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东风逐浪涌珠江

2019-09-2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史成雷

1978年7月,习仲勋在梅县检查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先走一步”,肩负起为改革开放探路的历史重任。以习仲勋为代表的广东改革开放事业开创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破冰开局,历届省委、省政府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南方》杂志记者/史成雷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郭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76岁的谭立谋是改革开放的忠实见证者。曾任南方日报社经济部主任的他,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数十年深入一线持续观察、记录广东改革开放。在回顾广东改革开放的历程时,他引用王安石的这句诗来概括其中的曲折艰难。

  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先走一步”,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肩负起为改革开放探路的历史重任。

  然而“先走一步”谈何容易?“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广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率先对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自我革命,持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从一个经济排名全国中下游的农业省变成中国经济第一大省,连续30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广东奇迹”。

  《邓小平时代》作者、美国知名学者傅高义高度肯定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就:“广东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属于广东的,也是属于中国的。”

  为什么是广东?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广东为何能扮演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这个非同寻常的角色?

  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

  改革开放前,广东连续14年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居全国中下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工业总产值等低于全国平均线。“那个时候的广东,基本是个农业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重要的工业项目,很少布局在广东。”谭立谋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广东具有独特的开放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率先思变。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向中央正式提出“让广东先走一步”,得到中央尤其是邓小平的明确支持,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

  党中央的支持,是广东改革开放取得广泛成就的重要保障。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指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开始出现转机。但经济的真正起飞,得归功于党中央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党中央的政策一颁布……(广东)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仅顺德1983年新办的就有2018家,当年产值6亿多元。”在当年的《南方日报》上,谭立谋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邓小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广东改革开放最坚定的支持者。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的亲自倡议下创办的。1984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在深圳,面对着围绕特区建设的一系列争议,邓小平提笔写下:“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随着广东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放开物价、搞活流通、过桥收费、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一个个改革方案的出台引发争议,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是“香”还是“臭”的疑问逐渐出现。再加上当时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广东的改革开放面临着严峻挑战。

  1992年初,邓小平开启了他的“南方之行”,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同时也给姓“社”姓“资”之争画上了句号。视察广东期间,邓小平还对广东提出了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的目标。

  “南方谈话”极大地鼓舞了广东改革开放的热情,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为广东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邓小平视察南方,让广东摆脱了姓‘社’姓‘资’的纠缠,企业得以放开手脚谋发展。”谭立谋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不久,时任南方日报副总编辑章采带着谭立谋等人深入珠三角进行调研,在《南方日报》上一连推出了7篇共2万多字的系列报道《来自珠江三角洲的报告》。在这个系列报道中,珠三角的生气勃勃跃然纸上。

  在《众马奋蹄轮生风》一文中,谭立谋写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振兴共和国的经济。得其风气之先的珠江三角洲,更是熏风荡漾,风帆远扬,快速前进。”

  党中央对广东的关怀,贯穿着改革开放的始终。

  2000年2月,江泽民视察广东,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03年4月,在广东人民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胡锦涛视察广东,提出“坚持全面的发展观”,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初步萌芽。

  回首过往,每到广东发展进入关键时刻,党中央总是给广东以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为广东廓清思路、指引航向、提供动力。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第一步

  1978年10月,时属韶关地区的清远县开始在全县17家国营工业企业推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当年试行3个月完成的利润,比前9个月还多35%。第二年,县经委统一对县财政实行上缴利润承包,企业则对县经委承包,开创了广东国营企业承包的先河,被誉为“清远经验”。

  1979年,清远县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取得大突破,全县17家国营工业企业计划利润为130万元,实际完成425万元,不仅增加了国家税收,地方财政也有了保证。然而,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改革,却在当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1979年8月,在广州召开的工业交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上,各方代表围绕“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唇枪舌剑,各抒己见。

  关键时刻,习仲勋一锤定音,强调要解放思想,搞活企业必须扩大企业自主权,肯定和提倡推广“清远经验”。

  1980年7月,习仲勋亲自带队到清远深入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充分肯定了清远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革命精神,强调指出“清远经验”闯出了一条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确实把企业搞活了,方向是对头的。同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清远经验”。

  1978—1980年,在习仲勋主政广东的两年多时间里,广东向中央争取了“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创办了深圳等经济特区,可称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创业奠基阶段。

  在此后历任省委领导下,广东都能紧紧把握改革和开放的大方向,用好、用足、用活“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接力推进,不断深化,始终保持“先走一步”,将改革开放持续推向前进。

  “从习仲勋向中央提出‘先走一步’的要求得到支持,广东历届省委在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广东省委因此赢得‘开明婆婆’的美誉。上有‘开明婆婆’,下有‘争气子孙’,这是广东改革开放得以走在其他省份前头、持续深入的重要原因。”谭立谋说,面对当时改革姓“资”还是姓“社”的质疑,广东省委坚定地回答:社会主义搞商品经济是必经阶段,要求有关部门义无反顾地推进各项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时,公有制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式,但据1994年国家对上海、天津等16个大城市的调查,国企亏损面高达54.6%。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公有制经济产权不明晰、缺乏经营自主权等。比如美的,在改制前想通过提高待遇激励管理人员,企业却没有权力涨工资。”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岳芳敏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从1993年开始,顺德在全国率先开启了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基本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型经济格局,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活力。

  但在这一过程中,顺德推行的“靓女先嫁”(为了改革顺利,先把优质企业推出去)等政策,被很多人认为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顺德的改革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

  但顺德的改革却得到了广东省委的大力支持。调研发现,改制后,企业的效益大大提高,企业一下子就被救活了。1995年,省委正式决定向全省推广顺德经验,全省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在省委的带动下,广东各级干部的思想也逐渐开始解放,各地推进改革的热情迅速高涨。“那个年代,‘思想解放’成为干部选拔的一个重要标准。”谭立谋说。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初心所系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改革开放同样如此。

  广州万宝集团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知名的家电企业之一。当时有句佳话“全国家电看广东,广东家电属万宝”,传遍大江南北。

  万宝在我国电冰箱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早在1978年,靠着一台香港爱国商人带回来的日本电冰箱样机,万宝集团(时为广州家电一厂)设计并试产出我国第一批风冷电冰箱。1980年,万宝集团(当时为广州市二轻机械修配厂)又生产出全国首批双门直冷式电冰箱。1983年,万宝集团(当时为广州电冰箱厂)从新加坡引进了我国第一条先进的电冰箱生产线,开创了我国电冰箱生产现代化、高效益的先例。

  “1984年,万宝冰箱产量占了全国三分之一,产量、质量、经济效益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到1986年,万宝已经发展为拥有冰箱、空调、冷柜等11间工厂的综合性企业。”万宝集团品牌部负责人翟伟建介绍。

  企业大了,就面临着如何管理的问题。是延续以前的制度拾遗补缺,还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重新设计?万宝选择了后者。

  为此,万宝请了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为公司的管理理念、思路出主意,请了当时省管理干部学院的研究生班到企业调研,草拟管理制度的框架,又请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师生对草稿进行审阅,最终于1987年底推出整套管理制度,印发1万多册到职工手中。

  翟伟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万宝的这套制度,在全国率先推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了‘铁饭碗’;率先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搬掉‘铁交椅’。一经推出,不仅推动了万宝的发展,也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取经。”

  1988年,万宝电冰箱产量达106万台,跨入世界八强的行列。这一年,万宝电器集团公司成立,当年实现产值23亿元。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更是改革开放的初心所系。广东改革开放中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与积累,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实践。

  改革开放初期的谭立谋,记者生涯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就是去各地寻找群众创造的好经验,进行总结报道,供决策者参考。

  1981年,为了报道高州县(时属湛江专区)马贵公社鼓励和支持社员家庭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的经验,谭立谋早上三四点从广州出发,晚上八九点到达高州,又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车到达马贵。谭立谋将这次历程,形容为“入得深山寻得宝”。

  “广东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很多好的经验,包括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齐名的珠江模式,都离不开群众的创造。很多后来在全省推行的好的做法,都是省委总结基层经验,复制推广出去的。”谭立谋说。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广东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