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广药担当,广东责任

2019-06-24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刘树强

  

  帮扶不图名,实干见真情。近年来,广药集团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使命担当,在无数个“第二故乡”凝练新时代的广东精神,写下沉甸甸的广东责任

  ◎《南方》杂志记者/刘树强 发自贵州

  3月18日,在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见证下,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广药集团在贵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对外公布了广药集团帮扶贵州刺梨产业的首批新品—“王老吉刺柠吉”系列产品。按照协议,广药集团将通过发展刺梨产业,设立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医药物流基地等合作,助力贵州经济发展,打造粤黔合作新标杆。

  5月14日,首批刺柠吉复合果汁灌装正式下线。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技改,首批订单10万箱生产完成后进入全国市场销售。这是广药集团响应中央号召,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助力贵州打造百亿时尚刺梨产业的落地项目,也是广药集团展现社会责任担当的典型案例之一。

  打造扶贫“第一饮”

  负山阻溪,有“八省咽喉”之称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林木郁葱成青屏,金色刺梨果飘香,是著名的“中国刺梨之乡”。

  “一个金罐罐,装些硬饭饭,不吃硬饭饭,要吃金罐罐”,这是流传在龙里的关于刺梨的谜语。刺梨是贵州特有的一种营养珍果,每百克果肉中维生素含量高达2000毫克,维生素C、维生素P和SOD含量均居果蔬之冠,有着“维C之王”的美誉。

  而大自然特殊的馈赠,却因深加工产品口味酸涩,不适合现代消费需求,在市场化道路上遇到了诸多挑战。

  刺梨致富梦,成为几代龙里人的心结。

  今年67岁的王仲一,是当地一家刺梨研发公司的负责人,他依然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肚子痛得厉害,父亲煮的一碗刺梨水便药到病除。刺梨的神奇功效,让他记住了一辈子,也让他几十年来为这个刺梨梦奔波。

  “从1988年起,我就开始研究刺梨,却困难重重,直到广药集团的进入,才让我看到了希望,这对贵州脱贫攻坚非常关键。”王仲一表示。

  早在2016年,广药集团就已经在贵州投入了产业帮扶项目,大力推动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一次调研座谈会的机会,让广药集团了解到刺梨确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因知名度不高、口感欠佳,只是作为一般的药材原料采购,在相关产品中添加配用。

  潺潺珠江边,巍巍大山旁,千里联姻缘,从此演绎了一段大爱相助的扶贫故事,开启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新模式。这枚长在贵州大山里的野果,开启了它的“吉梦情缘”。

  “这是一次从上到下的推动。按照广东省委部署,李楚源董事长马上组织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贵州实地调研相关情况,了解到刺梨不仅营养价值高,背后还有很多文化和历史故事。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刺梨产业的决心,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广药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吴长海表示。

  经过98天科研攻关,首个落地项目“刺柠吉”成功投产。广药集团用最好的品牌资源“王老吉”投入到刺梨产业打造上,让中国“第一民族品牌”王老吉与贵州“第一果”刺梨结合,打造扶贫“第一饮”刺柠吉。

  而广药人的到来,更带来了先进理念和技术—《贵州刺梨时尚生态产业“136”发展方案》,为刺梨产业提供了全方位开发和一体化推进的广度和深度,让贵州大山的果子产量高,销售好,卖得贵。

  刺梨梦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让革命老区人民多少年的期盼成为现实。“广”进“贵”出,既是广东帮扶贵州的情意,也是广药人不变的承诺,一个果子的背后是大爱助力贵州全面小康的“大文章”。

  “授人以渔”的特色扶贫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广药集团帮扶贵州刺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项目,正是落实“造血式”产业帮扶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还流传在更多的地方。

  “山悠悠,水悠悠,悠悠长风载归舟,灵光三绝五峰月,绿草清溪绕围楼,家乡在梅州。”一首动听的歌谣,把“世界客都”的美呈现在世人眼前。梅州是革命老区,历史悠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滞后。

  2016年,按照上级党委的总体部署,广药集团负责对口帮扶梅州松源镇湾溪、园岭、径口三个村,广药旗下骨干企业星群药业、光华制药和采芝林药业分别担起了扶贫任务。

  而如今,投资预算达5.3亿元的“王老吉大健康原液提取基地”及“采芝林产业服务基地”先后落户广梅产业转移工业园。原液提取基地已正式封顶,正式开产后可年产浓缩液2万吨,将带动梅州地区经济和王老吉的共同发展。服务基地也将于2019年在广梅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投产后将优先从本地贫困户中吸收合格劳动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甘肃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天然药库”的美誉,但交通不便限制了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2018年4月,广药集团与甘肃省签订三层战略协议,双方在中药材种植、大健康产业、中药材科技和质量技术、医疗保健体系等方面展开合作。7月,双方签订第一批具体项目合作协议,王老吉拟在兰州高新区建设生产基地,广药集团还设立了四个“扶贫车间”,力图通过“扶贫车间”帮扶模式,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优化升级,以“造血”的方式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颗红心的责任担当

  广药担当,国企责任。2013年春天,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王老吉就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同时,王老吉宣布在雅安兴建生产基地,为雅安的灾后重建贡献力量。

  一次“造血”援建模式,给予雅安最坚实的支持。地震后第六天宣布斥资3亿元建厂,当年7月动工,首个签约的核心重大示范项目—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生产基地竣工试产,一年后全面量产。

  发展至今,该基地已成为辐射西南市场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产能已达到年产量2000万标箱王老吉凉茶,解决上千人就业问题。雅安生产基地的“输血+造血”公益模式,直接有效拉动了雅安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也为企业参与救灾和重建打开了新的思路。

  广药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锦云表示,广药集团十分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希望通过与扶贫地不断深入的合作,将广州的经济发展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过去,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携手共赢、共同发展。

  从南到北、自东往西,广东、贵州、四川、西藏、甘肃,不同地区千差万别的脱贫难题,广药人用“绣花功夫”因地制宜,用“授人以渔”的特色扶贫,从“输血救助”到“造血共赢”,从“精准扶贫”到“创新机制”,与当地人民牵手同心,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实现企业市值、业务业绩、行业地位的更高追求时,他们从未有一刻忘记过承担社会责任。“广药白云山,爱心满人间”,广药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刻不停地诠释着广药集团这一企业理念。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