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长征初始遇粮荒 严守纪律宣传忙

2019-06-0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

  ◎张咏棋

  ◎本文责编∕蒋玉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广东期间,每到一处都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任务、纲领及其抗日主张,宣传革命道理。即便是长征初始就遇粮荒,在城口休整时,仍严守纪律,不忘发动宣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从江西出发时,由于国民党军长期的物资封锁,根据地缺衣少粮,平均每人只能携带15市斤的粮食。红军占领韶关城口时,已是初冬时节,寒气袭人。红军连续行军作战,十分疲倦,急需休整。

  在老革命家萧锋将军写于1934年11月4日的《长征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师参谋部通报,广东军阀陈济棠部尾追我军,必须甩开他们。午后四时出发,经王阁村、井技到五里圩宿营,行程七十里。这里是广东省的边境,想有个军事地图。没地图,总是东找找,西问问,常走错路。这次军事行动,缺少充分准备,是仓促转移的。整天在高山峻岭中行军,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战士们十分疲劳,边走边睡,行动很慢,慢得像蜗牛爬。粮食也成问题,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一军团是前卫打了土豪,还可供吃一时,中央纵队及后尾军团怎么办?再困难也得坚持,一切为着苏维埃迎着困难向前进!

  当天,红一军团团部直属队,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各一部相继经过城口进行了休整。红军一方面以高于市价的价钱向群众购买粮食、蔬菜、柴草等物品;另一方面打土豪劣绅,向资本家筹集军饷,救济劳苦大众,解决了红军的燃眉之急。

  在休整的短暂时间里,红军做了大量群众工作,如访问、开会、演讲、写标语等,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北上抗日救国的主张。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征用群众的物资都会支付银元或苏维埃纸币,有时主人不在,就把钱款放在主人的菜地上、柴草堆旁或屋里。离开城口时,红军还把住过的街道、房屋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余下的粮食、食盐等物资分给贫苦民众。

  《李坚真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将没收来的粮食、盐巴、现金和金银首饰等物,全部交由后勤部。……其中一部分粮食、盐巴,以及衣物、农具、家具等东西,当场分给贫苦群众。群众见我们只打地主、土豪,还把东西分给穷苦人,又见我们帮助村里的老人挑水、劈柴,觉得红军很好,和国民党军队大不一样,就不再躲避我们。我们就进一步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宗旨。有的贫苦青年要求参加红军,还有的自动报名给我们带路和挑东西。我们又宣布:凡给红军带路和挑东西的,每人每天给一块大洋。老乡们听了更高兴,积极性更高。我们工作队就这样一边行军,一边做群众工作,打土豪,筹粮款,解决部队沿途的给养,找到向导和挑夫,还动员了不少青壮年参加红军,使部队得到补充。对此,一些同志就跟我开玩笑,叫我为“打土豪专家”。

  实际上,在积极有效的宣传工作下,粤北人民用实际行动帮助红军排忧解难,给红军当向导做翻译,提供情报,为红军提供住所,帮助安置、护理伤病员,收容失散红军,并在物质上积极支援红军。中央红军长征在广东,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坚定了广东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动了广东革命斗争和农民运动的持续开展。

  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经过广东南雄、仁化、乐昌、连县四个县,在这些地区遗留了大量的革命文物、标语和旧址等红色资源。这是红军长征留给广东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体现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