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打造“五维课堂” 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入脑走心走实

2021-12-1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陈冀

◎陈冀(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本文责编/李焱鑫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宣传部门而言,牵头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政治使命,更是一场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主题教育的大实践、大探索、大比拼。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市委宣传部门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通过分众化的传播方式、潮流味的传播手段、可触摸的传播内容,虚功实做、长短结合,构建“五维课堂”,让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走心、成效显著。

打造沉浸式理论课堂,让学习教育走“新”又走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创新方法手段,打造沉浸式理论课堂,变枯燥的被动学习为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变“空洞的说教”为“生动的情景演绎”,变单一的“专家授课”为“群众会演”。

一是抓沉浸式理论党课,让“关键少数”在感动中深悟百年党史。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创新打造“党史邑事”微党课,邀请经历过江门党史大事的见证者或经历了党史大事的江门籍名人开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开展学习18次,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5万场次,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火热激情。

二是抓沉浸式音乐党课,让基层群众在红色旋律中激发奋斗热情。依托全市14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创新开展“音乐党课”,举办“百年征程盛世歌”合唱比赛,成为近年来参与度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大型群众主题教育文化活动;组织传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市300多个单位参与其中,全市各级共开展各类音乐党课活动近7000场次,覆盖群众逾20万人次。

三是抓沉浸式主题教育,让青少年在学思践行中厚植红色基因。举办“党史青(少)年说”系列活动,推出“党史青(少)年说”微演说、“小小红色讲解员”讲党史、“红色经典诵读”、“观影学史 红旗永传”活动、“红色微型剧展演”、“党史学霸”PK大赛、“强国有我”万人传诵青春誓词活动、“童心向党”教育实践等八大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形有声有行、入耳入脑入心。

四是抓体验式“红色旅游”,让广大干部群众在走读中感悟精神伟力。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打造7条沉浸式红色教育主题线路,覆盖29个红色现场教学点,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沉浸式红色走读形式学党史。满足群众需求,依托VR技术,建成“江门云上红色展馆”平台。与传统主题教育宣讲形式相比,沉浸式课堂形式更灵活,更容易在内心产生共鸣、震撼与思考。

打造全覆盖流动课堂,让学习教育“无盲区”“零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全社会广泛开展”7个字充分说明,党史学习教育要覆盖广大人民群众这个绝对多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受教面纵横交错、全员覆盖。

一是组建多元化队伍,走村入户,满足群众多层次学习需求。组建“1+N”宣讲团,“1”即是以领导干部和专家为主组成市委百人宣讲团,“N”就是以“五老”人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先进模范、乡土文艺骨干为主体,组建多层次的百姓宣讲团,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六进”。全市共计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4200多场,有效满足基层不同群体多层次的党史学习需求。

二是打造全方位流动课堂,移步换景,满足群众随地学习需求。依托城市公园,打造党史主题公园;在城市道路,推出“红色公交”;在广大农村,举办榕树下的大讲堂;在古劳水乡、川岛海上旅客航线等游船上,推出“水上党课”;在书店、学校、文化场馆,设置40多个“红色朗读亭”。这些“流动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来到身边、就在眼前。

三是开展全渠道宣传,打破时空,满足群众随时学习需求。启动“江山多娇盛世如愿”“红色侨乡百年百印”“百岁党员讲百年”等采风宣传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采取网络同步“云直播”形式,使各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各大媒体平台“同频共振”。以漫画形式创新推出《党史邑事绘—江门红色故事》,并印制成便携式连环画进校园,让青少年在愉悦而深刻的阅读体验中知史爱党。

打造侨乡味特色课堂,让学习教育接地气更可信

宣传教育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党史学习教育只有与传统文化、本地特色文化相融合,与当地民俗相结合,才会更接地气、更加可亲可信。江门是著名侨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市将独特的侨乡文化与百年党史相融合,引导干部群众和海外华人华侨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一是创新将华侨革命精神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必备本土课程。精心组织“侨心向党 同心圆梦—五邑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专题展”,生动诠释五邑侨乡大地红色精神,制作网上VR实景展览,满足海内外广大观众参观需求。展览接待线下参观人数累计超过30万人次,被纳入“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名单。

二是全国首创开展“侨批中的党史”发掘活动。全面梳理侨批中的党史故事,推出“侨批中的党史故事”14期,打造党史学习新平台;在江门、北京、广州先后举办“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创排首部侨批舞剧《侨批·家国》和沉浸式音乐诵读剧《侨批·中国》。系列活动真正实现了把党史教育融进去,让党的精神传下去。

三是充分发挥江门海外乡亲众多、境外社团热爱祖国的特点,组织开展发动归国华侨和海外侨团传唱《我的中国心》,充分展现了旅居海外五邑籍华侨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家乡建设的爱国情怀。发挥江门侨乡优势,结合对外宣传实际,借助与江门市联系紧密的25家海外华人媒体、80家侨刊乡讯,精准有效对外传播,介绍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意义和开展情况,讲好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故事。

打造品牌化活动课堂,让学习教育有潮味能持续

党史学习教育不是短期过程,不是一时应景功利的“面子活”。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有意识让活动品牌化,以品牌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一是坚持把主线活动标识化。从关键少数、基层群众、青少年和特殊群体等四个层面,着力打造四大品牌:党史邑事微课堂、党史“流动课堂”、“党史青(少)年说”、快递小哥—江小马等品牌。每个品牌设计一套VI(视觉识别系统),让各项子活动全部在统一包装下开展宣传,从而自然形成系列,产生宣传强势,实现品牌效应。

二是坚持把特色活动持续化。2020年底,江门组织开展“快递小哥文明传‘递’行动”。结合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继续以快递(外卖)小哥为载体,挖掘昔日侨批传递者—巡城马精神,让快递小哥化身党史传递者,超过3500名快递小哥参与活动,4万人次参与扫码学党史活动。制定印发规范性文件,要求领导干部和学校校长每个学期带头讲授第一堂思政课。

三是坚持把互动活动年轻化。江门按照“主题红心、潮流包装”工作理念,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仪式感、体验感。如在5月20日,举办“520以我初心向党表白”活动,在“党史学霸”PK赛中专门设计了潮流的快问快答、才艺表演和网络投票环节,让平时低调内敛的公务员走上前台、走进镜头,成为学习达人、网络红人,带动全社会形成关注党史学霸的舆论热潮。

打造可触摸实践课堂,让成果转化有温度见党性

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江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着力点、行动的归宿点。在全市推出“百件实事庆建党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动态性“民生微实事”。截至目前,100项民生实事、动态性诉求的44646项民生微实事均已全部完成,是全省首个全部完成的地级市。

一是坚持从问题出发。发挥媒体作用,面向广大市民征集“微心愿”“微实事”,聚焦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确保每一件实事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共征集办理“民生微实事”44646项,针对老百姓反映较多的老旧小区管理问题,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55个,为老旧楼房加装电梯172台,新建停车位26万个,对126个农贸市场实施“商超化”改造,等等。

二是坚持用实效说话。实施闭环管理,建立项目清单,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由市领导挂帅推进,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如针对江门港澳乡亲较多特点,推动实现港澳企业群众“零出关”即可办理超400项江门政务服务,成为全国首个在境外设立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的地级市。启动大湾区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对接项目,成为全国首批实现公积金业务“跨省通办”的城市之一。

三是坚持带头示范。宣传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牵头单位,着力选好项目,落实资金,制定进度推进图表。如针对部分企业反映境外印刷业务需现场递交纸质材料等问题,研究开发“私人定制”的网上申办系统,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办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学习教育载体,利用市委市政府大院闲置空地,打造了开放式、自助式和共享式的党史学习小屋。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一次思想升华、一次行动感召。江门将按照中央要求,发挥宣传部门独特优势作用,进一步拓展“五维课堂”,深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建立学习教育的常态化长效机制,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汇聚起磅礴力量。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