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新会陈皮的“金融属性”从何而来

2019-06-0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

  “融资难、融资贵”是农村产业发展普遍遭遇的困境。新会陈皮产业园通过创新金融支持形式,赋予陈皮金融属性,为现代农业产业园解决金融难题作出了有益探索

  ◎《南方》杂志记者∕史成雷 通讯员∕林文杰 发自江门新会

  ◎本文责编∕郭芳

  “产业要做大,没有金融助力不行。”4月20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新会陈皮产业园调研时指出。

  一直以来,由于抵押物不足,加之农业生产风险高,“融资难、融资贵”是农村产业发展普遍遭遇的困境。

  而在新会陈皮产业园,通过创新金融支持形式,赋予陈皮金融属性,有效地把金融引进产业园,为现代农业产业园解决金融难题作出了有益探索,也保障了新会陈皮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破解抵押担保难题

  “新会茶枝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新会柑、新会大红柑,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吃皮为主、皮比肉贵的柑橘品种。

  新会柑鲜果皮通过特定刀法切成三瓣状,在新会自然环境下陈化三年以上,就变成了正宗的“新会陈皮”。

  “种植新会柑,成本投入比较大。在果树种下的头两年,没有任何收益,平均每亩的投入至少在2.5万元以上。等到第三年开始结果产生收益后,包括人工成本、地租、施肥、果树保养、机器维护等投入,每年至少要1万元。”李健邦在新会陈皮产业园内拥有600亩的新会柑种植基地,属于大型种植户。

  巨额的投入,让李健邦的资金压力非常大。然而在以前,李健邦从来没有过贷款的经历。“以前向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担保,还需要提交大量的资料,而且贷款利息对农民来说并不低。”李健邦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李健邦的困境,代表了当前很多农村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

  “以前单家独户种几亩新会柑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要推动规模化,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就必须借助金融的力量。”在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看来,金融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助推器。

  黄锐楼介绍,目前在新会陈皮产业园,经过备案登记的新会柑种植农户、新会陈皮生产经营个体或企业,只要通过一定的资质审核,并签订只种植销售或生产经营“正宗新会柑(新会陈皮)”的承诺书,就可以通过政府或产业园公司指定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农民不需抵押物就可以最高贷到50万元,合作社最高可贷到150万元,而且可以获得政府贴息扶持,最高贴息可以达到4%。

  5月底,李健邦顺利贷到一笔150万元的巨款,而且经过政府贴息扶持后自己承担的利息只有3.5%。“这笔贷款我没有提供抵押物,仅仅是通过合作社做了担保。这笔钱可以用来购买化肥农药和发放工人工资,大大缓解了我的资金压力。”李健邦说。

  新会区金融工作局信贷市场股股长林鸿乐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如今通过这一模式申请贷款的已经有40户左右,贷款量大概6200万元,预计政府贴息达到100万元。如果把纳入今年6月30日前规划的500万元贴息资金全部用完,大概还能撬动2亿元左右的贷款量。

  质押融资赋予陈皮“金融属性”

  新会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当初以酒店起家的企业,从做陈皮宴、陈皮月饼到一步步全面涉足生产各种陈皮相关的产品。如今,这家企业有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新会陈皮第一股。2017年,丽宫食品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新会区第一家以新会陈皮产品为主营业务的挂牌公司。

  走进丽宫的标准化仓库,《南方》杂志记者看到,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数千箱陈皮,每一箱都标注着客户名、产地、年份,标识着自己的“身份”。丽宫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总裁、新会柑(陈皮)行业协会会长区柏余介绍,一般来说,陈皮的年份越久,价值越大,价格也就越高。但在南方潮湿多雨的天气下,陈皮的晾晒和保存是一个难题。而丽宫打造的标准化仓库,通过抽湿等设备,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借助于标准化仓储,如今丽宫正打造金融平台,帮助陈皮经营户解决融资难题。

  陈皮经营户的陈皮按要求和流程存放在丽宫的仓库后,将由丽宫出具仓储仓单。仅凭仓储仓单,不需要其他抵押,通过丽宫做担保,客户就可以向丽宫指定合作的银行申请贷款,而且同样可以享受到政府的贴息扶持。

  “这种模式,既解决了产业园内中小企业和种植户的仓储难题,也解决了金融难题,因此广受欢迎。刚刚推出不久,就有4个合作社有意向办理,目前陈皮已经到仓库了。”区柏余说。

  目前在新会陈皮产业园内,已经有数家龙头企业开展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带动了一大批陈皮经营主体解决了融资难题。其中,最先开展这项业务的,是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陈皮村”)。

  据了解,为了解决陈皮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2013年底,陈皮村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商银行等三家金融机构先后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全国首家“陈皮银行”,探索产品质押等金融服务领域。陈皮村总裁助理叶国贞介绍,目前通过这种方式为客户落地和即将落地的贷款规模,接近1000万元。此外,通过与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所、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共同搭建仓单交易平台,“陈皮银行”实现新会陈皮可卖现货,也可卖期货。

  对此,韩长赋在陈皮村调研时指出:“这是非常好的事,也是应该做的事,工业仓单都可以抵押,新会陈皮这么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抵押。”

  在这种模式下,新会陈皮脱离了简单的农业品阶段,带上了金融的属性。新会陈皮产业园的实践,为金融介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

  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

  “解决农民贷款是道难题。对于银行来说,农业小额贷款的金融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胡靖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融资难、融资贵,是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甚至在一些地方,政府有不少农业贷款贴息的预算,却因农民贷不到款而花不出去。

  “种植需要资金、研发需要资金、创新需要资金、升级改造也需要资金,金融是保证产业有活水、农民有持续的创业能力的前提。”黄锐楼说,在新会陈皮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金融始终被摆在重要位置。

  创新,成为新会陈皮产业园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的密钥。

  据了解,在新会区“政银保”的政府增信模式支持下,农业银行、新会农商银行等结合新会陈皮产业的特点,量身定制“陈皮贷”产品。中国农业银行江门分行介绍,从事陈皮产业(包括种柑、陈皮加工、仓储和销售等)的经营者,在提供合法有效担保的情况下,均可以向农业银行申请办理借款业务。客户除了传统的保证担保和抵押担保外,还可以通过仓单等作质押担保。

  黄锐楼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近3年来,新会区持续投入2400多万元支持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各金融机构累计提供贷款15亿元。新会区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贷款贴息,组织银行开展“陈皮贷”“政银保”“葵乡惠农贷”等合作贷款项目,助力企业和农户融资发展,扩大规模。

  “现代农业产业园如果不能解决品牌和金融两个关键性问题,就很难做大做长远。而新会陈皮产业园在这一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值得肯定。”韩长赋在新会陈皮产业园调研时表示,新会陈皮产业园有两件事情做得很好,其中一件就是把金融引进了产业园,使金融与产业及职业农民紧密结合,保障了新会陈皮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