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串“珠”成链“带”动南粤

2019-01-14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杨洋

  

  串“珠”成链,“带”动南粤。一个个像珠浦这样的社区、村庄串联起来,托举起沿海经济带的璀璨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通讯员∕濠江宣 发自汕头

  ◎本文责辑∕曹建民 王宏旺

  珠浦,是汕头市濠江区一个远离城区的古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珠浦人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从一个纯农经济的贫穷乡村,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美丽新社区。

  润沙成珠,入海为浦。在广东“一带”格局的历史机遇下,珠浦与一江之隔的江湾新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遥相对望,积极发挥建筑优势产业,融入沿海经济建设,共享新时代的发展红利。

  走出去,成就建筑之乡

  昔日的珠浦是一个纯农经济的穷乡,生产力低下,以粮为纲,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是汕头一个典型人多地少的乡村。

  村里的老人回忆,珠浦耕地少山地多,人口众多,村民以打石为生,改革开放前珠浦村民吃粮靠统销,很多时候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那个时候珠浦的村容环境很差,每每遇到下雨的季节,道路就变得坑坑洼洼。曾有一外来投资者骑摩托车来这里作投资考察,途中车辆深陷泥潭,立刻打消了投资意愿。

  穷则思变。改革开放初期的珠浦人,靠着祖祖辈辈打石料、搞建筑的老本行,杀将出去。

  1980年,基建施工员出身的黄振达33岁,他毅然带着自己的小工程队勇闯深圳,成为深圳特区第一批建设者。他后来创立了广东联泰集团,回来积极参与汕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这个时期,珠浦人发扬了千百年来勤劳肯干、敢于挑战的传统精神,看准时机大胆出手,积极走出去,投身特区大开发大建设,敢当时代的弄潮儿,以参与汕头及其周边地区市政工程建设为起点,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立足本省、辐射全国,一路高歌猛进,建筑施工队遍布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优秀建筑企业家迅速成长起来。

  除了黄振达以外,还有香港中州集团董事长黄光苗、深圳粤华集团董事长黄光升等,都是推动珠浦建筑产业发展乃至濠江经济建设的佼佼者。

  濠江区相关部门介绍,经过多年的奋斗,珠浦的建筑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从最初只拥有一支建筑施工队,发展到拥有一级资质建筑企业10多家,二级、三级资质企业为数甚多,企业资产达上亿甚至十几亿元;技术改革不断推进,产业触角不断延伸,涉及市政、交通、水利、电力、房地产等多个专业领域,托举出多家全国知名的大型建安企业。

  这些拓荒者,用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和开拓进取的志气,写就一部奋斗史,从而转动珠浦的命运之轮,竖起“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

  引进来,兴办工业实业

  珠浦很早就依靠建筑业的发展尝到甜头,但这样的模式毕竟“生产在外”,怎样把生产力和资源引入家乡,在珠浦扎根发展?上世纪80年代,时任珠浦党总支书记黄光立很清醒地看到,单一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带领干群确立“大办实业,发展工业”的发展思路。

  黄光立是那个改革时代抓基层党建促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员。他1987年任社区党委书记,始终把党建挺在最前面,把抓好党委班子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打造出一支坚强的工作队伍。同年,村里率先创办了珠浦工业区,建成10万平方米通用厂房,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引进隆源、桦辉木业等30家企业落户,从业人员3000多人,走上了集体兴办工业之路。

  1993年,黄光立又引进高新科技自办生物制药厂卫伦公司抢占技术高地。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卫伦公司不断壮大,多次被评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卫伦牌成为省著名商标。卫伦的产品填补了当时国内医药工业的空白,也让珠浦村集体开始拥有了自己的产值、自己的效益。一个小小的农村自办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这在当时当地是史无前例的。

  “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总有着一份特殊感情,能够为父老乡亲多作些贡献,再苦再累也值得。”黄光立23岁担任村干部,40年如一日奋战在前,现在已经是头发苍白的退休老人。他在珠浦发展历程中,倾其心智、走出骇浪,一路征途,带领珠浦从一个农村逐步向城镇化转变,托举出一个初具农、工、商、贸,全面发展的珠浦经济格局,推动珠浦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村里提起这位“社区当家人”,还是一口一个“老书记”,说不出的亲切。

  珠浦人不仅在外搞城市建设搞得好,自己的家乡也富裕丰饶。2018年珠浦集体经济收入达1298.59万元,田畴沃野中正舒展出一幅幅美丽的新画卷:整洁美观的民居小楼鳞次栉比,宽阔平坦的村道畅通无阻,各项群众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健身园、文化广场上百姓笑脸盈盈,他们守望相助,安居乐业。

  新征程,融入沿海经济带

  “富不富在支部,好不好在领导”。40年的发展历程,珠浦之所以能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最根本的就是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最重要的是有优秀的带头人,有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接续奋斗。

  珠浦作为汕头市首个村基层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有党员353名,长期以来,珠浦始终把党建挺在最前面,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与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2018年8月,新当选的珠浦社区党委书记黄耿君接过接力棒。他表示,将以黄光立老书记等领导为榜样,传承好历届领导班子的优良传统,延续好珠浦多年来谋求发展的好思路好做法,全力推进珠浦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新的领导班子为珠浦研究制定10年发展规划:要从2018年开始,通过5年的努力,使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00万元;通过10年的奋斗,使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亿元。

  现在的珠浦已经是濠江区一颗夺目的新星。

  根据最新的消息,选址珠浦的“濠江建筑创新产业城”呼之欲出,将打造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性最高的建筑创新产业城。

  与此同时,跟珠浦一江之隔的江湾新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蓄势待发,这是汕头着力打造的四大平台中的两个,对周边有着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珠浦将利用三联工业区和巨峰景区等区域优势,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景区经营、物业经营和配套服务等产业,进一步支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融入沿海经济建设。

  不只是珠浦,整个汕头经济特区都面临“二次创业”的巨大机遇。这里既是沿海经济带上的桥头堡,又是粤东重要增长极,还肩负着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

  汕头市委书记方利旭去年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就提过,办好新时代经济特区,其复杂程度不亚于当年“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需要坚定干事创业、推动特区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

  新征程在险峰、在大海,唯有奋斗可以致远。随着改革再出发的深入,沿海经济带上将闪耀着更多像珠浦一样的明珠。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