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下的广东区域经济

2019-12-2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赵细康 万陆 曹佳斌 范西斌 杨志云 宋宗宏 李震 吴大磊 翟少轩 曹硕

  制治之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先行探索、走在前列。其中,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互促共进,正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顾问:赵细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组长:万陆

  组员:曹佳斌、范西斌、杨志云、宋宗宏、李震、吴大磊、翟少轩、曹硕

  ◎本文责编/郭芳

  2018年6月,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发展新格局。2019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提出,体现了广东积极用新发展理念去指导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加强分类施策,不同地区应遵循各自的区域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全省统筹,围绕着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均衡通达程度、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升区域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方面发力,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围绕着“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去研究广东区域竞争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基于发展新格局要求的广东各地市区域竞争力发展情况。

  一、珠三角是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一带”“一区”表现出较好的发展韧性

  2019年前三季度,在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广东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运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91.22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6.4%。工业方面转型升级成效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4%,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9个百分点;百强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龙头企业成为增长主力,实力进一步壮大。服务业增加值43443.12亿元,增长7.9%,占GDP比重为56.3%,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2%,高于第二产业34.6个百分点,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

  2018年,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81048.50亿元、14103亿元和5874.44亿元。珠三角核心区依然是广东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0.23%。广州、深圳两市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2.63%和23.98%,两市相加贡献了将近全省一半的经济增长,双核联动的地位非常突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96%和5.81%,从比例上来看依然很小。但是,“一带”“一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经济增速下降幅度较小,表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对支撑广东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二、以产业升级应对下行压力,“一核”“一带”“一区”制造业均实现了持续优化升级

  2018年,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305.16亿元,同比增长6.3%。2019 年上半年,受外部市场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工业生产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工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各类相关措施大力推动转型升级,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积极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支柱行业和重点企业生产仍保持较高增速,为全省工业增长提供较强支撑。2019年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4010.98亿元,同比增长4.5%。

  分区域看,珠三角工业总量优势继续保持扩大趋势。2018年,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38%,全年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84.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的增长贡献率则分别占全省的11.14%和4.17%,与上年相比比重均有所下降。

  从各地级以上市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汕尾(13.57%)、深圳(13.55%)、清远(11.45%)、江门(9.43%)、广州(7.74%),其中有3个位于珠三角。这说明,珠三角工业生产在全省工业经济面对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依旧是稳增长的重要压舱石。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广东不断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从2015年到2018年,“一核一带一区”各自制造业中的先进制造业占比都在持续攀升。2018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中的先进制造业占比上升到60%,沿海经济带中先进制造业占比上升到40%,生态发展区制造业占比也突破了30%。此外,三大区域制造业内部各自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也有稳步提升。

  三、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主动能,珠三角是先进服务业发展主战场

  2019年前三季度,广东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6.3%,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6.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2%,高于第二产业34.6个百分点。

  从2018年的全国经济数据来看,广东在服务业发展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122亿元,较上一年上涨11.50%,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与处于相近发展水平的部分省市相比,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比北京高4.3个百分点,比上海高2.4个百分点,比江苏高6.5个百分点,比山东高8.8个百分点,仅低于浙江0.3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一核一带一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了第二产业比重。但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增长情况来看,第三产业增长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珠三角。2018年珠三角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达11.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贡献了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96.26%。相比而言,沿海经济带、生态发展区的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仅仅为1.58%和3.2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较大的服务企业多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2018年,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数占全省比重为91.7%,其中,广州、深圳两市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数和营业收入合计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67.6%和82.2%。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相对薄弱,企业户数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不足全省比重的十分之一,与珠三角核心区存在显著差距。

  此外,2018年珠三角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户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省的95.4%、96.4%和97.8%,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的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户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仅占全省的4.6%、3.6%和2.3%。在未来,“一带”“一区”在服务业领域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四、广东外贸受国际环境变化冲击,“一带”“一区”成为广东对外开放新亮点

  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逆全球化思潮回潮的冲击,这两年全球外贸增长进入了一个低谷期,广东也受到了较大冲击。珠三角作为广东对外贸易主战场,对外部环境冲击首当其冲。在此背景下,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在对外开放领域呈现出一些新亮点。在国际贸易方面,北部生态发展区表现相对出色,2018年进出口增速达到6.1%。在引进外资方面,沿海经济带通过大项目带动,近两年在吸引外资方面出现跨越式大发展。2018年引进外资增速虽然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能保持55%的增速。

  五、广深联手贡献了全省三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沿海经济带的固定资产投资逐步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在经济下行压力下,2018年广东全省投资增速放缓,原本处于高位的珠三角地区投资增速从2017年的14.08%下降至2018年的10.54%。相比而言,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也略有放缓,但是基本维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用投资增长贡献率来衡量,珠三角对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从2016年的76.3%下降到2018年的68.7%,沿海经济带从2016年的24.7%上升到25%,北部生态发展区在2018年也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贡献了6.8%的增长贡献率。这个趋势与将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广东新时代全省发展主战场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广州和深圳是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两大增长极。2018年,广深两市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15年的29.98%上升到30.4%,对广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贡献率更高达38.54%。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投资增速进一步提高到11.3%,在规模和增速上都居于全省首位。

  六、科技研发持续向珠三角集聚,沿海经济带必须尽快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科技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键条件,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基础。珠三角地区在研发投入方面是全省的绝对主体,2018年R&D经费支出为2586.01亿元,占全省R&D经费的95.61%;沿海经济带R&D经费支出82.91亿元,占3.06%。生态发展区R&D经费35.77亿元,占1.32%。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R&D经费中来自企业的研发投入集中反映了市场创新活力和企业创新能力。2018年,珠三角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95.02%,较2016年的94.46%略有上升,显示科技研发的空间集聚度还在持续攀升。相比之下,沿海经济带在该经费的全省占比从2016年的4.02%下降到3.40%,生态发展区从2016的1.52%轻微上升到1.58%。沿海经济带作为全省发展新主战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升级是其主要发展路径。研发投入水平的下降势必滞后其产业升级的过程,这个趋势需要重视应对。

  在研发投入方面,广深两市在2018年联手贡献了全省65%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其中深圳一市就占全省研发投入的42.96%,显示了深圳在科创领域的领跑者实力。深圳创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企业创新活跃。以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来衡量,深圳2018年占全省该项支出的45.88%。相比而言,广州虽然全社会R&D经费占到全省22.19%,但是如果以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来衡量,广州仅占到全省的12.68%。这要求广州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必须同样重视推动市场上的企业创新。

  七、珠三角在降低能耗方面成效突出,生态发展区需警惕相伴经济发展的能耗上升趋势

  实现绿色发展要求不断减少能源消耗水平。珠三角地区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成效突出。我们按照GDP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了2016年至2018年“一核一带一区”三大区域的单位GDP能耗增速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速,珠三角始终保持负值,且处于“一核一带一区”中的最低水平。说明珠三角地区的能耗利用效率较高且在不断提高,反映出珠三角地区的技术进步较显著,体现了珠三角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

  沿海经济带的平均单位GDP能耗增速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速从2016年到2018年经历了由正转负的过程,2018年其单位GDP能耗增速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速分别为-3.04%和-0.54%;北部生态发展区2018年的平均单位GDP能耗增速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速分别为3.25%和2.81%,且经历了由负转正的过程,说明其能源利用效率有下降趋势。生态发展区应注重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产业绿色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八、财政统筹力度不断增大,“一核”“一带”“一区”间的人均财政支出差距不断缩小

  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在财政支出上远远高于沿海经济带和生态发展区。但是,依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这种差距表现出明显缩小趋势。2016年,珠三角地区人均财政支出为15479.1元,分别是沿海经济带和生态发展区的2.8倍和1.8倍。到2018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均财政支出上升为16837元,与沿海经济带和生态发展区的人均财政支出差距分别缩小到2.5倍和1.7倍。

  (备注:“一带”指把粤东、粤西打造成广东新增长极,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本文从“一带”截取了其中的粤东、粤西7市。)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