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从办实事“小切口”推动惠民生“大变化”
新投产的韶州自来水厂
◎杨长虹 卢功伟
南水水库供水工程建成通水,130万市民用上优质南水湖水;韶关丹霞机场正式通航,韶关人民的“航空梦”终得实现;风度小学、韶州中学、新区幼儿园等学校如期开学,总计新增4800个学位;用好“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开展为民服务活动3.3万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韶关市把“办实事、开新局”作为落脚点,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到民生实事着力点,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从可操作易见效的“小切口”入手,以“钉钉子精神”逐项抓好落实,坚决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推动民生建设水平实现“大变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聚焦“急难愁盼”
老旧小区不再“电梯难”
韶关广东矿冶局锦园小区中,大部分住宅为8至10层高层步梯楼,共有43个楼道。这里的居民多为年事已高的离退休职工,上下楼十分困难。2018年至2019年,小区各楼道居民先后与某电梯销售公司签订采购建设总包合同。然而,由于总承包公司自身原因,在完成了12部电梯采购安装后便停止施工,导致剩余30部电梯采购安装工程停滞,成为小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6月11日,韶关市委召开书记专题会,研究部署锦园小区电梯加装工作。会上落实了电梯订购事宜,并督促电梯公司加快生产进度,明确韶关市立信电梯工程有限公司为电梯安装公司,确保电梯到货后立即启动安装环节。6月20日,在小区居民的欢呼声中,停滞两年的电梯加装工程重新启动。
如今小区居民心中的“电梯梦”得以实现,是韶关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例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韶关市区80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着力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韶关市委党校帮助失聪女孩打开心扉,协调解决手术中遇到的困难;韶关市民政局开辟孤残儿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韶关市社会福利院共38名儿童通过该通道顺利实现就医诊疗;仁化县警方开展“团圆行动”,带领马先生一家远赴福建与阔别29年的儿子相认;仁化县开展“民情夜访”活动,夜访群众2470多户,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38宗……韶关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百姓排忧解困的实际行动,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坚持民生为本
百万市民喝上甘甜南水
韶关是一个典型的“守着江河缺水喝”的城市。长期以来,韶关市区及周边农村都把武江河作为唯一的饮用水源。如果遇到干旱、洪灾及水质污染,韶城供水就会出现危机。
为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韶关市人大代表率先行动,经过长期的调研和酝酿,南水水库供水工程因此而生。但因取水权、投资成本、施工难度等关键性难题困扰,该项目迟迟不能动工。随着关键性问题迎来转机,南水水库供水工程于2017年正式动工。然而,原水管线穿过高速公路与高铁,涉及国防光缆、燃气管道、通信线路、电力线路等多条管线迁改的问题,工程推进过程中遇到大难题。
今年,韶关在项目单位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党员突击行动,力保南水水库供水工程顺利推进。各级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秉着办实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扬“白+黑”“5+2”精神,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让这项输水工程得以快速推进。
25年了,终于喝上了南水水库的优质水!2021年6月18日,随着南水水库取水口闸门的开启,南水水库水从输水管中汩汩而出,奔涌38公里后,到达韶州自来水厂,经处理后送入韶城千万百姓家。南水水库供水工程通水后,不仅让韶城市民饮用水水质提档升级,也实现了从单水源供水到双水源供水的跨越,有效保障沿线130万居民饮用水安全。
南水水库供水工程是韶关抓好普惠性、基础性、长远性民生工作的缩影。而今年9月,韶州中学和广东北江中学改扩建项目正式启用。增加市区优质学位供给,则是韶关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民生项目。据韶关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文胜介绍,通过完成韶州中学、北江中学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新增初中48个班、高中24个班,提供3600个公办学位,进一步加强了市区教育资源的供给。同时,持续推进公办幼儿园学位建设,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以上,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数5890个以上。
此外,顺接京港澳、汕昆、大广、武深4条高速公路的韶新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高速公路骨架网纵、横线在粤北地区有效连接;韶州中学、北江中学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的完成,进一步加强了市区教育资源供给……韶关各单位发挥行业系统指导作用,攻坚克难重点工程,办好民生实事。
产业发展先行
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
“效率真高!”在韶关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华宸勘测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先生领到公司的营业执照。从打电话咨询,到网上材料预审,再到现场领取营业执照,韶关实现了商事登记“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
“真的太感谢前台工作人员了,为她们的速度和热情点赞。”在窗口办理登记注册的广东尚德药缘科技有限公司人员竖起大拇指。该公司是韶关招商引进的生物医药企业,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全部登记手续并取得营业执照。为切实做好招商引资企业登记注册,服务招商工作大局,韶关市开通企业登记注册“即来即办”绿色通道,为其顺利落地提供最大便捷。
除了“即来即办”绿色通道,韶关着重优化市场主体省内迁移流程,成功解决省内迁移“来回跑”“多头跑”等难题,实现“一地一次申请、一次办结”。同时,实行政银合作,采取“互联网+商事登记”服务模式,助力各类市场主体轻松领取营业执照,实现商事登记和银行开户一站式服务。
一流的营商环境背后,是韶关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又一成果。目前,韶关已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商改“两个率先”和一个走在前列:率先实行商事登记“马上办”“审核合一、一人通办、马上办好”和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做到企业开办“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实现开办企业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韶关市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中激发出来的进取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举全市之力,以非凡之举,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形成了浓厚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氛围。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让广大市场主体尽享韶关营商环境优化的便利。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众多高质量项目把目光放在韶关。今年以来,韶关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81个,同比增长44%;合同投资额达1443亿元,同比增长350%,其中超亿元项目96个。其先后引进并启动建设广东鸿发、正威国际、华天电子、万洋众创城、东旭集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创历年新高。
韶关市重点民生项目清单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实现全市876项一件事线上可在线申办。
●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常态化开展货运治超工作,落实“货车必检”。
●解决农业农村热点难点问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民生工程,完成1208个行政村厕所摸排。
●增加市区优质学位供给
16所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已完工交付使用,新增公办学位5890个。
●推动家政服务业职业道德和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覆盖全市的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模式。
●推进城区供水提升工程
建成南水水库供水工程,惠及乳源县城及韶关市区130万居民用水。
●破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市区建成5个停车场364个停车位。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改造完工43个老旧小区,新开工22个小区,涉及居民5405户。
●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培训超5万人次。举办“南粤家政”技能大赛和“广东技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技能大赛。
●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
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31元、300元。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