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潮州湖岭村:百年书院的红色蝶变

2021-08-09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李拉 陈冰青

湖岭村航拍图,空中可见大片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南方》杂志记者/李拉 陈冰青 发自潮州饶平

  ◎本文责编/刘树强 林琳

  “七一”前夕,潮州市饶平县东山镇湖岭村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格外繁忙,到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落实,红色精神广泛传承。

  紧扣“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湖岭村围绕“红色文化+美丽乡村+农业产业+生态旅游”这一主线,注重夯实党建基础,积极开发自然资源,创新模式打造新型产业,通过红色引领,带动全村发展,努力创建“党建示范村”和新时代美丽乡村。

  发扬革命传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湖岭村,位于饶平县中部山区,毗邻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潮漳高速公路贯穿而过,曾是省定贫困村,也是省定红色村。这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红色资源历久弥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走进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的湖岭村,有一座古朴雅致的建筑引人注目,这便是西泉公书院。这座创办于明万历年间的书院,曾是湖岭莘莘学子求学的地方,更是湖岭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

  大革命时期,全国工农革命运动迅速发展。在中共潮梅特委的领导下,湖岭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开展抗租抗息和武装斗争,会址就设于西泉公书院。

  进入土地革命时期,湖岭成立苏维埃政权,按政策实行计口分田;扩大赤卫队,开展抗租抗债和镇压反动地主的斗争。浮山区委则以湖岭村为据点,在浮山各乡村恢复和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联络诏安新营、白叶等乡开辟饶诏边境红色区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红色区域,为中央苏区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西泉公书院这处红色遗址,同时是湖岭农民协会旧址、湖岭苏维埃政府旧址、饶和埔第二区机关旧址、饶和埔县委印刷所旧址和革命交通站旧址。

  进入新时代,湖岭村多措并举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其中的一大重点,便是修缮西泉公书院。修缮工程主要以书院为主体修缮建筑群体,改善陈旧的建筑立面,在左右两侧恢复火巷厝,整体保留书院原始特色;书院内部陈列红色文化革命遗物,保留珍贵红色文化,增设讲解厅,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讲解;同时,将书院前方的水塘、农地以及相邻的围屋纳入整体改造计划,进行统一规划,拓展书院范围,增强体验感。

  如今,修缮后的西泉公书院已成为远近驰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省市县众多单位集体和个人前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红色精神得到广泛的传承。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红色堡垒”

  红色是湖岭村的宝贵底色,湖岭的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以“修缮+文化植入+拓展环境改善”为思路进行全方位改造。除了修缮西泉公书院,湖岭村还开展红色历史文化布展,修建党建文化广场等,在广场增设浮雕等文化设施,进行红色文化植入,生动演绎湖岭村历史文化沿革和红色革命历程,让历史底蕴焕发新彩,成为湖岭村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核心亮点和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湖岭村挖掘提炼“红色基因”,着力打造湖岭村红色文化基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总结红色人物,举办“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乡村故事分享会”等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收集、撰写、宣讲涂以德、涂三戎等本土红色人物故事,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道德规范,既灌注了理想,又融入了鲜活务实的感性元素,以红色基因点燃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结合本地特色,创新模式助推产业振兴

  每年一到青梅花盛开时节,湖岭村内漫山遍野一片洁白如雪,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这已然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前来观赏的游客。

  湖岭村属纯农经济山区村,村民传统以种植青梅、茶叶、橄榄、柑橘为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结合农产业为主的实际,湖岭村开始因地制宜主推传统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以“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实现增收。其中,青梅作为湖岭村的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达600亩,年产量400吨,成为村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为提高劳动力技能培训精准性,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饶平县委组织部还策划牵头相关部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送课下乡,将培训班开到农民家门口,利用晚上闲暇时间为农民传授果蔬种植技术,从而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增产增收。

  湖岭村气候条件优越,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大部分农田都适宜种植青椒,发展潜力巨大。

  在湖岭村进村口,一个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示范基地拔地而起。它由饶平县潮农种养专业合作社投资,60户农户总流转土地面积80亩,主要种植青椒,每亩年产值约4.5万元。而且该基地还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从种苗培育到种植技术以及销售渠道保障,打造全产业链运营销售。项目建成后,优先雇用就近困难劳力及村民务工,每年解决村内劳力40多人,带动村民增收约90万元。

  湖岭村力图通过实施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土地流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除此之外,湖岭村还与当地茶业企业合作投资茶叶生产,发展茶叶种植项目;又制定奖补方案,鼓励困难户发展原有自身种植产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确保农产品销路畅销;还建设家禽养殖示范基地,作为湖岭村“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确保困难户持续稳定增收。

  培育乡村“领头雁”,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湖岭村注重抓好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通过一系列党建工作的规范和提升,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以激发党组织活力和党员内生动力为着力点,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的效力,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较好地激发了党员队伍的活力。还注重加强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主动联络动员外出青年回乡创业,甄选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干部加强培养,狠抓人才建设,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

  如今,在乡村“领头雁”的带动下,湖岭村正积极开展10项新农村建设,聚力生态宜居,带领湖岭村民一起,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红色词条

  西泉公书院

  西泉公书院位于饶平县东山镇湖岭村,是中共饶和埔浮山区委及交通站旧址。

  1929年中共浮山区委在樟厝坷成立,后因遭敌军破坏,区委转移到湖岭村西泉公书院,并在这里召开区第二次农民大会,部署开展抗租抗息、建苏分田分地活动。8月,区委先后吸收涂文乙、涂上官、涂立机、涂名秋、涂元等为党员,建立中共湖岭支部,涂文乙任书记。10月,国民党纠集民团“围剿”湖岭,抓走涂木元等四名赤卫队员,涂木元在狱中被严刑拷打致死。1930年,中共饶和埔县委成立饶和埔第二区,克昂任区委书记,机关设于湖岭村西泉公书院,并建立革命第一交通站,由涂以德任交通员。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