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巩固富民兴村成果的广东招数

2021-01-11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李梦醒

  乡村振兴,“振心”是关键。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

  “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广大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时常浮现在脑海。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这样感慨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勇气与努力。

  有耕耘,方有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广东推进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大变样,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解决相对贫困之路,为全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广东方案”。

  铸强基层战斗堡垒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真抓实干,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大的政治保障。

  为了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的需要……广东省委制定出台《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给广东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干好乡村振兴事业点明了基层组织建设先行的重要性和行动方向。“以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着力点,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也描绘了未来的规划,提出推动脱贫攻坚支持政策全面运用到乡村振兴领域,使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有机衔接、顺利过渡。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最大发展机遇和第一民生工程,先后实施山区扶贫开发、八七攻坚、扶贫开发十年纲要、扶贫“双到”、脱贫攻坚等减贫治理战略,率先在全国开启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探索,率先开启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率先构建起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迈出实质性步伐。2009年以来,累计409.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3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825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村均集体收入达29.5万元,发展基础和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近8万名扶贫干部和驻村干部得到培养锻炼,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理念深入人心,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此外,广东还对口帮扶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区)14个市(州),帮扶93个贫困县摘帽、500万贫困人口脱贫。广东通过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在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体现了广东担当、贡献了广东力量、提供了广东智慧。

  打造金牌领头雁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人才是根本。近年来,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才的培育工作,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精勤农民等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性提上了新高度。

  2020年8月31日,一场为将来继续做好精勤农民培育服务、支持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发展的2020年广东农村创业领头人大会在广州举行。在这场围绕农业、农村的大会上,400多名广东高素质农民成为主角,接受近2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代表在金融、保险、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等多元创业上的助力支持。

  目前,全省农业农村部门正大力实施高素质精勤农民培育工程,突出“精”“勤”理念,倡导精勤不倦风气,重点培育各类农村创业领头人,并已培养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精勤农民。

  “这些高素质精勤农民活跃在农村的种植、畜牧、林业、渔业、服务、手工等各个产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引领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之后3年,广东将分层分类,继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3万人、农业经理人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万人,在满足广东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之余,激发更多农民的学习热情,推动更多农户创业致富。

  不仅如此,近3年来,广东通过深入实施“头雁工程”,乡村党组织建设更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出台《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轮训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如今,在广东广大乡村,党组织书记这支“金牌领头雁”队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和生力军,为广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花团锦簇的公园内亭台廊榭,绿荫环绕,红色的灯笼墙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在村文体中心,除了有齐全的运动设施,还有潮乐社、科普室、农民书屋、图书室等等各种文化场所。近年来,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树立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理念,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扎实开展,共同缔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东华村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推行“党建+社会组织+网格”村级治理模式,落实网格党员联系村务制度,带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一个纯农村庄,村“两委”将分散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与深圳一家公司合作成立了汕头市耕梦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将村级集体资产量化为村民持有的股金,入股经营主体成为股东,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同时还引进并种植“阳光玫瑰葡萄”40亩,种植番石榴46亩,种植百果园48亩。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村企合作、富民兴村。

  激活农村内生动力是实现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给广东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也促使像东华村这样联动村民、集聚乡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的实例在南粤大地上不断涌现。当然,由于各村实际不同,内生动力的激发程度不同,继而乡村振兴的工作开展难度、取得成效好坏也因村而异。

  乡村振兴,“振心”是关键。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

  要激活这种内生动力,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还要把政府主导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利和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最终的落脚点。在党的温暖光辉下,乡村以茫茫热土孕育无限生机,以拳拳初心描绘广阔的天空与美丽的希冀。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