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答题不断的城市考卷

2020-05-18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李梦醒

  社区共建养成的合作精神,社区共治形塑的公序良俗,都是社区精神层面的宝贵财富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发自广州、深圳

  ◎本文责编∕蒋玉

  现代社会城乡结构复杂多元、对外开放程度高,群众自主意识、权利意识高。在经历了疫情大考之后,“共享共治”成为社会治理中一个更加凸显的课题。面对庞杂的信息,如何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和城乡社区治理体系?邻里间、社区里怎样一起做好“大家的事”?

  “规范化+网格化”,特区的社区探索

  疫情大考,重在社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如同迎来了一场考验城市治理能力的“突击考试”。问题暴露的过程,也是补短板的过程。社区的角色开始被重新定义,信息公开、建立公共卫生中心、提升社区防控能力成为重要议题。因此,这场疫情大考堪称城市治理能力全方位的综合较量,而落实落细到社区的一系列考验,正促使人们对于社区工作的重新定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社区共治,必然有一个分工合理、衔接有章的治理机制。如何引导和规范这一良性互动?深圳市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探索和创新。

  《南方》杂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市自2011年起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至2016年已实现“一社区一中心”全覆盖。经过8年探索,“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基础阵地和整合资源、促进社区参与的枢纽平台。

  2016年1月,深圳出台《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为社区党委领导赋能给予政策保障。一方面,赋予社区党委四项权力(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另一方面,理顺社区各种组织间的关系与职责,提出建立健全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居委会、工作站、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有序运转的治理架构。2018年6月出台的《深圳市社区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党委赋权内容。

  在网格化管理方面,抗击疫情期间,深圳市龙华区网格管理系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回归岗位,在区、街道、社区的统一部署下,迅速开展人员摸排、卡点执勤、疫情防控宣传等系列工作。网格员与社区民警、社康医护人员组成“三位一体”工作小组,严格按照“追踪到人、登记在册、上门观察、异常就医”的原则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两个多月来,3000多名网格员对辖区楼栋进行大清扫、强排查,逐栋逐户排查掌握重点地区人员动向和“三必查人员”,做到“村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截至4月中旬,共出动网格员17.8万人次,全天候驻守辖区1000多个卡点,检测人员200余万人次,办理发放出入卡80多万张,走访核实湖北籍人口23.7万人,协助发现异常发热人员186人,协助核实集中隔离人员1541人、居家隔离5.1万人。

  疫情期间取得的有效经验,来自日常管理的积累。从去年开始,龙华区网格中心积极探索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模式,突出管理重点,理顺管理关系,完善管理机制,其创新做法受到市、区领导的肯定,并入选深圳市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在全市推广。

  “共治”才能“共享”

  广州的老广味道不仅体现在包罗万象的美食上,还体现在看似破旧的老建筑、老社区当中。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是近几年广州社区“共享共治”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6年,广州开始对老旧小区进行摸查,有700多个小区被纳入微改造规划,涉及居民52万户。2017年底,广州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从政府到市民联动,全力推动微改造进行。微改造不是大拆大建,而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老城原本面貌和风格特色的基础上,精细提升社区居住品质,同时注入现代新兴元素,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如今,这种“绣花”功夫,正让一个个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展露新颜,成为广州微改造华丽蝶变的鲜活典范。

  针对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及标准清单,广州市专门制定60项对标,分基础完善类和优化提升类,其中基础完善类49项主要改造水、电、气、路、化粪池等“保基本”项目,同时解决“三线三管”、环境卫生、绿化照明等突出问题,由政府出资实施改造;优化提升类11项主要是结合小区居民意愿,居民集资开展电梯加装、建筑节能改造等,主要以居民出资为主,区政府补助为辅。在不断变俏丽变方便的老旧小区中,不仅改变了外表,还改变了社区治理的内核。

  在微改造过程中,原本不便说出的矛盾问题被拿到桌面上敞开谈,不少小区的居民代表还成立了居民建设管理委员会,全程参与微改造。更重要的是,居民力量的联结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自疫情发生后,越秀区全面推行上门入户“三人小组”,开发“越康”微信小程序,编印三大类共31项防控指引“口袋书”,落实居家隔离、集中隔离、集中医学观察,“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效率大大提升。可以说,这其中离不开居民对疫情期间网格化管理的配合、理解与信任,早期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正加强着社区的黏度和合作效率。

  “共治”才能“共享”。齐心助力小区治理,在疫情期间老街坊们已经尝到了甜头。

  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社区是居于其间民众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共居到共享需要社区居民共同行动,共通人心的社区理想是有无相通、患难相恤、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共同的社区,是社区居民共同的家园,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建设、共同治理才能共同分享。社区共建是社区居民凝聚共识、面向共同体的构建过程,社区共治是社区居民沟通协商、维护公序良俗的治理过程,社区共享是社区居民既分享又收获、追求宜居的美好生活。

  “我们要巩固好在社区防控中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效,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曾表示,将以此次疫情防治为切入点,指导各地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城乡社区服务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法治化,构建机构健全、设施完备、主体多元、供给充分、群众满意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共建养成的合作精神,社区共治形塑的公序良俗,都是社区精神层面的宝贵财富。借由共建,社区居民掌握了投身社区事务的技术路线,发展了本社区内生的建设技巧。借由共治,社区居民形成了多方协商的工作机制,确立了社区有序运行的制度规范。

  社区管理中摸索出的经验和曾经经历过的错漏,将一点点弥补城市发展中的不足和短板,成为迎来美好城市的奠基石。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