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疫精神坚定制度自信
◎《南方》杂志编辑部
◎本文责编/李焱鑫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高度赞扬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概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应对严重疫情,拼的是治理能力,靠的是综合国力。抗疫斗争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我们需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中坚定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效决策的执行能力,迅速贯彻“生命至上”的制度价值。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制度的基本价值,疫情袭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效决策的执行能力迅速凸显,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将“生命至上”视为我们抗疫的价值主体、认识主体、实践主体。相比西方某些国家“群体免疫”等防疫政策,我们笃定“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高于一切”。这句抗疫名言,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效决策,迅速凝聚“生命至上”共识的制度逻辑,蕴含着抗疫为了人民的制度价值逻辑、抗疫依靠人民的制度运行逻辑、抗疫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制度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筹全局的协调能力,深度蕴含“举国同心”的制度机理。马克思说,“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应急状态下,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党统筹全局、协调四方的政治优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在凝聚人心上发挥了关键性的协调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疫情的未知性,我们没有放弃任何地区、任何群体、任何个人,我们的制度优势能发挥迅速协调组织各方力量的作用,突出武汉、湖北主战场的重点地位,创造性地制定“对口驰援”的联动战法,迅速实现了“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大好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强韧的承压能力,充分彰显“舍生忘死”的制度基因。危急时刻,遍地英雄。中国人民具有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崇尚勇者、褒奖英烈是我们一贯的制度安排,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说:“这是党和国家对全体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充分肯定。”正是崇尚英雄的民族基因得以注入制度安排,才能激发各条战线特别是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敢于胜利勇于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制度才有极限的承压能力,我们每一个抗疫战士才能舍生忘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事求是的修复能力,生动展现“尊重科学”的制度理念。实事求是乃我们党一贯的思想路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原则。在抗疫中,实事求是就是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我们秉持科学态度,通过建立各级别专家组、中西医结合等制度创新,贯穿于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通过制定政策,以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科学防治等科学手段,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的有效修复,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党群的动员能力,有效激发“命运与共”的制度活性。中国抗疫是一场总体战、阻击战,更是一场命运与共的人民战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组织结构、治理模式,有效实现了组织党员干部、组织人民群众积极抗疫的效果,构建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防控网,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汇聚抗疫的民力,实现了防控形势逐渐稳定向好,经济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的态势。我们还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