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战疫中的党员医生

2020-03-02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林琳

2月16日,驰鄂荆州的广东医护人员跑着转运一名重症病人

  ◎《南方》杂志记者∕林琳 通讯员∕胡国栋 王蒙 陈淑华 梁嘉韵 游华玲 周晋安 李晓姗

  ◎本文责编∕戎明迈 刘树强

  庚子年春节,我们记住了这些人: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逆行而上的84岁钟南山;叫响“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金句的张文宏;战疫大半月瘦到脱相的“德叔”张忠德……他们是一身赤胆、红心熠熠的党员医者。面对“与死神赛跑”的严峻斗争,千千万万挺身而出的白衣天使亮出党员身份,化身红色斗士,践行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擦亮共产党人的鲜明底色。

  党员医生冲在战疫一线

  除夕夜,驰援武汉。既是南方医院感染科主任,也是广东医疗队队长,57岁的“抗非”老兵郭亚兵,担起了战“新冠”的一线重任。

  郭亚兵是这批医疗队年纪最大的成员,在早中晚的轮班中,他坚持排在第一班,每次第一个进病房。“危险的活我先来!”是他的口头禅。

  为保障病人氧疗需要,他前后来回4趟,从急诊科搬运氧气钢瓶;冒着飞沫传播风险,他坚持一个人完成咽拭子采样,“我是感控专家,我有经验,你们站去后面。”他笑着说。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临行前,曾任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赴小汤山医疗队队长的郭亚兵,在那封感动万千网友的请战书上郑重印上了红指印。“哪怕组织不让我上一线,也希望自己站出来能给年轻的医护人员以信心。”他说。

  “我是专门搞重症的,一定要让我上战场!”从春节前多次请缨赴武汉,直到2月开赴荆州洪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下称“省二医”)重症医学科主任邢锐总算如愿以偿。

  重症监护室(ICU)向来是生与死交锋最激烈的战场。作为我国最早一批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人员,邢锐深知,从“死神”手里抢人,分秒必争。

  2月16日下午,邢锐参加危重病人转运。几百米的路,需要穿着全套防护服一路奔跑,他浑身汗湿,全然忘了腰部动过手术。几名年轻医生竟差点没跟上,队友们惊叹:面对疫情,这就是一名几十年党龄老党员的冲锋速度。

  凌晨4点的汉口医院,刘大钺还在洗消护目镜。来自中山一院的他是第一个进入病区探路的院感专家,为了解决各种条件不足,他争分夺秒培训医护人员感控,每天8小时轮班外,身兼“装修工”“清洁工”和“搬运工”,带领队员不分昼夜赶工改造病房,亲力亲为收拾医疗垃圾、洗消防护装备、搬运物资等。忙碌之余,刘大钺不忘身为广东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的责任,积极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关心年轻队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把全身最硬的鳞都给了你!”面对湖北所需,广东尽出精锐,勠力战疫。“我是党员,我先上!”一句呐喊,饱含医者大爱,更凝聚先锋力量,如同龙鳞上点点金光,分外耀眼。

  打赢省内省外两个战场

  截至2月22日,省二医收治了广州地区第二多确诊病例,却没有一例转变成危重或死亡。

  “我们作最坏的打算,做最周全的准备。”早在去年底,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观明就以老应急人的敏感,提醒医院早作部署。组织编写相关诊治与防控指导手册;确认调试负压病房及安排值班;加强培训提升防控意识;做好防护物资应急储备……紧张有序的统筹,使省二医形成了有条不紊、科学高效的抗疫大格局。

  实事求是,科学预判。在大家疑虑是否要封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时,李观明果断提出应设置不同的防控级别与病区布局。随着理念的升级,他带领各团队在抗击疫情中探索出感控观察员制度、“二早三化三严”制度、“分区分型分级”管理机制等一批先进经验向全国推广,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灵活调整应对策略。

  “做好本职就是最好的防控,也是最大的政治。”李观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撑得上、靠得住、打得赢。在省内省外两个战场,共产党员同样在发光发热。

  “我希望能跟大家并肩作战,但是后方更需要我。”在支援队伍出发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下称“南医三院”)感染科主任杨创国忍不住流泪。两天严苛的培训,他让每个人反复演练穿脱防护服,确保熟练掌握严格防护措施,才放心让他们出发。

  作为医院新冠病毒防控监督小组组长,在发热门诊还没组建起来的几天,杨创国每天和同事两人轮流出诊,24小时奋战。发热病区建成后,他坚持在一线值班,因为怕污染防护服,遇到疑似患者时他只能连续8小时不吃饭喝水,坚持完成一段工作后才出隔离区。

  南医三院曾接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需要转至定点医院。杨创国一直守候在发热病区,等了4个多小时。患者被接走后,他马上组织人员将病区消毒。“我希望同事能安全安心地工作,若真发生感染,那第一个人也应该是我。”这是共产党人无私情怀最直白的表达,也是构筑病毒与苍生之间牢不可破铜墙铁壁的根基。

  在战疫中请求火线入党

  “如果不是这次火速出征,或许这辈子难有机会体验如此深刻的党员生活。”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曾振华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在广东医疗队临时党委的带领下,一次次的组织汇报和交流让我感到,背后支撑的是一个强大而温暖的组织。”

  对于党组织,曾振华也有了新的认识。“党组织出现在国家的每一个关键隘口,按需产生,随时产生。党组织不局限于某个党员,而是包括所有优秀的党员同志和他们的思想。”

  党组织就是主心骨,一次次在关键时刻经受考验、展现担当,一次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力挽狂澜、披荆斩棘。

  “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越来越多年轻党员在这个非常时期不仅找到了答案,还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我不想哭,我一哭护目镜就花了,我就干不了事情了。”在央视的镜头前,1997年出生的小护士朱海秀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说出这句话,让很多人泪目。

  其实,在中山三院报名出征的时候,朱海秀有过犹豫。可是,想起武汉每天攀升的确诊病例,她觉得,自己必须加入这场战斗。

  大年初一,没有告诉父母,她就扎进了战场。同一组上班的队员里,她是最小的,也是年资最浅的,但是她从不偷懒,从不退缩。因为她知道,自己带着“最坚硬的鳞”上战场,后方毫无保留的支持就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到武汉20多天,朱海秀感觉自己经历了一场蜕变。那些在疫情中乐观而坚韧的生命,那些因疾病而焦躁的灵魂,给了她很大的震撼。“在护长和同事们身上也学到了更多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渐渐懂得怎样做一名好护士、一名好党员。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一个多月里,党员的身先士卒、义无反顾也对身边的人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我要像共产党员那样冲锋在前!”省二医普外二科主治医生罗金现在疫情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写道:看到身边党员不眠不休、毫无怨言,这让我一直以来想入党的心再一次沸腾起来……我有责任、更有义务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目前,省二医全院已有118名员工请求火线入党。

  “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这群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当仁不让的红色斗士,在战疫一线冲锋陷阵,无愧誓言,凝聚专业与人性,彰显出共产党人的“硬核”担当。

  驱散阴霾,迎接阳光。那一天,指日可待;那一眼,满载星海。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