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建设】敢教岭南换新天

2019-09-2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陈健鹏

1978年,由香港爱国人士刘浩清、邓琨捐资40万美元,在广州建立全国第一家机械化养鸡场

广东最早向华侨投资敞开了大门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广东进行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迎来了发展的曙光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实习生∕苏昉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张蓓蕾

  新中国的成立、广东的解放,为广东人民振兴南粤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经济基础差,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此外,广东的地理环境复杂,地处国防前线,在当时的规划中,广东并不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这些,都给南粤的振兴带来了困难。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广东进行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通过争取侨资创办企业、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粤港澳经济互补等,冲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迎来了发展的曙光。

  利用侨资创办企业

  1949年底,为了加快解放华南,做好战后的恢复、建设工作,中共中央决定派遣谙熟广东情况、资历深、威望高的叶剑英主政华南,组建新的华南分局。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解放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领导全省人民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将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建立起了国营经济的基础。

  经济要发展,需要资金。当时,由于不少国家政府对华侨的政策不友好,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排华政策,华侨在当地办实业风险很大,而我国又急需建设资金。很多华侨从保障自身利益和支援新中国建设出发,踊跃回国投资办企业,甚至将全部资金转移到国内,举家迁徙。

  作为毗邻港澳、华侨最多的沿海省份,广东最早向华侨投资敞开了大门,积极吸引华侨投资。在主政南粤的几年中,叶剑英曾多次召集海外人士座谈,鼓励华侨投身桑梓建设,“过去华侨支援了革命战争,现在搞建设也不能忽略华侨的作用”。

  1950年,广东就制定了《华侨投资国内生产事业奖励办法》,支持华侨投资工作和侨资企业。

  1951年2月,广东省第一家吸收华侨和港澳商人投资的公私合营公司——华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由省商业厅公开领导。这家企业成立时公股占30%,由商业厅下属八大专业公司出资;私股占70%,大多由港澳与海外华侨投资。

  在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时期,华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其特殊地位和港澳的关系,积极参加为国家抢运物资的工作,对抗美援朝和打破美英禁运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广东又涌现出华侨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侨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侨资企业。

  在中央和广东省的努力下,广东利用华侨资金达到了一定规模:据中央华侨回国投资辅导委员会1953年秋的调查,华侨在广东投入的资金共有762万元,约占这个时期全国华侨投资总额的69%;1956年广东华侨投资公司吸收的股金,占广东省地方工业投资的1/10。

  遍地开花的农业合作社

  1951年夏天,一个叫汪汉国的广东农民,成了全国知名人物。

  汪汉国是揭阳人。他所在的村庄叫“九斗埔”,据说这里一亩田最多只能打出九斗谷,可见有多贫困。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广东,土地改革最先在揭阳、兴宁、龙川等3个县试点。1951年2月,土改基本结束,汪汉国分到了4分地。

  在县委的鼓励下,汪汉国把乡里5户人家组织起来,建立了互助组,并提出了第一年水稻亩产提高10%的口号。消息登报后,很多人不相信,等着看汪汉国的笑话。

  谁知道,1951年夏收,互助组的收成,竟然增加了30%!汪汉国互助组被评为全国模范互助组,汪汉国成了“大明星”,还被选为中国农民代表团成员,到苏联学习。

  在当时,和汪汉国类似的故事,几乎每一天都在广东每个县、每个乡村发生。汪汉国回国后,又向县委提出了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想法,集体生产。

  到1954年6月,广东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遍地开花。人们谈论起这一新生事物,眉飞色舞,但合作社能否带来好收成,仍是未知。这年秋天,成绩出炉,全省有80%的合作社实现了增产。

  1955年,受到当时“左”的思潮的影响,合作社进入建立高级社时期,要求社员把私有的土地无偿转归高级社集体所有,农具、牲畜等作价转归合作社等。各地迅速扩社、转社、并社,导致了各地出现大规模闹社、退社风潮。

  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平息退社风潮,合作社就无法巩固。

  面对全省各地的闹社、退社风潮,广东省委制定出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并从1956年冬到1957年夏结合整社运动,解决各项政策遗留问题,派出大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驻社,帮助各地合作社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副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并探索兼顾公私利益的分配方式,最终妥善地处理了闹社、退社问题。

  粤港澳经济互补的初次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拉拢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贸易禁运,中国沿海城市的对外贸易大门因此戛然关闭。

  为了冲破“封锁”“禁运”,香港和澳门,成了广东同国外进行经济联系的基地。

  这是粤港澳经济互补的初次探索。在爱国港澳商人帮助下,广东冲破了西方阵营的封锁,以香港为主战场,以澳门为转运站,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微妙关系,以非常渠道,把紧缺的战备和需要的物资从世界各国秘密输进内地,建立起了一条“反禁运”经济斗争战线。

  1951年,爱国港商陈祖沛携全家老少,毅然舍弃在香港的舒适生活,回广州参加新中国建设。1953年,他组织了100多家土产进出口商共同投资,成立中南物资购销组,专门出口积压的国内土特产,并利用出口所得外汇,进口西药、塑料、五金机械工具、矽钢板、手表等当时急需的物品。中南物资购销组的经营活动,极大地激活了广东的市场。多年之后,广东的外贸商还流行一句口头禅:“难忘1953黄金时代。”

  在朝鲜战争期间,祖国大陆很需要汽油、棉纱、橡胶等军用物资,澳门爱国商人何贤一次次联络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通过各条渠道争购到这类物资,再设法从澳门源源不断地运入广东,解决祖国的困难。

  在港澳支持广东的同时,广东也尽力支持港澳。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工商业、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澳门供水告急。应澳门同胞的请求,广东省委和省政府议定在珠海竹仙洞水库修通水渠供水,为澳门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活命的水。

  香港也缺淡水。1960年4月5日,港英政府派出代表团前往深圳,就深圳水库供水香港问题与广东省有关方面人士谈判。1960年11月5日,双方在深圳正式签署供水协议,内地每年向香港供水2270万立方米。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