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地下60米的“红色力量”

2022-06-27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郭佩霖

2021年12月,在参建各方党群建设者共同努力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狮子洋输水隧洞顺利贯通

在粤港澳大湾区地下60米深处,一项全长113.2公里、总投资354亿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近年来,该工程创新开展“党建进工地”试点,积极探索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党建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千方百计打通项目党建“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工程高质量建设,点燃“红色引擎”,共筑“湾区水脉”,凝心聚力打造湾区供水生命线

◎《南方》杂志记者/郭佩霖 发自广州、东莞

◎本文责编/王宏旺

珠江三角洲,地上熙熙攘攘,地下轰轰烈烈,地下60米,一座超级水利工程正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不断延伸,朝着2023年底提前通水目标奋力迈进。

它就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广东“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之一——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西起佛山顺德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输水线路全长113.2公里,以深层管道输水方式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总投资约354亿元,计划工期为60个月。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生产生活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和战略支撑。

近年来,该工程参建各方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粤海集团指导下,创新开展以“组织建设进工地、理论武装进工地、堡垒作用进工地、学习楷模进工地、廉洁建设进工地、卓越文化进工地、组织温暖进工地”为主要内容的“党建进工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党建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千方百计打通项目党建“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工程高质量建设,点燃“红色引擎”,共筑“湾区水脉”,凝心聚力打造湾区供水生命线。

组织建设进工地

“党建工作实打实、不含糊,各项任务都写在项目合同、考核清单里,这么细的抓党建做法,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A7标项目党支部副书记李科看来,把党建工作写进合同里、纳入考核中,是推进大型工程党建工作的一项实招、一把利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各方组织力与战斗力。

作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单位,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下称珠三角供水公司)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参建各方在工程一线设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建立工程全线党建工作数据库,动态掌握30多家主要参建单位及设备供应单位的党建情况,真正做到“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

2021年下半年,当该工程A2标盾构掘进遭遇佛山顺德大金山“拦路虎”时,珠三角供水公司工程部、安全质量部派出党员技术骨干,与标段同吃同住、并肩作战,实现双向穿越大金山。这只是该工程各级党组织“结对共建”的真实案例之一,珠三角供水公司12个党支部与参建单位党支部全面结对、共克时艰,仅近一年来已累计开展联建活动180多次。

“在我们项目党建路上,绝不让一名农民工党员掉队!”该工程B3标中铁隧道局项目党支部书记刘绍斌透露,他们和兄弟标段一起探索农民工党员服务管理新模式,全线已有50多名农民工党员被吸收进来,提升他们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助力实现大型水利工程党组织全覆盖。

理论武装进工地

当前,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现有8000名一线建设者,如果加上短期参建者和外部供应商,建设者总数多达数万人。是什么让他们无私无畏、甘于奉献?靠什么令大家统一目标、聚力攻坚?珠三角供水公司围绕“党建进工地”试点,推动“理论武装进工地”,凝聚各方共识,推动工程建设。

“如果没有党建引领、没有统一方向,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站在珠江口地下60米的狮子洋输水隧洞内,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B3标粤水电项目党支部书记容杰成深有感触地向《南方》杂志记者说。在珠三角供水公司的带领下,该工程形成了“龙门吊下的党课”“狮子洋底微课堂”“书香悦读润湾区”“青年党员班前会”等学习品牌。

为更好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广东水情教育,珠三角供水公司还多次组织党员建设者前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团一大纪念馆、东深供水工程、雷州青年运河等地开展场景教育,用好“线上+线下”阵地资源,不断重温入党初心,持续坚定建设信心。

堡垒作用进工地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一线,600多名党员建设者以85个“党员先锋岗”、56个“党员责任区”、22支“党员突击队”等方式,带头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投身到工程劳动竞赛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目前该工程已被广东省总工会列入全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项目。

面对无成功先例可循的下穿狮子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施工难题,珠三角供水公司工程部、东莞管理部与B3标协调各方党员骨干、技术专家,10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场外原型试验和工艺试验,于2022年5月完成工程全线首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浇筑任务。

面对沿线地层软、地下水丰富等施工难题,珠三角供水公司南沙管理部与B2标党员带头攻坚、大胆创新,在持续奋战17个昼夜后,于2021年12月完成液氮冷冻法换刀作业,开创了国内盾构施工行业超大埋深软弱地层液氮冷冻加固先河,填补了多项行业技术空白。

学习楷模进工地

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一线,有数百名来自“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优秀建设者。他们怀着对水利事业的热爱,聚集于新的水利战线上,齐心共建湾区供水生命线。

在珠三角供水公司的建管团队中,就有10多人来自东深供水工程,他们身体力行传承“楷模精神”,带领公司全员、工程全线投身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浪潮中。在许多人心目中,他们与东深供水工程之间“精神同源、文化同根、团队同心”。

当鲤鱼洲泵站面临施工与防汛难题时,该工程A1标和顺德管理部20多名“最美东深人”,带领岛上500多名建设者勇挑重担持续攻坚。当该工程罗田段全力冲刺转序施工时,珠三角供水公司罗田管理部党支部副书记陈克振带领团队建设者,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廉洁建设进工地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现象高发区、易发区,尤其是在工程招标、监管、验收过程中。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投资规模大、参建单位多,珠三角供水公司坚持挺纪在前,以廉洁共建为载体,整合各方监督力量,不遗余力打造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业主人员到标段吃个工作餐,都要扫码支付、自掏腰包,起初确实有点不太理解!”谈起工程廉洁共建,不少标段建设者都不约而同举了这个例子。“我们刚开始还不太适应,误以为业主单位对我们有意见、不给面子,后来便知道了其中深意,廉洁工作就该从小事抓起!”

早在工程开工之前,珠三角供水公司就把廉洁纳入工程“五大控制”之列,探索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廉洁监督体系试点工作,对招标投标、分包管理、工程验收等8个重点环节的业务管理流程、主要廉洁风险点等进行梳理管控,定期召开“大监督”联席会议,强化全过程审计,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在目前累计完成的106个招标项目、232亿元中标金额中,未发生一起违法违规、廉洁事件。

卓越文化进工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珠三角供水公司坚持以文化人、强化文化领航,着力培育特色文化,记录建设历程、展现时代精神、塑造工程品牌,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早在位于深圳光明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建设之时,就有水利部领导和水利同行调研后表示,光看这里的“一片房”“一面墙”“一口井”,就知道工程管得好不好。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对该工程文化建设与文明施工的充分肯定。

在《南方》杂志记者实地走访时,几乎每到一处工地,都能看到统一内涵、风格各异的标语标识、营地建筑、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更引人关注的是,该工程自开工之时起,就结合深埋盾构、极少占地、挑战空前等实际,提出了“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提出了“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的美好愿景、“水润大湾区、逐梦珠三角”的建设使命以及“放飞梦想、追求卓越”的团队精神,这些均已成为成千上万名建设者的文化源泉与精神力量。

组织温暖进工地

“能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工作,是件幸福的事儿,时时处处都有人关心着你……”在工程建设者胡师傅印象中,工地上一年四季都有精彩纷呈的文体节目,都有人嘘寒问暖、呵护安全,就连测核酸、做体检、订车票,不出工地都能搞定。

作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领头羊”和“大管家”,珠三角供水公司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广大建设者乃至沿线群众、困难群体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高大家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工友们所说的四季活动,其实是该工程近年来着力开展的“新春暖流”等四季主题文体活动与暖心行动。

在该工程A1标,项目党支部与属地医院结对共建,邀请医护人员定期上岛为工人做体检、测核酸。在A7标,一间设在60米深工作井内的“地下职工小屋”,为建设者休息、避暑、学习提供了方便,各方还携手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在鲤鱼洲取水口,各方共同放流170万尾鱼苗,助力西江渔业恢复与生态保护……

“党建进工地”,永远在路上。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等有关各方指导支持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党建进工地”试点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引领全省乃至全国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带动工程上下游更多投资与就业,持续助力“六稳”“六保”。

截至目前,该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92亿元,占总投资的54%;全线48台盾构机已全部始发,其中15台已完成掘进;全线154公里输水隧洞中,已完成掘进144公里,完成比例达94%。该工程广大党群建设者正在朝着2023年底提前通水目标全力迈进,为实现“水润湾区”梦想持续奋斗。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