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梅关古道见初心

2019-10-31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

  《梅岭三章》:陈毅崇高革命精神的不朽诗篇

陈毅《梅岭三章》手迹

  ◎《南方》杂志记者∕莫群 通讯员∕董子龙

  ◎本文责编∕戎明迈

  梅关古道,位于粤赣交界的梅岭上,地势极为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80多年前,主力红军历尽艰险在陕北会师时,项英、陈毅等带领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仍在南方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为革命保存了希望的火种,并且造就和锻炼了一批忠于革命、英勇善战的干部和骨干。

  今天的南雄,早已远离了革命时期的烽火岁月,却处处都能发现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痕迹。近年来,南雄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对境内的红色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如今,梅岭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拥有北伐军出师处、陈毅《梅岭三章》诗碑、梅关会师处、元帅岭等大量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是南雄发展红色旅游、开展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

  陈毅梅岭被围20天写下“绝笔”诗

  梅岭位于南雄市珠玑镇梅岭村北的山岭,是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

  1935年3月,项英、陈毅和陈丕显等带领1000多红军将士从赣南突围抵达油山、梅岭一带,开辟了赣粤边根据地。陈毅选择梅岭半山窝为隐蔽处和临时住所,期间曾数次遇险。但是,这里林莽繁茂,茅草丛生,行人稀少,地势较高,从半山可以察看到江西大庾(今大余)县城国民党军的动静,有利于与国民党周旋。

  1937年5月,陈毅和战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已有两个年头。由于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大家非常着急。这时,派在敌军内部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叛变投敌,他写信上山谎称中央派人前来联络。要游击区负责人下山前往县城接关系,妄图诱捕我游击区领导人。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当地基层群众报告陈海叛变,于是立即离开县城。归途中又遇陈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便调集了四个营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困20多天。陈毅藏身于斋坑的岩壁丛莽,想到处于敌人重围中,自己又伤病在身,可能这次九死一生,难于脱险。于是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伏在丛莽间写下了气壮山河、感人肺腑的绝命诗《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岭三章》诗篇,豪气干云,壮怀激烈,字字有必死之决心,句句有必胜之信念。满怀革命豪情的陈毅,随时做好“取义成仁”的准备。但同时,他那无产阶级革命家坚贞不屈、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共产主义情操,也跃然纸上。“绝笔成仁”的《梅岭三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的解放和富强而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在梅岭山凹之上,《南方》杂志记者见到了著名的《梅岭三章》诗碑。碑身为汉白玉结构,字体镌刻处,采用镏金熨贴。诗碑与梅关碑林连为一体,构成梅关古驿道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红色旅游名片见证初心

  陈毅《梅岭三章》诗碑、元帅岭、梅关会师处……如今的梅关古道,既是红色景点,又是旅游胜地,是南雄发展红色旅游、开展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

  为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好红色文化,近年来,南雄深挖梅关古道红色故事,整合红色资源,突出红色节点,以梅关古道为中心,结合周边其它景区景点,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名片。2017年,南雄梅关古道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当前,南雄以科学规划、连片打造为抓手,高位推进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加快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韶关南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温春花表示,南雄高度重视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活化利用。

  今年3月通过的《南雄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建设规划(2019—2021)》,计划三年内打造以水口战役、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梅岭三章为主题的红色革命遗址修复和活化利用项目,总投资2.5亿元。

  《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为了弘扬红军精神和苏区精神,南雄以红色教育基地灵潭村为轴心,将梅关古道、珠玑古巷、红军长征驻地、南方三年游击战纪念园、长征入粤第一仗遗址、水口战役纪念园、瑶坑省委机关旧址等著名红色遗址串珠成链,打造成红色精品旅游圈。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打造“乌迳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遗址纪念园—油山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红色教育基地灵潭村”以及“瑶坑省委机关旧址—水口战役纪念园—梅关古道”等3条红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将省级红色精品旅游线路、68个红色革命遗址和1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有机整合,编印图文并茂的《南雄旅游指南》宣传册,提供南雄全市红色景点导航、简介、讲解和周边查询等个性化服务。

  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优化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发挥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雄留下的红色精神食粮不断丰富饱满。

  优良革命传统需要发扬光大,红色精神需要代代传承。革命者曾走过的泥泞山路,已成康庄之路。如今,南雄正怀抱着革命先辈的红色初心,走在充满希望的发展大道上。

  周边旅游资源

  水口战役纪念公园

  位于南雄市水口镇水口村东北侧,公园占地3675平方米,园内建有一红军战士雕像,是南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瑶坑村——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

  位于南雄市雄州街道荆岗村窑坑自然村,1939年至1940年,中共广东省委曾以此地作为机关驻地,领导地下党和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美丽乡村

  珠玑巷,位于珠玑镇珠玑村,是国家4A景区、全国三大寻根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美食及民间艺术

  美食:梅岭鹅王、青梅酒

  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龙船歌、珠玑飘色、九十九节珠玑古龙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