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晚辈眼中的方汉奇:他树立了 “学者标杆”

2019-03-25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刘艳辉

  从教60余年来,方汉奇执着守望新闻事业,辛勤培育新闻人才。2016年,从教65周年纪念大会上,方汉奇感慨万千:“看到自己的接班者、后继者成长起来,把学科推而广之,在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倍感欣慰,深表感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学生说:“先生的学问是大海,我们只是从大海中汲取了一瓢水。”

  “打深井,多做个案研究”

  上世纪50年代,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宣传活动,方汉奇把所有能够见到的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资料统统找来,从头到尾花了四个月看了一遍,结果只写出一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

  看似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背后,是方汉奇“有一份资料说一份话”的坚持——只有把材料充分占有,观点才能站得住。事实上,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太平天国这方面的研究,除了那3000字外还没有新观点出现。

  在研究方法和思路方面,除了对史料充分重视,他提倡“打深井,多做个案研究”,并且身体力行“六新”——做出新概括、做出新分析、运用新语言、补充新材料、提出新见解、得出新结论,对后辈影响深远。

  例如,他几经奔走,查证民国时期著名报人邵飘萍系中共党员,于1986年发表的论文引发极大关注。又如,2007年他采纳新史料,直接推翻自己的结论:“我一直以为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一位中国记者,最近看了一些材料,发现不对了,至少是没有完全说对。”

  “路边的桃子已经被前人摘了,需要你再去发现、另辟蹊径。”多年前方汉奇说的话,他的学生仍记忆犹新。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方汉奇同样坚持细细梳理前人已做过研究的时代、区域、个案,帮助学生选好突破口。

  他带的博士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记得,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方汉奇是最早开始关注互联网的学者之一,早在1996年,就发表了文章《电脑网络、电子信和发展中的电子报刊》。正因如此,他鼓励彭兰发挥自己的特长,对尚是新事物的网络媒体开展研究。

  有意思的是,方汉奇对这些治学和教学方法的命名,都非常形象、颇有新意。与“打深井”相对应,关于上课,方汉奇亦有自己的“套路”——课堂上给学生“讲一桶水”,自己要准备好“十桶水”。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明亮的导师刘家林教授,虽未在方汉奇门下攻读学位,但曾在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进修班受业于方汉奇,被其人格魅力和学问所影响,从此便视方汉奇为自己的业师。刘家林告诉记者,自己上课正是靠着这条“祖传的秘籍”,一般45分钟的课都按50分钟甚至一小时来准备,宽打窄用才不会 “一点突破,全线崩溃”。

  “提携后人是他的一种习惯”

  邓绍根,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邓绍根正在福建任教,历史学硕士出身的他,久闻方汉奇大名,想要报考他的新闻史方向博士生。由于不知道方汉奇的住址,邓绍根就写信到了人大新闻学院。没想到很快收到回信:邓老师,欢迎你来报考。

  “中间我们有两三年的书信往来,能与一个大家平等交流,对晚辈来说是非常大的激励。”邓绍根说。在方汉奇不断鼓励之下,2005年邓绍根终于考入“方门”。对此,邓绍根认为,这是他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所有的求助在先生那里都有下文。提携后人是他的习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说,“学术之最高境界为‘至善’,是道德文章的高度统一。在方先生这里,我看到了这样的统一,他树立了‘学者标杆’。”

  对前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同辈,人之彦圣,若己有之;对晚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三句话,方汉奇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过,也是他一直秉持的做人和治学态度。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吴廷俊,虽不是方汉奇指导的博士,却常自称“方门弟子”,主要原因是曾获得方汉奇的无私帮助。当年,他准备研究新记《大公报》的历史,方汉奇得知后马上翻箱倒柜找了一大包原始资料送给他。吴廷俊坦言:“当时感动得一塌糊涂。搞史学的人把一手史料无私相赠,是很不容易的。”

  20世纪80年代,方汉奇在《中国古代报纸始于唐代考》等文章中提出,中国最古代的官报是唐朝的“进奏院状”,原因是进奏院是封建官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在宋朝体现得非常明显。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是方汉奇指导的博士,却对方汉奇的观点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李彬认为,唐宋两朝的进奏院状是有区别的,在唐朝还没有一个上都进奏院来管理这些进奏官,实际上相当于在首都的进奏官发给地方长官的情报,所以应该是“新闻信”。

  “在这一点上,李彬在我的研究基础上超过了我,这很好!”方汉奇从善如流,在后来的教学教材中,都积极采纳学生的一些观点。在他看来,学术研究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那就没戏了。

  人生导师

  方汉奇与赤足学子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

  1965年春夏之交,方汉奇带领学生到大公报社印制车间参加劳动锻炼时注意到,来自粤东惠来的学生余炳荣基本上没有穿过鞋。原来,他只有一双传了几代人的软胶底鞋,天冷时才不得不穿几天,赤足是常态。了解情况后,方汉奇就把自己的两双皮鞋包好,在其他同学不在时塞给了这位“小老乡”。

  看出学生的犹豫,方汉奇安慰他:“北方冷,不比潮汕老家可以打赤脚,一年四季必须有鞋子穿。你放心,这两双鞋子给了你,我总不至于赤足吧!”

  几十年来,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方汉奇对晚辈像家人一般照顾得细致入微,给很多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陈昌凤,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1995年,尚在读博的陈昌凤要去香港调研数月。方汉奇在帮她联系了一些重要人物之后,怕她临时兑换港币不方便,还把一个装着200元港币的信封交给了她,并小声道:“别让你师母知道,这是我的私房钱,买书零花方便些。”日后,陈昌凤不觉间向媒体道出这个秘密,结果方汉奇很快发来一封邮件,说“小金库”因此被曝光,“损失”惨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林爱珺,和方汉奇的接触并不算多,但是却意外受助于方汉奇。2012年,林爱珺荣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当时虽未与方汉奇谋面,方汉奇却是该奖的评委。后来的初次沟通中,方汉奇听说她要去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还没找到房子,就安排自己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云泽帮她找房子。林爱珺顿时吓了一跳,“这么大的腕儿竟然出手帮忙晚辈找房子,有点不可思议”。

  “方先生拥有这么高的声望,不光是因为学术上的成就。”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磊看来,方先生给不知多少不知名的学者、学生回过信、编过稿、推荐过发表的机会,给不知多少个学术单位和教学单位提出过很好的建议,很多学校申报硕士点、博士点,都得到过方先生无私指点。

  “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当年,方汉奇送给邓绍根的这八个字,也浓缩了方汉奇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不仅成为学生们学业上的导师,更成为了他们的人生导师。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