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经济特区“十四五”时期对外开放的新方位与新作为

2020-11-09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程永林 徐其清

  ◎程永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徐其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本文责编/殷立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新发展格局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而并非单纯的国内经济单循环。那就意味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这就为广东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需要明确新方位,主动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方位

  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当前广东省以及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抓住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抓紧谋划和落实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一系列行动计划。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圳、珠海、汕头作为广东省的三个经济特区,在广东对外开放格局构建、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经济特区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工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完成内外需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乡差异日益缩小并向城乡一体化、均衡化方向发展。然而,近年来逆全球化现象风起云涌,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单边主义、国内民粹主义行为和乱象进一步加剧,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冲击和叠加影响,对外开放正在受到国际环境的严重冲击和影响。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红利所带来先发优势的不断消失,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的持续发展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其供应链协同、产业链整合、价值链重塑有待进一步加强。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进行分析,经济特区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特征。如深圳、珠海2018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0.8,这意味着两地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存在高度趋同和同质化竞争现象。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是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抓手。拓展对外贸易,培育产业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深圳、珠海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伴随区域经贸投资合作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的不断变化、生产要素的加快流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提升,揭示了特区对外开放正在具备新的内涵和外延:开放正在由市场开放转向生产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由制造业开放向服务业开放延伸。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进出口2.1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从贸易伙伴看,对东盟进出口3365.3亿元,增长9%;对欧盟和英国分别进出口2029.9亿元和346.5亿元,分别增长3.6%和3.2%。前三季度民营企业继续担当深圳市外贸主力军,民营企业进出口1.31万亿元,增长7.3%,拉动全市外贸增长4.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珠海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60家,同比增长129.2%,其中横琴新区设立1641家,同比增长271.3%。汕头市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539.6亿元,同比增长22.8%。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加速发展,有力支撑全市进出口形势持续向好。由此可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有力拓宽国际市场和区域合作空间。

  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新目标与新作为

  “十四五”时期旨在实现高层次谋划、高起点开局,高质量发展。为了切实达到“十四五”规划要求,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更应坚持新发展理念,找准改革方向,稳中求进,深化对外开放。

  第一,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新目标表现为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三个城市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同。应以实体经济为发展的着力点,推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在促进特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将提高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体系质量作为主要方向。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和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和国际要素,提升广东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二,经济特区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显著增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经济特区应积极参与和务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拓宽国际市场和区域合作空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枢纽。实现粤港澳三地经济高度融合发展,保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不仅是广东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基石,而且也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抓手。推动企业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加快构建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引擎。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探索自贸区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探索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市场经济机制。支持深圳“双区”建设,珠海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城市建设,发挥核心城市带动作用,推动汕头粤东中心城市建设。

  第三,深圳经济特区应抓住自身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技术和服务出口的提升带动作用,通过推进技术和服务出口带动成套设备与技术出口。为此,深圳需要实施更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在美国限制和打压中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形势下,提高单个项目支持力度。加快出台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抓紧落实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卡脖子”技术的投入力度,将更多国产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等纳入目录,推动形成5G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鼓励通信技术、生物制药、电子器械等高新技术领军企业跨国并购或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促进“走出去”企业的产业链、价值链逐步向中高端延伸。重点推进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研发和设计服务等高端服务外包。

  第四,珠海经济特区应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加强与港澳合作。承担先行先试重要职责,争取国家支持,创新分线管理制度等标志性重大改革事项,精心打造粤澳特别合作区。横琴自贸片区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的三大自贸区之一,依托“澳门资源+全球技术+创新人才+横琴载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加快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建设。加强“区港联动”,培育港航产业链,发挥海空联运通道衔接新优势,叠加政策区域功能外溢效应,优化营商环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地港航企业。

  第五,汕头围绕“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重要任务,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作为潮汕地区的核心城市,汕头特区集结了丰富的海外资源。汕头特区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2日赴广东视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汕头特区实际做好涉“侨”政策,以侨为桥,加强海外华侨工作,引导和激励他们在支持和参与特区和国内的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意味着汕头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华人华侨优势,积极发挥其统战联络功能,注重同汕头独特的人文特色和民间固有的外联传统有机融合,突出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