空心村”蝶变成“网红村”……陆丰五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进展顺利,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充分发挥示范带示范引领作用,让沿线乡村面貌和乡风民风发生巨大改变,呈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倾力为民办实事,助推高质量发展
听民情、知民意、解民困。陆丰市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努力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下功夫、做文章,用实绩实效感召群众、取信于民。
为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陆丰集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全市投入资金超2000万元,通过强化综合执法、行业管理、设施建设、隐患整治、应急联动、宣传教育等举措,共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511处,对全市国省县道沿线与乡道以上等级公路平交路口实现“一清一灯一带”建设和“平安村口”建设,受益人数达120多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为公立幼儿园补短板,陆丰市在近20个乡镇的行政村、自然村新建(改扩建配套)52所幼儿园,总建筑面积为66781.0平方米。项目实施后可增加学位12600个,从根本上缓解陆丰乡镇学前教育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
从城镇到乡村,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一线、为民服务、解难帮困,形成率带作用,切实做到所提出的承诺要最大限度地代表民心民意,所承诺的事项要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内容更实在。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陆丰正努力推动工作往实里做、往百姓心坎上做,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凝聚前行力量,助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装上动力引擎。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