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科学方法论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2018-12-18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杨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则是推动改革开放行稳致远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改革方法论也在守正出新、继承发展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曹建民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在这片得风气之先的土地上,铿锵有力地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至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摸着石头”跨过大江大河,广东人也“杀出一条血路”,创造出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这是一项“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的伟大事业,过去没有经验可搬,未来也没有现成路径。

  而今大潮再起,我国改革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摸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丰富发展了改革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新时代改革方法论,推动改革行稳致远。我们需要审时度势,把握好几对辩证关系,才能真正掌握方法论、把改革进行到底。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

  1978年的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率先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千里之外的广州,作为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每人每月0.5斤的鱼都供应不足。在省的支持下,广州率先成立河鲜货栈,农民可以合法进城卖鱼议价,蔬菜、猪肉、缝纫机、自行车的价格也渐次放开。

  从农村到城市,从生产到生活,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逐步揭开。这些敢为人先的基层探索,是“摸石头”的先行者。

  1979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向中央请命,广东“先走一步”,邓小平要求广东“杀出一条血路”。

  深圳、珠海、汕头成为首批经济特区,蛇口响起“中国对外开放第一声开山炮”,“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创造经济发展新模式,企业股份制、住房制度改革纷纷试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这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结果。

  “摸石头过河”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广东人就这样从干中学,从学中干,创造了20多年领跑全国的经济奇迹。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选拔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等进行深入改革,使得一些难以在基层解决的系统性问题,有了解题依据。

  顶层设计是改革的“最先一公里”,基层探索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以顶层设计为主导,以基层探索为支撑,才能找到改革的路径、实现改革的愿景。

  问题导向与协同配套

  2018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小岗村农户冒死“大包干”,是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特区的设立,是为了打开中国对接世界的窗口。上海虹桥通过国际招标成功批租,推动了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铺平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道路。

  党中央在部署推进各项改革过程中,始终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中央改革办常务副主任穆虹指出,在改革的部署推动上,强调要聚焦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重点抓哪里的改革。

  以问题为导向,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是攻坚克难的利器。然而,新时代改革开放是一场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也更需要注重全局性。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也强调了这一点,“要继续推进改革,抓好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同向共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再高分析:“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问题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过去的单项突破或局部突进的方式无法适应新形势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实施上打好‘组合拳’。”

  如习近平总书记点题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这就不是大湾区单独的问题,同时要在高质量发展改革举措上下好“先手棋”,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涉及深化科技创新体制和人才体制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问题导向与协同配套,一个是找到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另一个是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实施、点线面发力,形成改革的整体效应,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

  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

  40年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不断跋山涉水。

  这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改革是一项长期事业,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形成的重要方法论原则,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更加要坚持“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对于姓“资”还是姓“社”问题,雇工超过8人算不算剥削,跨队承包要不要纠正等,国内都产生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是识时势者“胆子要大”,把问题各个击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今天改了这么多年,闯了这么多关,改革任务更加复杂艰巨。

  改革关头勇者胜。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4月10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宣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另一方面,“步子要稳”则是保证改革长期走下去的主基调。首先要坚持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的改革不论改什么、怎么改、改到哪一步,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坚定立场,坚守原则。

  然后是在具体操作上要稳。尤其是对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出台改革举措时必须稳妥审慎、反复论证和科学评估。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积极发挥法治引领、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改革风正劲,潮头再扬帆。改革方法论既源于改革,又指导改革。方法论改革既源于改革的深化,又进一步推动改革的深化。唯有深刻把握改革方法论,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改革始终行进在伟大征程上,永无止境,永不停步。

网编:刘家业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