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将崇尚英烈之风凝成社会共识

2019-04-16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南方》杂志编辑部

  ◎《南方》杂志编辑部

  ◎本文责编/李焱鑫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腔热血祭先人。” 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许多人在祭奠故去亲人的同时,也纷纷来到烈士陵园等纪念场所凭吊英雄和先烈。这样一股崇尚英烈之风,让人深深感受到,无论何时,正义始终洋溢,良知永不缺场。

  清明前后,还有多起和英烈相关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3月31日,30名救火人员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中殉职,把生命留在了这个春天。噩耗一出举国哀恸,人们自发地以各种形式祭奠英雄,网络上还流传着各种纪念英雄的诗文:“消防战士英雄汉,舍身忘死践初心。”“赴汤生死别,蹈火挺坤乾。”……

  此外,4月3日,第六批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完成交接仪式,漂泊异乡60余年的10位烈士回归故土。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人民日报等联合发起的“寻找英雄”活动也刷屏朋友圈,广大网友纷纷转发,帮助抗美援朝英烈寻找亲人。

  我们为什么要崇尚英烈?因为,人的本性是向善向上的,而向善向上的英烈,对一个人具有巨大的道德感染力与精神牵引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上,英雄是最醒目的标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天空里,英雄是最灿烂的星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星空既有灿烂的,也有晦暗时分。近年来,网络上屡屡刮起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恶意抹黑革命先烈、诋毁英雄人物的歪风。比如,无视英烈勇为的特定情境,以所谓“探寻、还原真相”为名,质疑英烈牺牲、奉献行为的真实性,直接诋毁英烈的人格、品德,贬损英烈形象。或者以调侃、戏谑的方式评说英烈所历经的痛苦与艰辛、所表现的真诚与执着。这不但侵犯了革命先烈及其后人的人格尊严,也严重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感情。

  祖国万里河山,英烈鲜血遍染;人民幸福安宁,英烈慷慨付出。亵渎英烈的丧德言行、伤害民族感情的丑陋表演,不仅越过了道德底线,更触动了法律红线。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庄严宣告英烈的崇高地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违法必究、违法必罚。

  用法律来匡扶人间正义,捍卫英烈形象,对歪曲英烈事迹,诋毁英烈形象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让一切侵害英烈尊严的行为都受到法律严惩和道义审判,我们的历史与价值的天空必将变得更加清朗、澄澈。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以来,我国已出现几起由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通过公益诉讼和司法判决,对侮辱、诽谤、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的行为予以警戒和惩处,有力维护了英雄烈士的尊严和荣誉。

  从清明节民众对英烈的怀念来看,崇尚英烈之风已成,必将进一步凝聚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我们应当明白,一个民族如何对待英雄烈士,关系到全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历史观。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之义务与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胜阶段。面对难啃的骨头、难涉的险滩、难爬的高山,我们需要更多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英雄挺身而出、披荆斩棘;我们需要每个人用实际行动来发扬英烈精神,争当新时代精神脊梁的践行人。将英烈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凝聚无往而不胜的精神力量。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