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从“0”到“1”,创新大省如何打破“缺芯少核”

2021-01-25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温柔

  创新能力领跑全国的广东,有着怎样的科创密码?面对“缺芯少核”、基础研究不足等考验,广东如何破题?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发自深圳

  ◎本文责编/郭芳

  2020年11月,由科技部支持、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发布,2020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得分为62.14分,排名全国第一位,连续四年领跑全国。

  创新能力领跑全国的广东,有着怎样的科创密码?

  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建议》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作出部署。

  在针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建议》重点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等。

  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十三五”期间,广东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2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2.5%提升到2.8%。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从2015年的1.1万家提升到2019年的5万家。

  大手笔投入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不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培育一批批创新“小巨人”、企业技术自给率持续攀升……过去的5年,广东科技实力有了大幅跃升。

  但另一面,广东仍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缺芯少核”、基础研究不足等问题。创新的下一步,广东必然要突破那些“卡脖子”的领域。

  策

  发挥区域协同创新的合力效应——专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当前,广东乃至中国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如何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直面的创新问题。针对这一难题,《南方》杂志记者邀请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进行了解答。

  《南方》杂志: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仍面临哪些问题?

  郭万达: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能力不强,“缺芯少核”问题较为突出。关键零部件、核心软件、产业标准等存在“卡脖子”问题,在发达国家产业回流、中美经贸摩擦及国际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下,有“断链”隐忧。如电子信息90%以上芯片依赖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配套减速器、伺服电机等进口比例为90%,芯片设计EDA软件由三家美国企业垄断等。

  同时,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各城市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产业转化等方面要摒弃持本位主义的观念,避免同质化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不良竞争,让城市间资金、人才、科技资源、数据等要素流动不受到行政制约,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的合力效应。

  《南方》杂志:如何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打破广东“缺芯少核”的创新难题?

  郭万达:应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化产业上下游关键环节控制权,加快产业标准的参与和制定,巩固和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构建安全、稳定、畅通、有活力、高质量的产业生态和科技创新体系。

  第一,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围绕前沿性、颠覆性、交叉学科等领域,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核心关键技术源头供给能力。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形成大学、大科学装置、大公司的协同创新体系,既要布局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又要针对高度依赖的关键零部件、核心软件进行快速布局,集中力量进行攻关。

  第二,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3.7%,位居全国首位。云计算、大数据、4K电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助推广东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要创建一批产业链现代化示范区,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强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技术能力。

  第三,统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协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强化珠江东西两岸城市产业协同、城市之间产业转移协调等,把控内资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向国外迁移节奏,防止过快转移产能,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将总部、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大湾区。着力推进广东省十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挥珠江西岸土地、人力等方面优势,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强化产业集群支撑。

  第四,改革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探索市场化、灵活高效的激励机制,支持高校等机构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在加强基础科研的同时,要尽快补上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短板,形成新动能。深圳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把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创新生态链作为“深圳路径”,在综合授权改革的清单落实中,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作为重要的改革事项,突破瓶颈和难题,畅通转化链条,提升转化率,为形成世界一流的产业创新能力提供体制机制的保障和支撑。

  范

  深圳,一座巨型创新“实验室”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为深圳代言,外界最先想到的词一定是“创新”。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一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座充满科技感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2020年12月,由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专家组成员王京生领衔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报告(2020)》发布,数据显示深圳双创综合指数以88.16分蝉联全国首位,连续三年保持第一。深圳将“创新”牢牢刻进了发展的基因,不断孕育出引领创新之巅的产业和企业。

  2020年3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首次将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写入国家公开发布的文件;2020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

  在深圳,一条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生态链正在加速形成,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愈发明显。

  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93%,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万余家,新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创新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条链的支撑。

  2020年1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第七次大督查中发现的43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摘要进行了通报,深圳市推进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经验做法榜上有名。

  通报指出,深圳市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被誉为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区—深圳市南山区,这一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已然释放出巨大的创新能量。数据显示,目前南山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7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01.7件;区内培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4000家。

  作为“中国创新百强区”榜首,南山区有着怎样的创新生态链?

  以基础研究为例,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聚集了458家以鹏城实验室为引领的各类创新载体、深圳一半以上的高校、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和8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原始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同时,南山区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为创新保驾护航。位于深圳湾创新广场三楼的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积高达6600平方米,根据业务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一台两厅两庭三室多窗口”,前端窗口服务和后端业务支撑的机构超过30家。

  “‘一台’是全国独创的‘知识产权产品T台秀’,来自南山区及全国的具有代表性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会在这里展示。”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T台除了长期展示270余件产品外,还可以成为新品发布、资本对接等路演活动的场所。

  目前,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经实现了市场监管、公、检、法、司、仲裁和服务机构全入驻,成为集注册登记、交易运营、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及行业自治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

  “产学研”深度融合

  “长期以来,一些高性能金属材料,仅靠采用铸造等传统冶金方法无法制备出合格的坯料。而能够实现制备的粉末冶金技术一直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封锁,导致我国诸多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金属材料都依赖进口。”来自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精密喷射成形(PSF)技术发明人杨云峰坦言。

  2014年,杨云峰卸下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驻华首席代表职务回国创业。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支持下,他打造出国内唯一具有独立自主设计PSF设备、快速研发合金材料能力的团队。

  如今,杨云峰所研发的精密喷射成形技术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冶金技术,被誉为21世纪冶金领域三大前沿技术之一。“未来这一技术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之后,有望解决我国高端金属材料制造能力落后、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杨云峰说。

  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型,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越来越多像这样的前沿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发展。

  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看来,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是深圳创新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作为全国第一家大学与地方政府合办的产学研融合的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历经2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研发平台、人才培养、科技金融、孵化服务、创新基地、国际合作等六大功能板块互动发展的新局面。”嵇世山介绍道。

  截至2020年8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累计孵化企业2500多家,培养上市公司22家;在珠三角地区成立了一批创新中心及孵化基地,打造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担保、科技小贷和科技租赁公司,依靠专业的金融管理团队和科技专家团队,用投贷结合、投保结合等创新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

  丰富的产业资源

  五年前,黄卜夫和师弟怀揣着创业梦来到了位于深圳华强北的赛格众创空间,创办了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易视智瞳”)。

  “我们看中了这里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便利的创业环境。”谈及为何落户深圳华强北,黄卜夫坦言,华强北以及珠三角产业资源丰富,比如一个电子元器件从设计到打样,最快半天时间就能搞定。

  “目前公司设立智能装备和视觉检测两大板块,3D视觉精密点胶、工业视觉检测等核心产品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关键工序垄断。”在黄卜夫看来,技术要从产业中来,也要运用到产业中去。华强北乃至深圳,刚好就是一个巨型的“实验室”。

  目前,易视智瞳已经成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孔雀团队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华为、蓝思科技、欧菲光、鸿利智汇等电子装联及半导体的一线企业,并与国内计量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

  正如黄卜夫所言,创新的终点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在于产业化。如今,在“双区驱动”重大机遇之下,深圳将迎来更大一轮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热潮。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