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务工难、销售难、复工难,如何破解

2020-03-16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发自惠州、汕尾、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

  暗访调研组到访的十几个贫困村中,大多数村干部反映今年农民春耕积极性提高了,这是对年初一两个月务工影响的一种“自发对冲”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当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场艰巨战役,更是一次历史大考。

  作为人口过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广东省,疫情带来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乏力、扶贫项目进度滞后、帮扶工作受影响等问题,影响有多大?在“攻坚战”叠加“阻击战”的背景下,如何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期,省扶贫办组织暗访调研组会同粤东粤西粤北14个地市扶贫部门,对全省14个县、140 个相对贫困村、2.95 万相对贫困人口进行了深入调研,深入分析研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举措和建议。3月3日至5日,《南方》杂志记者跟随省扶贫办暗访组,调研疫情并见证了广东脱贫攻坚领域防疫和脱贫两不误的努力。

  务工难在一时,春耕景象喜人

  “今年,现在大概还有接近一半打算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在家等候,所以种花生的农户明显增多了。”3月3日,在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驻村干部们向省扶贫办暗访组介绍务农、复工的情况。

  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普遍延迟复工复产,餐饮、酒店、文旅等服务业暂停营业,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难度加大。来自省扶贫办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月25日上午,根据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4个市调查统计,32.9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中,已返岗就业23.5万人,占有意愿就业人数71.5%,其中返岗至珠三角地区共7.6万人,本地就近返岗13.8万人,其他地区返岗就业2.1万人。

  由于疫情对就业务工影响大,不少农户选择在家中开辟新地、增加种植。暗访组到访的十几个贫困村中,大多数村干部反映今年农民春耕积极性提高了,这是对年初一两个月务工影响的一种“自发对冲”。在暗访组走访的陆丰市、龙门县等地,春耕景象喜人。“预计全省春播总面积比上年增长0.8%。”省扶贫办扶贫开发指导处处长林主伟介绍说。

  根据先前调研,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广东省脱贫攻坚影响主要集中在贫困户外出就业、发展产业、增收脱贫和项目推进四个方面,并呈现出“两个大于”的特点,即对就业务工的影响大于对发展产业的影响,对贫困劳动力的影响大于对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影响。就业扶贫受到影响最大,部分贫困劳动力存在转岗就业压力。

  返贫风险存在,需“一人一策”加大帮扶

  3月3日,暗访组来到龙门县平陵街道晨光村贫困户刘庆洪家中时,他正读高三的女儿刘心怡正坐在家门口,使用新下发的平板电脑上历史课。这批平板电脑是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多部门联合精准帮扶寒门学子的举措。《南方》杂志记者发现,平板从3月2日多部门紧急筹备下发,到来到刘心怡的手里,用了不到24小时的时间。

  建档立卡系统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9300元以下的4905户2305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一定返贫风险,需“一人一策”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成果。

  据调研抽样调查结果测算,春节以来至今,全省贫困户人均收入减少1029元,有劳动能力外出务工的贫困户人均收入减少2998元、就近就地就业的人均收入减少2026元,产业发展人均收入减少245元、产品销售人均收入减少290元。

  乡村旅游萧条,且待春暖花开

  此前调研显示,乡村第三产业发展短期受到巨大冲击。因此乡村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也是此次暗访的重要内容。

  3月4日,在汕尾陆河县河口镇,记者看到沉香茶馆、油茶馆、亲子欢乐园等门可罗雀。北中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永刚为了疫情防控,已经在村里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吃了两箱半的泡面。据悉,去年春节,北中村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景区门票、农家乐、农产品销售合计超百万元,去年春节的热闹景象与今年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与第三产业萧条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扶贫项目建设的影响。人员流动管控加强,外来人员输入减少,导致项目工人无法按时进场,部分由镇村主导的基础设施扶贫项目无法正常开工。”林主伟介绍说。如五华县的汉光超顺基地、新丰寨基地、双龙山基地,丰顺县丰良镇复兴村自动化养鸡场、坪丰村青柠檬种植基地及部分贫困户散养散种项目等均受到较大影响。

  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企业复产贫困劳动力复工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快速恢复,贫困户外出务工难、扶贫产品销售难、项目复工难“三难”问题得到逐步缓解。

  “目前我们正利用空窗期进行一些旅游项目的调整休整,确保疫情结束后可以更好地开门迎客。且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河口镇党委书记叶涌华笑着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对策:用扎扎实实的举措和努力对冲疫情影响

  《南方》杂志:疫情对广东脱贫攻坚的总体影响如何?

  广东省扶贫办负责同志:我们调研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户外出务工就业、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产生较大冲击,部分扶贫项目延迟开工,贫困劳动力增收全面受到影响。据初步测算,全省贫困户人均减少收入1029元,近2.3万有劳动力贫困人口存在返贫风险。但是,贫困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总体稳定,疫情对脱贫目标“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影响不大。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企业复产贫困劳动力复工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快速恢复,贫困户外出务工难、扶贫产品销售难、项目复工难“三难”问题得到逐步缓解。总体来看,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可控的,只要我们应对得当,抓紧抓细抓实稳就业、调产业、促消费、保增收、防返贫、强兜底等各项政策举措,完全有信心如期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确保如期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导疫情应对,用扎扎实实的举措和努力对冲疫情影响。

  《南方》杂志:那么,如何对冲疫情影响,有哪些具体行动?

  广东省扶贫办负责同志:对我们来说,对冲就是积极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出台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政策和建议。为了对冲疫情的影响,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方案》中谋划了七大行动,分别是疫情摸排评估行动、就业扶贫助复工行动、产业扶贫助增收行动、扶贫产品促销行动、挂牌督战促落实行动、扶贫协作加力行动和攻坚先锋示范行动,分别针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关键方面,出台举措,助力脱贫攻坚。

  《南方》杂志:疫情对扶贫产业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在产业扶贫增收上,如何对冲疫情影响?

  广东省扶贫办负责同志:在产业和扶贫增收上,我们开展产业扶贫助增收行动。发动贫困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结合做好春耕生产,谋划发展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对一些不适应疫情新形势的特色产业,特别是竹鼠、蛇、龟鳖等特色动物养殖产业,推动产业转型,推进特色养殖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生产托管、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带贫模式,推动贫困户与带贫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同时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贫产业风险补偿金和贴息。对受疫情影响大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贫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先发放信贷资金。

  《南方》杂志:东西部扶贫协作上有什么针对性措施?

  广东省扶贫办负责同志: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广东省的责任和担当,在疫情影响之下,必须继续加力,聚焦“一个目标”,即聚焦国家挂牌督战的对口帮扶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区)22个贫困县501个贫困村,加大帮扶力度,攻克最后堡垒;落实“两个遍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遍访扶贫协作4省(区),帮扶市、县主要领导遍访被帮扶市、县,召开联席会议,调研对接扶贫协作;加快人财物“三到位”;做实帮扶“五个一”,即对列入挂牌督战的贫困县、村安排一笔帮扶资金、扶持一项当地产业、转移一批贫困劳动力、一个东部强村(社区)结对帮扶、一个东部强企结对帮扶。动员社会力量、慈善机构加大对其他贫困镇、村的帮扶;实施返岗“六统一”,实施精准对接和“点对点”服务, 实施统一组织、统一体检、统一免费包车、统一免费提供用餐、 统一防护保障、统一跟车服务。

  《南方》杂志:疫情客观上带来消费下降的情况,如何应对?

  广东省扶贫办负责同志:应对疫情,必须进一步发挥好消费扶贫的推动力。充分发挥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平台、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中国社会扶贫网、东西优选网、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和各地消费扶贫创业创新基地等载体作用和品牌优势,大力推动“广东消费扶贫月网上行”系列活动,解决扶贫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发挥邮政、供销系统和物流企业在农村网点布局广泛优势,加快完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冷链仓储、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推进“快递下乡”;发挥“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品牌优势,广泛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通过“以购代捐”方式采购扶贫产品,缓解疫区物资紧缺问题;举办“采购商网络直通车”“采购商网络会客室”“网红直播间”等网络对接活动, 实施重点贫困村“一村一品”短视频营销,鼓励电商企业设立扶贫专卖店、扶贫馆、扶贫频道,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