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潮剧《大国赤子》震撼首演 催泪演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爱国情怀

2019-08-26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林琳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林琳 通讯员/李卫川

  ◎本文责编/戎明迈

  有一种坚守叫隐姓埋名,有一种誓言叫不忘初心;困窘不堕其志,受屈不鸣其冤;舍家许国铸重器,只为实现强国梦……

  近日,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功勋人员黄旭华院士为原型的大型现代潮剧《大国赤子》在揭东人民广场剧院首演。该剧以现代潮剧艺术手法,首度将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投身新中国核潜艇研制的感人事迹搬上潮剧舞台。

  正式演出前,揭阳市领导叶牛平、张科、方赛妹、江林生、曹士阳等亲切慰问黄旭华院士的家属。市委书记叶牛平盛赞黄旭华院士是揭阳人民的骄傲,是精忠报国的道德楷模,揭阳市将大力宣传和弘扬黄旭华院士的精神,教育和激励广大揭阳人民,为建设国家、建设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8月1日晚上8时,演出大幕开启,故事在动人心魄的音乐中绵延铺陈,一段段伟大的人生历程就像一幅幅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生动再现了以黄旭华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献身国防事业的伟大情怀、艰辛努力和作出的巨大贡献,让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黄旭华原籍揭阳揭东玉湖镇新寮村。1945年至1949年,黄旭华就读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大)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黄旭华先后从事过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的研究设计工作。

  1958年,黄旭华被秘密召集至北京,参与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核潜艇的“09”工程。随后,为了保密和便于近海试验需要,又搬到荒无人烟的渤海湾葫芦岛上。黄旭华不仅要面对国家经济、科技一穷二白的客观现实,而且要面对个人承受丧父之痛、特殊时期的不公平待遇等。但即使是在含冤受屈的情况下,他依然信仰不变、初心不改、奋斗不息,与第一代核潜艇人先后设计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

  为了国家需要,黄旭华隐姓埋名30多年没有回过老家,默默忍受家乡父老亲人的误解。他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核潜艇建设,被誉为“大国赤子”。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等,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13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据了解,《大国赤子》由揭东区发起,是揭阳市重点打造的文艺精品,本次观演活动是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全剧分为序幕和8场剧情,两个小时的演出艺术再现黄旭华的爱国情怀和感人故事。“千辛万苦无所怨,只为振我中华保我海疆!”该剧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深蓝为主色调,以核潜艇形象为标志性符号,将传统戏剧与现代题材相衔接,写实叙事与抒情表达相交融,展现了英雄大爱的崇高之美。

  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钟汉秋执导,揭阳市剧作家黄烈明执笔,国家一级作曲家李廷波作曲,国家一级舞美师徐伟担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灯光师张学伟担任灯光设计,揭阳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演出,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陈联忠主演。“黄旭华院士一生所受之苦与委屈是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他的执着、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让我备受感染,我是含着泪水写完剧本的。”黄烈明搜集、研读了与黄旭华事迹相关的大量报道文章和资料,撰写了4.8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几易其稿,耗时近一年终于完成了剧本创作。

  “黄旭华不单为我们国家造出核潜艇,更重要的是为我国科学界树起一面旗帜。”钟汉秋表示,这部剧要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从英雄人物的身上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前行的动力。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