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1+20:广东产业集群发展新密码

2020-11-09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温柔

  广东产业经济发展先行一步,规模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强大的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发自广州、湛江等地

  ◎本文责编/刘龙飞

  今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要求广东“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重要基地,广东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在全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广东拥有40个。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规上制造业增加值达3.06万亿元,规上制造业企业总数近5万家,均居全国第一。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经济发展命脉所在。今年5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制定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最终形成“1+20”的政策体系。

  产业集群的“稳”与“进”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经济发展先行一步,规模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市场消费规模巨大,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第一,形成了强大的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1+20’政策文件是‘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省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重要指导文件。”9月28日,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副省长王曦表示。

  据了解,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是指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影响面广、具有相当规模且继续保持增长的产业集群,立足于“稳”;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着眼于“进”。

  实际上,近些年随着广东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在立足“稳”的同时也着眼于“进”。

  今年5月,湛江东海岛,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简称“一体化基地”)首批装置正式打桩开建。此次落户湛江的一体化基地有着诸多引人注目的元素:这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海外投资项目,是首批由外资企业独立运营的综合性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巴斯夫落户的湛江东海岛是中国石化在全国重点打造的四大炼化基地之一,目前园区引进并落户的石化企业包括中科炼化、巴斯夫石化基地、京信电力等项目。

  “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产业链长,用户范围广,产业辐射和带动力强,有能力集聚和吸引相关产业向自身靠拢。”该负责人表示,以中科炼化和巴斯夫为双引擎驱动,将加速上下游相关产业集群的集聚。

  “作为广东省新兴的石化产业基地,湛江必须有选择地培育产业链,巴斯夫项目是其中的龙头之一。”湛江市工信局局长、湛江市巴斯夫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小穗表示,一体化基地采用了尖端技术,全面落实智慧生产理念并遵循最高安全标准,将成为智能化与可持续生产的典范。

  “稳”中有“进”,正是广东产业集聚的真实写照。

  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虽然广东产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发展支撑点不够多、新兴产业支撑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困难和问题。

  如何攻克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要在产业链上下功夫,在稳链的基础上补链、强链。

  在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信仪器”)副总经理黄正旭看来,补链、强链的关键在于要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发展。

  作为科学测试分析仪器领域的领军企业,禾信仪器创业16年,实现了从零基础到跻身全球质谱行业第二梯队。目前禾信仪器已经全面掌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和全套装配工艺,多项质谱技术及产品填补了国内甚至国际高端环境监测质谱仪器产业的空白。

  “科学测试分析仪器作为精密仪器设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而言,产业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黄正旭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像关键零部件制造、软件开发等产业链上游还相对薄弱,部分需要购买国外产品。

  “就质谱产业来说,国内还没有形成足以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黄正旭认为,国内单个企业短期内想赶超跨国巨头非常困难。

  “目前,禾信仪器已经率先建成我国首个飞行时间质谱仪器开发平台及产业化基地,连续成功开发了不同应用领域的8种质谱仪。”黄正旭表示,未来将要打通上下游,巩固硬件基础,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生产、核心技术研发,将十多年经验传授给其他团队,推动整个质谱产业发展。

  如何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如何让散落的产业集聚成千亿规模产业集群?

  以广州集成电路产业为例,2019年9月,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粤芯”)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也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粤芯半导体项目启动之后,便吸引了一大批半导体产业汇聚广州。在粤芯动工前一天,有15家企业签约落户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区,包括14个产业项目和一支规模达50亿元的集成电路基金。

  “广州集成电路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企业数量少且没有较大规模(年营收超过1亿美元),产业缺乏龙头和中坚力量。”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广州市半导体协会执行秘书长潘雪花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继续支持与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同时,在产业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引进方面给予税收、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倾斜。

  以“五个一”推动蓝图落实落地

  累计新冠核酸检测总量超2500万人份,占全国核酸检测总量的近十分之一,这是今年疫情以来广州金域医学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这次疫情中,广东有一个优势就是检测机构力量比较强大,拥有多家集团化、连锁化的第三方医检机构,在各地抗击疫情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域医学集团高级副总裁汪令来介绍。

  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细分环节,广东省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数量较多,上游IVD(体外诊断)企业以及下游医疗机构资源丰富,正在形成一个完善的医检行业发展的闭环。

  “以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发展为例,目前国外的实验室可以开展的检测项目超过5000项,而中国最多只达到了2700项,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汪令来坦言,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完整性和源头创新方面较为薄弱。

  “生物医药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土壤,包括了人才、技术、政策以及研发过程中需要寻找的合适的上下游产业机构等。”汪令来表示。

  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土壤?针对这一行业共性问题,黄正旭建议,政府可以集中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面向行业、服务行业。以精密仪器产业为例,可以出资搭建研发平台、测试平台、各类应用示范平台,服务于更多中小型创新企业。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还在于如何抓好落实。

  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广东将全面落实“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巩固提升广东传统优势战略产业,强化优势支柱产业的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完善‘五个一’工作体系,每个集群分别梳理一张龙头骨干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套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做到‘一个集群一套方案’,动态调整,及时更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