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在推进“双减”工作中解“内卷”

2021-12-1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影子


“双减”为学生们构建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双减”给学校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倒逼学校思考和反思该如何提高课堂质量和作业质量,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的校园舞台上英文版的《西游记》正在上演,学生们把原著改写成剧本,简洁通俗的英语口语,幽默的表演引得台下师生们哈哈大笑。

2021年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创客电视大赛团体总决赛现场,紧张的氛围里小学组团体和中学组团体的学生们各自迸发着奇思妙想的创客点子,创新素养在比赛中得到绽放。

清远市阳山县秤架民族学校的瑶绣室里,老师指导孩子们学习瑶族刺绣的基本针法。不同门类的特色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

国家“双减”政策在全省各地落地生根,“减负”的同时“增效”,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减轻了,综合能力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省各地教育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稳妥推动‘双减’工作落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把脉

“没有补课了孩子成绩会不会不好”“没有校外培训,孩子们如何补缺补差”“放学后孩子做什么”……“双减”工作推进初期,有些家长不理解,还有些家长甚至有些担忧。

《南方》杂志记者观察发现,“双减”工作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家长们观念的改变。

为了解决“内卷”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省教育部门从顶层设计入手,精心谋划:

2021年8月6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教育部会议精神召开“双减”专题会议,省委常委、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建文,副省长王曦出席并作工作部署。

8月26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省校外培训领域社会风险防范和化解任务。

副省长王曦于6月15日、28日和9月10日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事项,并在全省高校和地市分管教育领导暑期读书班上强调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工作。

11月12日,省长马兴瑞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69次常务会议,研究和部署我省“双减”工作;副省长王曦于11月4日、11月15日、11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双减”尤其是校外培训规范治理和风险化解工作。

…………

广东省教育厅“把脉”全省教育现状,开出“方子”,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形成“组合拳”,确保“双减”工作稳妥推进:7月2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省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即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召开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暨“双减”工作推进会;8月3日,发布《关于坚决做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要求,其中包括全省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面向学生(含家长)销售周末、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课程、课时包等。

广东省教育厅作为主管部门,出台“双减”落地的一个个细则文件,落实了中央“双减”文件精神,给出了适用广东省的工作通知,精准把脉破难点。

治理

“各位中小学学生家长:请注意!在您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和缴纳培训费用时,请注意防范风险,做到‘四必须’‘三不要’。”近日,“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被家长们广泛转发,这样来自广东省教育厅针对校外培训的提醒不是首次。

“双减”政策下,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的同时,校外培训的治理同样加速推进。

全省强化规范治理,完善校外培训治理配套措施,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加强校外培训领域社会稳定风险防控,进一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2021年8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从坚持从严审批机构、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加强培训广告管控、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强化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统筹规范其他培训行为等六个方面,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通知》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2021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广东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要在1年内有效减轻学生过重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2年内成效显著,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省教育生态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项项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强化了全省规范治理,进一步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据悉,2021年以来,我省原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7630家,已压减为1817家,共减少5813家,压减比例为76.19%。5175家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纳入银行专用存款账户,总金额超过10亿元,有效保障用户预付费安全。

提质

“同学们,今天是拼音王国的开放日,有三个字母宝宝精心打扮,戴上小帽迎接客人们的到来,你们能大声跟他们打声招呼吗?”在广州市番禺区雅居乐小学里,语文老师李岱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猜谜语、听歌曲、做游戏、讲故事、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双减”的成效,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在课堂质量上下足了功夫。

兼任班主任的李岱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她看来,“双减”以来,学校课程设置和各类活动更加丰富了;学生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了。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花更多心思对课堂进行设计,思考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课堂学习质量及课堂作业完成质量。

在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班级里设置了小小“作业调控员”,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估”作业量是否合理。根据每一个调控员的反馈意见,进行协调。

通过学生人手配备的平板电脑,在课堂10分钟的随堂练习中,老师即时收集学生最新的学习数据,是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的探索。目的是不断提升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科的教学质量。

教师观念转变、聚焦专业素养、以学生视角建设课堂,这些画面是教育主阵地学校在“提质”上发力的缩影。

“‘双减’不减质量,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南方》杂志记者实地走访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时,副校长郭嘉辉表示,“双减”给学校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倒逼学校思考和反思该如何提高课堂质量和作业质量,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

从前学生放学就回家,“双减”后学校增设了课后托管服务。以往得回到家中完成的作业,如今在校有老师辅导高效完成,学生们有了更多培养兴趣和娱乐的空间。目前汇景实验学校全校初中人数共1991人,参与课后托管共1800人;小学人数1303人,参与课后托管共1067人,全校托管人数共2867人,占比达87%。

从广东省教育厅了解的数据,也同样体现了这一成效。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2个县(市、区)均对作业管理作出具体部署,提供课后服务学校9009所,比例达100%,校外培训机构减少5611家,压减比例为41.5%。

2021年11月16日,在广州市中小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现场交流会上,各所学校多样化的作业成果得到展示。其中,天河第一小学的学生运用科学、艺术、工程等知识,实现了跨学科的DIY手工航天模型;华景小学六年级学生针对实际问题想出一些“发明金点子”,如设计节水海报、垃圾填埋场图纸……

中小学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了校方作业设计能力。全省各地不仅打造了优质课堂,也探寻到了优质教育的良策。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