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文博会观察:非遗如何迎来新春天

2019-06-0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

  只有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共通性、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品牌,才能为古老的非遗创造生长发展的大未来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发自深圳

  ◎本文责编∕蒋玉

  走过15年,文博会犹如青春昂扬的少年,以新锐、活泼、博大的面貌走进全球视野。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2019年5月16日至20日在深圳举办。在本届文博会中,人们除了感受到“一带一路”的国际范儿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的自豪感,备受关注的非遗项目也展现出更多可能性。

  让非遗活起来

  在今年文博会8号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的近百项非遗项目中,包括年画、竹雕、皮影、缂丝、银饰、紫砂、端砚等,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占近半数,还有不少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文博会现场突出非遗技艺的活态呈现和传承,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开设非遗小讲堂,增强观众互动体验。苏州缂丝技艺传承人顾建东把织机搬到了现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邰立平现场印制年画……

  不少观众拿起相机、手机,及时记录下非遗人技艺展示的精彩时刻。一名观众带着孩子前来观展,“这种面对面的方式很贴近,让我们普通观众能更好地认识非遗、热爱非遗,让非遗文化和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不仅如此,在新设立的博物馆文创精品展区,观众们近距离观看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以及中国美术馆等文化文物单位的文物陈列展览。如今,安静沉默的文物通过新技术进行多媒体展示,令人喜闻乐见。而通过文创产品展销等方式,文物和艺术品真正走进了百姓生活,进一步活化了文物资源。

  老味道,新感觉

  除了8号馆集中展示非遗项目,在全国各地的展团,也有许多非遗元素。在广东,潮州木雕师傅现场展示雕刻花样繁复的窗花,光是刻刀就有几十把。湛江的非遗文创产品、工艺美术精品、文化旅游民俗特色工艺品以及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等更在展会上大放异彩。除了草编、织布、陶瓷、手工烟斗、红木家具等连续多年参加文博会的“常客”之外,今年新加入展览阵营的非遗文创产品尤为亮眼。以雷州石狗为原型的创意产品《犬生百态》、潮犬摆件、小本子、筷子以及时下流行的表情包,以遂溪北坡游鱼灯为灵感的游鱼复古发簪等饰品,根据貔貅舞特色黑白造型设计的陶瓷餐具以及印有雷剧生、旦、净、丑等角色的手机套《人生如戏》等,创意新颖,别出心裁,吸引了不少眼球。

  年轻的深圳也有自己的非遗。在8号馆,深圳本土百年老字号合成号以一场“我爱深圳”主题活动,将古老的非遗与青春深圳紧紧连接。观众们可以现场观摩非遗传承人制作云片糕、品尝经典小吃,回顾非遗故事。不少观众在展位的背景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亲手写下的留言便利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国家传承人康惠芳激动地向《南方》杂志记者说道:“曾经,我是一名只会拿着绣花针默默无闻的绣女,如今国家富强,我的潮绣技艺也得到认可,还被授予‘联合国文化大使’称号。现在,潮绣推陈出新,根据市场的变化,我创新推出了更多符合现在审美需求的作品,我的女儿也将潮绣运用在婚纱、晚礼服上。潮绣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突出中华文化传承和传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本届文博会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下的小目标。而中国文化产品和项目不仅要展现老味道,还要给人以新感觉。只有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共通性、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品牌,才能为古老的非遗创造生长发展的大未来。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