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归粤记

2020-04-1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杨洋

  湖北的亲人们,广东欢迎你们回来,广东也需要你们回来……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广州等地

  ◎本文责编/李焱鑫

  “胡工复工啦!”这句话从湖南工友的嘴里说出来,特别有味道。

  “复工啦复工啦!”48岁的湖北籍钢筋工胡宗山,戴着口罩也掩不住笑意。他和久别的工友们依次测温进入工地,分批坐升降机到达高层,还需要徒步几层进入作业面。

  胡宗山不知不觉加快步伐“抢”在前面。他知道每一块模板和钢管的位置,稍一弯腰就能从脚手架间钻过去,踩着钢筋爬上未浇筑的楼梯板,如履平地般走上了正在施工的最顶层。这里正在铺设钢筋网,两层钢筋横竖都扎了密密麻麻的铁丝结,一般人感觉下不去脚,胡宗山却用脚“抓”住筋条站得稳稳当当。

  “还是站在这儿心里牢靠!”时隔两个多月,胡宗山从家乡湖北恩施巴东县,回到位于广州花都的中建四局广州北站安置区的工地上,3月26日正式复工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生活按下太久的暂停键,是时候重新启动了。

  胡宗山是新冠肺炎疫情缓解之后,从荆楚大地首批大规模返粤的4万名工人之一,是常年在广东务工的240万湖北人中的一员。

  个人身后是家庭,返岗返工关乎群众生计。在广东,“湖北加油”从来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

  封城

  1月13日,胡宗山开着自己买的小车,搭上几个老乡从花都一同返家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返工之路会如此波折。

  那一天广州的天气晴好,春运正酣。根据百度地图慧眼的记录,当天迁出广州的人员,每20个就有一个是去往湖北。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广东就是全国各地劳动者梦想的“淘金地”,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各方的“追梦人”。“来了就是广东人”,也早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广东气质。

  湖北九省通衢,人员往来广东打工、经商频繁,凭着勤恳和精干在各行各业打下天地。广州市海珠区东风村上千家制衣厂,老板和员工大多是湖北天门人;10多万湖北人繁荣了中大纺织商圈,建成华南布料最重要的集散地;深圳宝安沙井许多电子厂是湖北人办起来的,为富士康、华为等龙头企业做产业配套;武汉作为全世界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为广东的IT、医药、智能制造行业持续输送高质量人才,其中不少是湖北籍。广东的发展少不了“湖北力量”,也成为240多万湖北人的“第二故乡”。

  胡宗山家乡是国家级贫困县,跟许多乡亲一样,他18岁就南下广东挣钱,30年来从“小胡”熬成了“胡工”,一年只回一次家。凭着打工挣来的钱,胡宗山养活一家老小,供孩子读书,在镇上建了新房子,攒钱买了辆小汽车,年前领完几千元年终奖,驱车1100多公里回到老家,准备过个肥年。

  今年老胡家还有大喜事。“我一直叫大女儿好好读书,以后来广东工作。”胡宗山梦想成真,女儿今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应聘上了深圳的公办教师,“这么多年的辛苦都值得了。”老胡计划过年请亲戚们吃个饭,看看花鼓戏,给辛苦了一年的老婆添几件新衣服,年后一起开车去深圳看看……

  然而这些计划很快被暴发的疫情打乱了。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让“见惯世面”的胡宗山也措手不及。“武汉可有1000多万人啊!”当天胡宗山一边手机关注疫情的发展,一边发动家里人去药店买口罩。两天之后,距离武汉500多公里的小城恩施,也宣布将于1月26日零时封城。到1月27日,湖北,这个6000多万人的人口大省,除了神农架森林区以外,史无前例地全境封锁。

  一开始胡工还估计最多封个十天半个月,然而春节后湖北当地病例激增,眼睁睁看着数据往上涨,镇里各项管控越来越严,每家一周只能派一个人出去采购生活必需品。

  “这样封下去可怎么办?我们一家老小要吃饭的啊。”胡宗山担心的这个吃饭,可不是当下的吃饭。女儿还没到单位报到,全家上有86岁的高堂,下有小女儿,老婆没有工作,全指望他在广州打工这一个月六七千元的工资过活呢。

  “工作可不能丢!”胡宗山心急如焚,频繁联系在同一个项目的荆州籍老乡尤运文。尤运文1月18日带着老婆孩子回乡,也因封城滞留在老家了。这个31岁的年轻人在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毕业后进入中建四局工作,现在已经成长为项目上的技术骨干,是广州北站安置区项目的生产经理。他跟胡宗山说:“现在咱要服从好抗疫大局,单位一直都记挂着我们,也在为我们复工做准备。”

  希望

  “你在湖北还好吗?”果不其然,胡宗山开年就接到了远在千里之外广州的公司打来的电话。

  公司真没忘记我们啊!胡宗山高兴了一会,很快又心头一紧:各行各业都受疫情影响,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工种,我不干大把人干,这电话不会是劝退的吧?

  “你放心在家乡做好防疫,我们不但不会解除劳动合同,还会给湖北籍人员补贴生活费3000元,一直到上班为止。钱虽不多,以表心意。”对于胡宗山来说,电话那头的声音有如天籁,给他带来“保住工作”的希望。

  湖北老乡被封城在家之时,1000多公里以外的中建四局广州总部,在全国抗疫打响之初就成立了战疫领导小组,提前为复工复产做准备。按照部署,胡宗山和尤运文所在的项目成立了战疫先锋队,项目支部书记、综合办主任徐伟明,大过年的就开始采购复工的防疫物资,生产经理钱超云对滞留湖北的员工进行全面摸排,对其本人和家人进行电话慰问,动态掌握他们的身体情况和出行状况,并对有生活困难的个人做好登记,及时送上物资援助。

  2月10日,项目管理人员复工。2月22日,广州北安置房项目的机器正式开动, 除湖北员工以外的1000多位工人,正式回归岗位复工复产。到2月26日,广东全省4.85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约九成。

  看着别人复工,胡宗山的心更痒痒了。“二三十年来我像长在工地上,不回到工地心里不踏实。”2月29日,胡宗山收到公司寄送的3000元生活费。平日里不善言辞的他,激动地发了一个有点诗意的朋友圈:“疫情当前,生活向前。谢谢老板对员工的关爱,我们会更加努力抗击疫情,早日回到工作岗位。”

  不仅是他,作为技术人员的尤运文,还有同一个项目上的随州籍老乡商务员肖玲玲,以及整个公司滞留湖北的所有员工,都收到了单位和组织的慰问。

  3月是个新的开始,全国的疫情平稳下来,3月11日以来湖北本地的新增案例也降到个位数,各地的复工复产渐入佳境。但是湖北籍员工的复工形势,就像这个时节的天气一样,过了几天阳春,又会乍暖还寒。

  3月中旬开始,湖北除武汉外陆续逐步解封。很快仙桃有返工人员在高速路口被临时增加的手续拦下,第二天湖北省政府又出政策凭借健康绿码即可通行。3月15日,湖北省首批72名潜江工人乘坐点对点大巴出省返岗复工,过了两天又有返工大巴在外省被拦下进不了城。

  “复工之路还不完全明朗。去镇政府开复工函排队排得老长,都是要返工干活的人,有的好不容易办下来,政策一变、时间一等,有效期就过了。”尤运文说,妻子担心疫情耽误返工,辞去了工作,现在家里就只有他一个劳动力,返工就是最大的期盼。

  3月19日,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为荆州籍人员乘专列返粤复工送行,并手书倡议“善待湖北人民”。湖北发出的首趟返岗复工专列开进广州南站,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到站迎接,亲切慰问并表示:“来到广东就是广东人。照顾好每一位来粤务工人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省委书记都来接站了,调子不会变了。”胡宗山的在粤务工老乡群里沸腾了。返工!返工!成了当下最振奋人心的鼓点。

  归来

  3月21日中午,胡宗山向公司报备过后,吃了午饭,带上老婆给准备好的干粮,一个人独自开车返程了。

  复工函、健康码,胡工很顺利上了高速。

  一路上,湖北境内的沪蓉高速路段没什么车。胡宗山一路南行,晚上在湖南境内休息了一宿,第二天中午终于赶回到项目所在地。“中建幸福村秀全街”的活动板房看着格外亲切,路边的小树都抽出了新芽,战疫先锋队的队员已经等在门口,准备做好落地接收服务。

  更多的人像他的同事肖玲玲一样,需要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复工。肖玲玲所在的随州,公交、大巴等市内外交通暂未恢复,拿到复工纸的人们,等待“点对点”大巴把他们送到最近的河南信阳东高铁站。肖玲玲一家幸运地坐上了3月23日G553次高铁,同行的多是复工的老乡,自觉地隔位而坐。她清楚地记得,5个半小时的车程,列车并不如平时热闹,只有列车将近终点驶进广州南站的时候,列车上的气氛才瞬间热烈起来。

  “广州,我回来啦!”肖玲玲和家人甫一抵达,项目部战疫先锋队派车把他们接回公司,全程闭环。就是在这几天前后,载着湖北同胞的返工专列开进广东,东莞、中山、佛山、珠海、清远等地的书记和市长到站迎接。3月25日零时起,湖北除武汉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腾讯为滞留湖北除武汉外的7个城市的671位腾讯员工和亲属们,安排了26辆大巴车、高铁返深复工,打出了“欢迎回家”的标语。

  百度迁徙大数据上显示,3月20日到30日,广州、深圳这两座最有代表性的超大城市,跨省迁入比例最高的省份都是湖北。广东省委省政府表示,近期将陆续安排4万名湖北籍务工人员赴粤返岗务工。

  湖北的亲人们,广东欢迎你们回来,广东也需要你们回来……这是务实、包容的“广东气度”。

  给符合条件的在鄂人员开具复工函,点对点接送,两地健康码互认,落地就进行核酸检测,检测通过免除14天隔离……这是对返粤复工湖北人的“广东速度”。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接纳和关怀湖北员工……这是温厚淳朴的“广东温度”。

  通过核酸检测和4天的休整之后,胡宗山和他的湖北老乡们,正式回归工作。这段时间广州北站安置区项目为湖北籍工人开出了64份复工接收证明,一批在鄂人员陆续返工中。

  “你们这段时间辛苦了,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就跟我们提,我们一定尽量做好服务。”徐伟明找返粤的湖北员工谈了心,也跟所有的工人说明了,“能出来返工的,都是健康的湖北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咱们要一如既往地待他们。”

  胡宗山也搬回宿舍。班组的老兄弟调侃说:“你可回来了!再不回来就更白更胖了。”大家一起去食堂打了饭回宿舍,隔位就餐,一起上工,干活时互相搭把手,下班一起“吹个水”。

  “我真差点以为这里回不来了。回来了一切还是老样子。”胡宗山反反复复念叨这几句话,动情之处眼眶有些湿润。

  人回来了是一次归来,重新投入集体、回归工作才是真正的归来。

  共融

  多云、阴凉的天气比较适合施工。

  肖玲玲在活动板房的办公室里轻击键盘,做着物料的预算工作。尤运文签完一个放行文件,开始全副安全“武装”走进工地监督巡查,他每天要这样巡几圈,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记录协调。泥水工、脚手架工、电焊工和钢筋工在同一层作业,工人们各自隔开一段距离,除了偶尔停下来喝水,几乎都戴着口罩。“现在戴口罩像戴安全帽一样,不戴浑身不舒服。”钢筋班的老肖一边说着,一边给胡宗山递来一扎亮铮铮的铁丝。

  “我是不干活浑身不舒服。”胡宗山蹲在地上,头也不抬地接过来。只见他一手提着一个L形的钢条,另一只手灵巧地送出一根铁丝,L形钢条勾住铁丝的一段迅速绕几圈,一眨眼工夫就能打一个结。他一天要做一两百平方米的钢筋网,每15厘米的筋条交错处就要打一个结,重复劳动上千次。凭借多年的功力打底,他能把这样一个小小的工序做得炉火纯青,又一丝不苟。

  这样的工作虽然枯燥,看起来还有点微不足道,但是整栋大楼要能够成型、足够坚固,建成安全舒适的家,就少不了这样的工序,少不了像胡宗山、尤运文和肖玲玲这样在背后勤恳工作的普通人。

  广东的建设就像是这样的一座大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靠全国各地劳动者的智慧与力量,夯实了四梁八柱,才有了今天的样子。湖北籍的劳动者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现代化大厦不可或缺的建设者。

  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湖北人民疫后的生活重建,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复工支持。

  3月9日,广州轻纺交易园复市营业,中大纺织商圈在严格的防疫下复苏,或将有17.4万湖北籍人员回归市场。这个商圈在中国纺织业界中素有“北柯桥南中大”的盛誉,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占三成,中大纺织商圈主打的纺织面料交易在全国大概占六成。3月是行业的传统旺季,这个商圈的复市也将带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流转。

  3月28日上午,广东格兰仕集团中山黄圃厂区,71名来自湖北宜昌的新入职工人,经过4天的健康管理期之后,走进微波炉制造车间,正式上岗。几天前,他们分乘两辆大巴车,从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出发,一路南下,行车近1200公里,直达珠三角格兰仕厂区。格兰仕今年计划提供1.2万个就业岗位,包括1万个一线技工岗位,1000个应届高校毕业生岗位,1000个专家和工程师岗位,优先录用湖北籍人才。

  广东的高楼大厦需要添砖加瓦,世界工厂的机器继续轰鸣,贸易市场重新流转,高新技术的科研从未停歇。4月8日,武汉解封首日,5.5万名旅客乘坐火车离汉,其中去往珠三角的占四成。广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善待湖北人民,迎接筑梦者归来,加入复工复产、建设发展的大潮。

  经过这场疫情的波折,经历过这些天的忐忑,眼见这患难之下的情义,胡宗山和他的工人兄弟们,工作比以往更卖力了。这个项目原计划年底交工,因为疫情耽搁了一个多月的工期,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前提下,胡宗山们争分夺秒、抓紧进度。

  “要把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